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贵州民间故事,关于贵州民间故事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文本目录
贵州的传统民间故事
苗族姑娘仰阿莎的传说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在一个山谷中间,有一个绿幽幽的深潭,山的两边有苍翠的树木和奇丽的花草。井里的泉水清幽幽,能照得见天空的云霞、飞鸟,能照得见井旁的树木和花草。有一天,从东方飞来一群鹭鸶,从西方飞来一群水鸭,它们一见到这个美丽的水井,就想到里面去找鱼虾,气得看守水井的地神跳起来吼道:
"呸!你们到这里来干哪样?这不是鱼塘,这是仰阿莎出生的地方。明天她就要出世了,你们可不要啄呵!谁敢动她一根毫毛,我就要叫它尸骨不归家!"
鹭鸶和水鸭,只好夹起尾巴飞走了。
第二天,忽然天昏地暗,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瓢泼样的大雨落下来了。井里冒着水泡,发出"波--波--波"的响声。过了不久,雨止了,天也晴了,五彩斑斓的云霞,象苗家姑娘绣的奇花异朵,飘浮在晴朗朗的天空。这时候,仰阿莎从水井中冒出来了,成群的蝴蝶围着她飞舞,数不清的鸟儿绕着她歌唱……大家都在欢乐地庆贺美丽的仰阿莎诞生。
仰阿莎生出来的第一天就会笑,第二天就会说话,第三天就会唱歌,第四天就会织布、绣花。仰阿莎的歌声,是那样委婉动听,飞遍了山山岭岭,响彻了村村寨寨。在阴天里,她的歌声能驱云逐雾,把太阳唤出来;在冬天里,她的歌声能驱寒逐冷,唱得满山满岭开遍鲜花。蜜蜂听见了她的歌声呵,忘记了采蜜;百鸟听见了她的歌声呵,忘记了歌唱;青年小伙子们听见了她的歌声呵,忘记了手中的活路;姑娘们听见了她的歌声呵,一字一句地学唱。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一年年地过去了。映山红开了又谢,谢了又开,映山红开过十八次了,谢过十八次了,仰阿莎姑娘已经十八岁了。十八岁的仰阿莎呵,长得更加美丽啦!美丽的仰阿莎,有一对水葡萄似的眼睛,有一个白茶花似的又白又嫩的脸庞,有两条锦鸡毛似的又细又长的眉毛,有一头黑丝线似的又黑又亮的头发。她穿起自己绣的花衣服,蜜蜂会飞来采花蜜;她穿上自己做的百折裙,那绉折比菌子上的绉纹还美丽。九十九个江略里的姑娘,哪一个能比得上她;九十九个江略里的青年小伙子,哪一个不爱她。
仰阿莎长大了,名声传遍了天下。求婚的人呀,多得象蜜蜂采花,今天来一群,明天来一帮。他们踩崩了去仰阿莎家的路,踏破了仰阿莎家的大门槛。乌云见仰阿莎聪明又美丽,为了讨好太阳,就想把她说给太阳做老婆。有一天,乌云飘呵飘呵飘到太阳家,他对太阳说:
"天底下有个漂亮的妨娘叫仰阿莎,太阳,你是天上的有钱人,快把她娶来做一家吧!"
太阳正在吃午饭,听了乌云的话以后,连忙把碗筷朝桌上一丢,急匆匆跑到楼脚下去看。只见仰阿莎正在那清幽幽的河水里洗头。呵呀!仰阿莎实在太美丽啦!她好比一朵带露的鲜花,她那白嫩嫩的脸,黑油油的头发,那闪闪发光的眼睛,太阳越看越着迷,决心要娶仰阿莎。他高高兴兴回到搂上,催促乌云说:
"乌云呵乌云,你快快绘我去做媒吧!"
能说会道的乌云,马上飘到仰阿莎家。他花言巧语地对仰阿莎说:
"谷子熟了就要打,姑娘长大了就要嫁。太阳是勤劳、勇敢和聪明、漂亮的小伙予,天上最富的就数他家。仰阿莎呵仰阿莎,你要是嫁绘了太阳,荣华富贵就够你享受一辈子啦!"
