刘三姐的民间故事原文(《一幅壮锦》的故事?)

本文摘要: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刘三姐的民间故事原文,关于刘三姐的民间故事原文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刘三姐的民间故事原文,关于刘三姐的民间故事原文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文本目录

  • 刘三姐的故事
  • 《刘三姐》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 《一幅壮锦》的故事?
  • 《刘三姐》作者 是谁?
  • 刘三姐的故事

    传说古代宜山县下涧河边的壮族山村,有一个聪明伶俐、年轻美丽的农家姑娘,因她排行第三,所以就叫三姐(是否源于客家人的刘三妹有待考证)。她自幼失去父母,与二哥相依为命,打柴种田过日子。刘三姐从小爱唱山歌,心灵手巧,插秧、打柴、编竹器、织壮锦,活路样样会,勤劳艺又精,口唱山歌手不停。刘三姐的歌才出众,歌声动人,远近闻名。每到中秋佳节,青年男女都聚集在河边草坪上,抛绣球,对山歌,没有哪一个唱得过她。刘三姐才貌双全,方圆百里的后生纷纷慕名而来,一心要向她求婚。她落落大方地以歌相对,表明要依歌择配。求婚的人络绎不绝,酬唱的歌声四时不断,就是没有一个能对倒刘三姐,只好怀着敬佩的心情,恋恋不舍地告辞而归。 其实,刘三姐的心里,早已悄悄地爱上了同村的李小牛。他们从小就一块儿放牛、打柴,在一起唱山歌,小牛也是一名出色的歌手哩。在共同的劳动和歌唱中,他们建立了真挚深厚的感情。

    这件事被当地有权势的财主莫海仁知道了,硬说刘三姐和李小牛私下定情,有失礼教,伤风败俗,要拿他们治罪。一天,三姐和小牛到河边的高山上砍柴,狠毒的莫海仁指使家丁窜到山上,乘人不备,把他们两人推下河去。小牛当场被淹死了,刘三姐被藤蔓托挂在岸崖上。财主家丁砍断藤条,三姐掉进湍急的河水平。恰巧,有一根木头飘来,三姐急忙抓住木头,顺水飘流到了柳州。一位老渔翁发现了,把她救上岸来。老渔翁很同情刘三姐的遭遇,毅然把她收为义女。

    刘三姐来到柳州不久,她能歌善唱的名声又很快传扬开了。财主莫海仁闻讯后,暴跳如雷,坐立不安,恶狠狠地说:“刘三姐呀刘三姐,我没有把你杀死,也一定要让你名声扫地!”于是,莫海仁托人用重金从外地请来三个秀才,装了满满的一船歌书,专程到柳州和刘三组赛歌,一心要唱倒刘三姐。

    那天,刘三姐正在河边洗衣服。三个秀才乘船靠岸;就忙着打听刘三姐在哪里,说是奉莫海仁之命,要找她对歌,最后唱得三个秀才瞠目结舌,只好上船逃走。

    莫海仁得知秀才败阵,一计未成又生一计,他派遣两个打手,乘夜深人静将刘三姐捆绑起来,放入猪笼,丢下河去。等到乡亲们闻讯赶到,把刘王姐打捞起来,已经救不活了。那天正是中秋节,大家用传统的葬礼,把刘三姐遗体洗净,打扮得家生前那样漂亮,埋在柳江河边,坟前供祭着两条大鲤鱼,大家含悲唱歌悼念。忽然间,坟墓裂开,只见复活了的刘三姐闪跳出来,骑在一条鲤鱼背上,跃然而起,飞升上天去了。另一条鲤鱼来不及起飞,就化成了屹立江边的鱼峰山。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刘三姐,每当中秋之夜,四乡歌手都云集在鱼峰山下举行一年一度的山歌盛会。这样代代相传,八月十五便成了壮族人民的传统歌节。

    《刘三姐》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反映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刘三姐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沿江飘流,幸被一老渔夫救起收留。三姐的哥哥刘二沿江找寻,好不容易才找到她。于是刘二兄妹与老渔夫一家住在一起,靠采茶、打鱼为生。

    恶霸地主莫怀仁企图霸占茶山,他禁止姑娘们上山采茶,还妄想禁歌。三姐提出和莫怀仁对歌,如他能取胜,就可以禁歌。莫怀仁为赢得胜利,以重金请来三名秀才来对歌,但聪明的三姐凭自己的智慧把三个酸秀才斗得狼狈不堪。

    莫怀仁不甘心失败,又令爪牙把三姐抢到家里进行威迫利诱,三姐毫不屈服。

    老渔夫之子阿牛夜闯莫府,救出三姐。阿牛和三姐在生活中萌生了真挚的爱情,他们用山歌表达了内心的情感,迁居到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

    《一幅壮锦》的故事?