仰阿莎本来不爱太阳家的财富,但一听说他勤劳、勇敢、聪明、漂亮,就有些动心了,后来决定嫁到太阳家。
"我出嫁去太阳家。"
樱桃花摇了摇头,说:
"太阳长得太难看,鼻孔长牙齿,脸上生疙瘩。你快莫去了,来嫁给我吧!"
仰阿莎有些犹豫了,乌云花言巧语地欺骗她说:
"太阳是天上出名的美男子,聪明的仰阿莎,你可不要听樱桃花的谣言啦!"
"我出嫁去太阳家。"
画眉鸟摆了摆尾,说:
"太阳是个大懒汉,一天到晚睡着不想起,活路不去做;太阳是个大恶人,站也气鼓鼓,坐也气鼓鼓,一句话不合他的心意,就把人打来把人骂。仰阿莎呵仰阿莎。你快不要去了,快来我两个成一家。"
仰阿莎更加犹豫了,不想嫁给太阳了。乌云又花言巧语地骗她:
"太阳是个勤劳的小伙子,每天天还没亮就出去做活路,天断黑了才回家;太阳对人温和又善良,话还没出口就笑眯眯,笑过以后再说话。聪明的仰阿莎,你可不要听信画眉鸟的鬼话。"
尽管乌云花言巧语,仰阿莎还是决心不嫁太阳了。乌云生气了,伸出长长的手臂,挽住了仰阿莎,一飞飞到太阳家。
仰阿莎嫁给太阳以后,才知道太阳真的是懒汉,成天睡懒觉;太阳真的生得丑,鼻孔里生着长长的牙齿,脸上长着大个大个的疙瘩;太阳真的很凶恶,他经常把人打来把人骂。这样又懒又丑又凶恶的人,怎么能配得上仰阿莎?连邻居们也忿忿不平地对她说:
"仰阿莎呵仰阿莎,你嫁给又懒又丑又凶恶的太阳,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呀?!"
仰阿莎听了,一阵阵心酸,一阵阵难过。
太阳娶来仰阿莎以后,如同树子有了根,刀子有了把;家里的事有勤快的妻子来操持,太阳比以前更懒啦:有一天,仰阿莎劝太阳说:
"你为什么不去做活路,天天守在家?即使你的家财有山那么大,也会坐吃山空呀!"
"做活路太辛苦,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哼!这样笨重的活路,我才不干啦!只要我出门去做理老,出门去讲道理,既能出名,又能赚钱,这难道不比做活路强得多吗?"
太阳决定出门去做理老,可是,家里那宽宽的田地,找谁来种呢?家里那众多的牛马,找谁来喂呢?太阳见月亮勤劳又老实,就请他来当长工,叫他种田地,叫他割牛草。
太阳出去已经三年了,三年来没有回过一次家。仰阿莎在家冷清清,见有人从东方来,她焦急地问他们道:
"你们看见太阳没有?他要几时才回家?"
这个说:
"太阳被钱财迷了眼,名誉迷了心,谁知他要几时才回转?"
那个讲:
"太阳在东海边做理老,替人家打官司、讲道理,他嫌了很多钱,生活过得美美的。太阳早就把你忘记了,你再等上三年五载,恐怕他也不会回家,我看你还是改嫁给别人吧!"
仰阿莎听后,她一阵阵心酸,一阵阵难过……
月亮是一个结实、标致的小伙子,为人很忠厚,做起活来很勤快。每天每天,天还没有亮,他就起床做活路,天断黑了,他才回到家。回到家以后,他又帮仰阿莎挑水,帮仰阿莎春米。
仰阿莎体贴地对月亮说:
"你从天亮忙到天黑,已经够累了。米,让我去善;水,让我去挑,你坐下来好好地休息一下吧!"
不爱多话的月亮,只说了句:"我不累,我不歇。"他仍旧干他的。
日子相处得长了,月亮爱上了美丽的仰阿莎,仰阿莎也爱上了勤劳、忠厚的月亮。他们商量好了,决定逃出去,到遥远的地方去安家。
仰阿莎和月亮逃走了,牛没有草吃,饿得哞哞叫;猫没有饭吃,饿得叫咪咪……
通桑知道了,就到东海边去找太阳报信,它见太阳正在那里讲道理,太阳把理片打得"嗒嗒"响,灰尘扬起几丈高,为了名和利,他"哇哩哇啦"讲得满头大汗不停歇。通桑着急地对太阳说:
"月亮拐跑了你的妻子,你快回家去吧!"
通桑说第一遍时,太阳根本不相信,连理都没有理他;通桑说第二遍时,太阳起了疑,凶狠狠地问他:
"你说的可是真话?"
通桑一看太阳不相信自己,就赌咒说:
"假若我骗了你,我就挨雷打……"
太阳听说月亮拐走了妻子,气得把手中的理片狠狠地扔在地上,连桌子上的理钱都忘记了取,桌子下的牛腿也忘记了拿,急急忙忙朝家里跑去啦!太阳边跑边暴跳如雷地骂道:
"月亮呵月亮,我还以为你老实,你竟敢拐跑我的婆娘,我若遇到你,一定砍你成两段;仰阿莎呵仰阿莎,你竟敢和月亮逃走,我若遇到你,一定擂你成泥巴。哼!你们等着瞧瞧老子的厉害吧!"
太阳回到寨子里,只见别人的屋顶上都冒着炊烟,只有自己的屋顶上已长满茅草,太阳见了很伤心。太阳回到家里,见敞开的碗柜没有关,用过的鼎罐也没有洗。太阳气得一跳三丈高,狗在大门口,他打了狗三棍;猫在火炉旁,他打了猫三拳。太阳气鼓鼓地骂它们道:
"你们这些该死的笨蛋,为哪样不守住我的仰阿莎?她现在在哪里?"
狗汪汪地叫着答道:
"我只知看家,不知守你妻,谁知道她去哪里。"
猫咪唔咪唔地叫着答道:
"我只知守仓。不知守你妻,谁知道她去哪里。"
太阳更加生气了,拿起棍子又要打,抬起脚来又要踢,幸亏猫头鹰看见了,忿慨不平地对太阳说:
"你快住手,你的妻子逃跑了,怎么能怪它们呢?谁叫你让名利迷住了心窍,谁叫你一去三年不回转,让美丽的仰阿莎在家里冷清清……"
太阳拿了弓和箭,要射猫头鹰。猫头鹰拍拍翅膀飞走了。太阳气得莫奈何,拔腿就往外面跑,他要去寻月亮和仰阿莎。太阳走了很远,找了很久,还是没有找到月亮和仰阿莎。有一天,太阳走到河边,看见鹭鸶和水鸭在河垦洗澡,他问它们道:
"你们在这里洗澡,看见我的妻子没有?"
鹭鸶和水鸭明明看见仰阿莎和月亮逃走了,就是不告诉他:
"我们不认得你的妻子。"
太阳叹了口气,继续朝前找。他走到一条田坎边,遇见乌龟在那里晒太阳,又问乌龟道:
"你在这里晒太阳,看见我的妻予役有?"
乌龟直爽地答道:
"看是看见了,不过仰阿莎爱上了月亮,月亮也爱上了仰阿莎,你就找到了她,仰阿莎也不会愿意再和你做一家。你还是不要去找了吧!去找也是白费气力。"
太阳听了很生气,狠狠地踩了乌龟一脚。从此,乌龟就变成扁扁的了。
太阳气鼓鼓地继续朝前走,来到一个水塘边,遇见做生意的水獭。他又问水獭道:
"你天天做生意,走的宽,见的广,你可知道仰阿莎和月亮到哪里去了?你若告诉我,河里和塘里的鱼虾全归你。"
贪财图利的水獭,一听说河里和塘里的鱼虾全归自己,就把仰阿莎和月亮住的地方告诉了太阳:
"仰阿莎和月亮在天涯海角安了家……"
太阳走呀走,太阳找呀找;找到了天涯,找到了海角,终于找到了仰阿莎和月亮。
太阳见了仰阿莎和月亮,他举起刀来就要砍,张起弓来就要射。幸好仰阿莎的哥哥记莎看见了,他连忙抢走了太阳的刀,夺去了太阳的箭。
仰阿莎理直气壮地对太阳说:
"你一出去几年不回家,象绣花针落进水塘里,我找你找不见。我一年又一年把你等,一年又一年把你盼,砍倒的大树都已烂成泥,还是不见你回家。嫁男人是为了幸幸福福地生活在一起,谁知我嫁了你却还是那样孤单。倒不如在娘家当一辈子老姑娘。"
仰阿莎的话在理,讲得太阳哑口无言。太阳就是蛮横不讲理,气鼓鼓地硬要仰阿莎和他一起回家。仰阿莎死也不愿跟太阳回去;仰阿莎愿意跟月亮在一起。太阳不服气,就请理老来讲道理。理老把理片打得"嗒嗒"响,清清嗓子说了话:
"仰阿莎和月亮是天生的一对,好比铜鼓配芦笙。他们两个相亲又相爱,怎么也不愿分离。你要仰阿莎跟你走,除非铜鼓打不响,芦笙吹不响。还是叫他们赔你三船金,赔你三船银吧!"