    1.从前,在一座大山山脚下的茅屋里,住着一位壮族老妈妈,她和自己的三个儿子一起生活。老妈妈的壮锦织得可好了,一家人全靠她织壮锦卖钱过活。

    2.这一天,老妈妈在圩上卖完了壮锦,看到了一幅非常好看的画。画上面房屋高大、牛羊成群,还有花园、果园、池塘……老妈妈拿着画爱不释手,当即就买下了它。在回家的路上,老妈妈高兴地想:一定要把画上的美景织成一幅壮锦。

    3.就这样,老妈妈没日没夜地织这幅壮锦。为此,老大、老二不停地埋怨妈妈只织锦不卖锦,只能靠三个兄弟打柴度日,劝她不要再把精力耗费在这幅壮锦上了。老大、老二都觉得自己现在过得实在是又累又苦,只有老三支持妈妈织壮锦。从那以后,只有老三每天打柴、卖柴来养家糊口。

    4.一连织了三年,老妈妈终于把壮锦织好了。壮锦真是太美了!老妈妈和三个儿子看着壮锦,高兴极了。

    5.忽然,一阵狂风吹来,把壮锦刮跑了。

    6.老妈妈着急地对老大、老二说:“你们快去把壮锦找回来,那可是我的命根儿啊!”他们俩出去找了好多天都没找着。一天,他们俩走到一座石头房子前,房子的旁边有一匹石马,房子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于是,他们俩就问老奶奶:“您有没有看见一幅被风刮跑的壮锦呢?那是我们的妈妈织了三年才织成的,我们要把它找回来。”老奶奶说:“壮锦是让东方太阳山的仙女们借去做样子了。你们要骑着吃了杨梅的石马,它会驮你们去太阳山。不过这一路要经过燃烧着熊熊火焰的火山,还要经过巨浪滚滚的汪洋大海,更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老大、老二听了,吓得脸刷白,他们不敢去太阳山,因为没办法找到壮锦,也没敢回家。

    7.老妈妈左等右等不见他们俩回来,因为过度担忧和伤心病倒在床上,骨瘦如柴,眼睛也哭得看不见东西了。老三就对妈妈说:“我去吧!我一定要把壮锦给您找回来!”

    8.老三也遇到了那位老奶奶,当他听了老奶奶说的话后,毫不犹豫地把杨梅喂到石马的嘴里,石马立刻活了。老三坚定地骑着石马往太阳山奔去了。不管是翻腾灼人的火焰,还是冰冷刺骨的海水,老三都咬紧牙关,忍着剧痛,不畏一切艰难险阻,最后终于到达了太阳山。

    9.老三看见妈妈织的那幅壮锦就挂在厅堂的中央,仙女们都仿照着壮锦在织呢?老三说明了来意,仙女们说等仿照着织完了就把壮锦还给他。

    10.老三经过一路跋涉很累了,等着等着就靠在椅子上睡着了。夜里,仙女们把锦都织好了。有一位红衣仙女特别喜欢老妈妈织的壮锦,就把自己的样子绣在了壮锦上。等老三醒来后,红衣仙女把壮锦交给了他。

    11.老三马上带着壮锦往家赶。当老三回到家把壮锦展开在老妈妈面前时,神奇的光芒立刻使老妈妈的眼睛重见了光明,老妈妈人也精神了。

    12.母子俩走到门口,把壮锦铺展开来,没想到壮锦不断地伸展着、伸展着……使周围的一切都和壮锦上织的一样。红衣仙女也变成真人,出现在他们面前。

    13.四面八方的人们可高兴啦,他们载歌载舞,庆祝这个美好的时刻。老三和红衣仙女也结为了夫妻。一

    14.后来,老大和老二也回来了,他们向妈妈承认了错误,老妈妈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刘三姐》作者 是谁?

    刘三姐的故事为中国壮族民间传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本土民间文化的精华,没有具体作者(作者就是一代代的人民,数不过来)。

    刘三姐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电影《刘三姐》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摄制的故事片,著名导演苏里代表作。 歌剧《刘三姐》的歌曲和歌词创作是由中国著名的歌词作家乔羽老先生和歌曲作家雷振邦先生完成的。

    扩展资料

    电影《刘三姐》主要讲述:

    风景如画的桂林,壮族群众刘二刘三姐兄妹,与老渔夫、阿牛、舟妹住在一起亲如一家,过着勤劳幸福的生活。刘三姐和姑娘们喜欢在山上边采茶边唱歌。地主莫怀仁霸占茶山禁止百姓采茶,但乡亲们在刘三姐的鼓舞下拔掉了禁止采茶的牌子。

    莫怀仁气急败坏,又想禁止百姓唱歌。刘三姐与莫怀仁打赌,只要他在对歌中取胜,就可以禁歌。莫怀仁请来秀才与刘三姐对歌。百姓纷纷前来观看。刘三姐机敏过人,用山歌战胜了对手,莫怀仁狼狈逃走。但他不甘失败,又出毒计,把刘三姐抢到家中百般威胁,刘三姐坚贞不屈,阿牛勇敢地闯进莫家将刘三姐救走,莫怀仁带领家奴乘船追赶,百姓帮助刘三姐逃走。

    刘三姐和阿牛用山歌表白了彼此心意。封建官府下令禁歌,刘三姐带领乡亲们用歌声进行反抗,但在封建黑暗势力的压迫下,刘三姐被迫离开。但她继续在新的地方,用自己的歌声鼓舞民众,唤起大家与封建势力做斗争。

    标签:

    • 声明:以上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36gushi.cn/Folktales/612.html
    民间故事神巫(中国民间传说的狐狸神是什么)
    民间故事新鲜感的技巧(五年级要举行一场讲民间故事比赛为了让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