太阳为了难住仰阿莎和月亮,挖空心思对理老说:
"我家的金子能砌成墙,银子能筑田坎,我要金子做哪样?我要银子做哪样?要是月亮能找到两头有尾巴的水牛,两头有鬃毛的马,我就不要仰阿莎了。"
哪里去找两头有尾巴的水牛?哪里去找两头有鬃毛的马?理老问乌鸦,乌鸦"呱呱呱"地叫着把话答:
"我虽飞得高,我虽走得远,我只见过一头有尾巴的水牛,一头有鬃毛的马。"
太阳以为难住了月亮,心里乐哈哈。可是,聪明的月亮想了想说:
"这个事好办,我找来绘他。"
月亮去拉了两只水牛来抵角,就成了两头有尾巴的水牛。月亮牵了两匹马来相踢,就成了两头有鬃毛的马。
太阳没有难住仰阿莎和月亮,仰阿莎就嫁给了月亮。太阳没有了仰阿莎,又生气,又害羞,为了不让别人看到他那害羞的脸,就射出万枚银针来刺人们的眼睛。从此以后,当人们睁着眼睛去看太阳的时候,就会被太阳放射出来的银针刺得眼花缭乱,看不清太阳的真面目。
贵州地区,小时候我们常听大人说的"老变婆"的故事,还有其他民间故事
大妹二妹
从前有家人重男轻女。
一天晚上,爸妈对两个大妹二妹说:
“如果我们不在屋都,你们就在家门口对着大山喊:‘金山老外公,银山老外婆,我爹我妈不在家,请婆婆来看家。’”
第二天早上,大妹和二妹一觉醒来不见了爸妈,哥哥嫂嫂。
一连几天,他们都没有回来。
到了晚上,大妹二妹就站在家门口,对着大山喊:“金山老外公,银山老外婆,我爹我妈不在家,请婆婆来看家!”你们等我穿件蓑衣马上来。
“哈哈哈哈,我来了!”
“拉板凳给婆婆坐。”
“婆婆不坐板凳,要坐坛子。”
婆婆长着一根很长很长的尾巴。
她坐在坛口上,把尾巴放进坛子里。
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婆婆,坛子里那样东西在响?”
“啊是婆婆叻底针落进去了”
大妹二妹虽然小,但大妹却比二妹聪明。
大妹晓得,原来爸爸妈妈教他们喊的婆婆,原来是一个老变婆。现在老变婆要吃他们,当着老变婆的面,不敢跟二妹说明。
二妹以为是真的婆婆。
“大妹二妹,洗脚睡瞌睡。”哪个洗得干净我带她睡,
大妹一面洗一面又抓稀煤糊上,二妹越洗越干净。
“大妹二妹,抖虱子睡瞌睡。”
大妹悄悄抓了一把苏麻揣在衣袋里,牵着衣裳抖虱时,苏麻落在火炉里,噼啪作响;二妹一个虱子也没有。
二妹洗得干净我带二妹睡。
二妹很快就睡着了,大妹却睡不着。
大妹想,今夜,爸爸妈妈把她姊妹俩送进了老变婆的腹中。大妹越想越伤心,又不敢哭出声音。
到了半夜,大妹听见睡在老变婆背后的二妹发出“嘿嘿”的笑声,老变婆在掐吃二妹之前,首先是搔二妹的夹之孔。老变婆吃人时,要把人逗笑,这样的人肉,才不酸是甜的。
老变婆“嗝吱嗝吱”地吃着二妹。
大妹伤心到了极点,她不敢哭出声音。她想,老变婆吃了二妹,下一个,就轮到她自己。
“婆婆,你在吃哪样?”
“我在吃你妈拿给我的干炒豆。”
“拿点给我吃嘛。”
老变婆掘了二妹的一个手指头和一个脚趾从被子里递了过来。大妹把手指和脚趾放在枕头边,假装“嗝吱嗝吱”地嚼。
“婆婆,我还要吃。”
老变婆又掘了一个手指头和一个脚趾递了过来。
“婆婆,我要屙屎。”
“屙在床脚。”
“床脚有床神。”
“屙在煤火旁。”
“煤火旁有火神。”
“屙在门槛脚。”
“门槛脚有门神。”
…….
“婆婆,你如果怕我逃跑,你就找一棵绳子栓在我身上,你一拉绳子我就答应你,”
老变婆想了想,也好,节省了她吃肠子时洗肠子。
大妹打着一个灯笼,蹲在厕所里,一边假装解手,一边解开系着的绳子。
“屙好了没有?”
“还没有屙好。”
大妹解开了绳子,蹑手蹑脚走到屋后水井边上的一棵柿子树下,他不敢提着灯笼逃走,怕被老变婆发现。黑地麻龙的她找不到方向,便爬上了高高的梨子树。
老变婆吃着二妹,望着厕所里亮着的灯笼,直到天亮。她连喊了几十遍大妹,没有听见大妹的回声。
老变婆怕臭,她捂着鼻子,走到厕所,不见了大妹。
她一个箭步就跳到了家里。
她啃嚼着二妹细嫩的骨头,搂着二妹的肠子来到水井边。一头洗一头“嘘嘘嘘”地吃着肠子。
大妹在树上看见,大颗大颗的眼泪掉了下来。
有一颗眼泪落在了老变婆的舌尖上。
“人眼泪是酸的,狗眼泪是甜的。”
老变婆看见水井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人,她一巴掌打去,水跳了三尺多高。
老变婆叹了口气,她吃不着水里的人。
她直起身来,又一滴眼泪落在她的头上。
“天下雨了,再打雨点。”
她抬头看了看天,看见了梨树上的大妹。
像饿虎扑羊,老变婆向大妹跳去,离大妹竟一尺之隔。连跳了几次,老变婆都抓不住大妹。
老变婆不会爬树,她望着大妹干瞪眼。
为了自己的安全,大妹对老变婆说:
“婆婆,你去拿几个鸡蛋抹在树上就能爬上来了。”
老变婆去拿几个鸡蛋抹在树上,却越爬越滑。
老变婆再也爬不上了树。
大妹在梨树上,哭了三天,老变婆围着梨树又跳又爬了三天功。
“婆婆,你饿了,你回去烧梭镖来,我烙梨子给你吃。”
老变婆就去烧梭镖。梭镖没烧热,她就拿着梭镖走出屋。她怕大妹从梨树上下来逃了。
“婆婆,你多烧一会,烧不红,烙不了梨子。”
梭镖烧得通红。老变婆将长长的梭镖递给了大妹。
“婆婆,你张大嘴巴,闭着眼睛,怕灰尘落进你的眼睛,我络柿子给你吃。”
老变婆站在梨树脚,张着嘴,闭着眼。
大妹攒足力,比准方向,将千仇万恨,拼命向老变婆的嘴里捅去。通红的梭镖,从老变婆的嘴里一直穿过肠肠肚肚,最后从屁股里穿出来,插进了井边的泥土。老变婆先是变成一阵浓烟,笼罩着梨树,后来,就长出了一大蓬赖红麻,把梨子树包围着,大妹下不了下来。
大妹下不了树,在梨子树上哭了几天几夜。天一直在下雪,那雪下在地上有三尺多深。洁白的雪,却一片也不飞在奈红麻上。
有一天,终于有一个卖席子的大哥从柿子树下走过。
大妹在树上说:
“卖席子大哥卖席子大哥,拿你席子垫我下来我给你做一家人。”
卖席子大哥不理不睬,走了。
又有一个卖木板的大哥从梨子树下走过。
“卖木板大哥卖木板大哥,拿你木板垫我下来我给你做一家人。”
卖木板大哥不理不睬,走了。
又有一个卖麻团的大哥从梨子树下走过。
“卖麻团大哥卖麻团大哥,拿你麻团垫我下来我给你做一家人。”
卖麻团的大哥就把麻团铺在奈红麻上,把大妹从柿子树上接了下来。
卖麻团的大哥说:
“我有妻有儿。我不要你给我做一家人。我给你一个麻团,你将麻团边滚边喊:麻团滚坡滚坡,我爹我妈一窝窝。你就可以找到你爹你妈你哥你嫂了。”
大妹照着卖麻团大哥的吩咐边滚边喊,滚了七天七夜,都没有找着她爹她妈她哥她嫂。
第八天早晨,大妹滚着滚着,那麻团在一块青石板上滚不动了。
大妹哭肿了眼皮,在青石板上疲倦地睡着了。
大妹被一阵乌鸦的叫声吵醒。
“哇!哇!哇!揭开石板大瓦房。”
大妹揭开石板,果见石板底下是另一个天。有山有水,有花有树。她看见了她爸爸妈妈,哥哥嫂嫂。
“爸爸你在挖粪?”
“哪个是你爸爸,你快给我滚,不滚我就给你几钉耙。”
大妹看见了她妈妈。
“妈妈,你在煮饭?”
“哪个是你妈妈,你快给我滚,不滚我就给你几饭勺。”
大妹看见了她哥哥。
“哥哥,你在犁土?”
“哪个是你哥哥,你快给我滚,不滚我就给你几牛鞭。”
大妹看见了她嫂嫂。
“嫂嫂,你在纳鞋底?”
“哪个是你嫂嫂,你快给我滚,不滚我就给你几蛮针。”
大妹气极了,她爹她妈她哥她嫂都不理她,她一气之下,就跑到了河边,想跳河自杀。
她来到河边悬崖上,正欲跳河,就看见云端里一个白胡子白发老翁,拉住了她,她昏昏沉沉躺在悬崖石板上,就睡着了,两眼含着泪。
一群猴子在悬崖上跳上跳下,其中一个老猴子说:“你们快来看看,这个人死了。”
猴子们都很悲伤,就拿着金碗银碗,来祭奠大妹。
大妹听见响动,一个骨碌,坐了起来。猴子们一个个吓得跑了。
大妹看见这么多的金碗银碗,便拿着金碗银碗,回到了家。
“爸爸,你看,这是什么?”
“儿,儿,这个好得很,得了一个碗就享荣华富贵。拿一个给嫂嫂家小孩玩,我允许你回家。”
“不不,我怕你给我几钉耙。”
“妈妈,你看,这是什么?”
“儿,儿,这个好得很,得了一个碗就享荣华富贵。拿一个给嫂嫂家小孩玩,我允许你回家。”
“不不,我怕你给我几饭勺。”
“哥哥,你看,这是什么?”
“妹,妹,这个好得很,得了一个碗就享荣华富贵。拿一个给你侄儿玩,我允许你回家。”
“不不,我怕你给我几牛鞭。”
“嫂嫂,你看,这是什么?”
“妹,妹,这个好得很,得了一个碗就享荣华富贵。拿一个给你侄儿玩,我允许你回家。”
“不不。我怕你给我几蛮针。”
“这是谁给你的?”
“是我在河边睡着了,一群猴子给我的。”
“这有什么了不起,我也像你一样去睡,还不是一样可以享荣华富贵!”
嫂嫂放下鞋底,来到河边悬崖上,躺在石板上就装死。
不一会,猴子们走了过来,一个老猴子说:“大家快来呀,骗我们金碗银碗的人来了。来,我们大家把她掀下悬崖喂鱼去,为我们的金碗银碗出气。”
这个故事我也听过,我在空间看到这个故事时忍不住热泪盈眶,因为想起小时候讲故事给我听的奶奶,如今已不在人世了
贵阳的民间故事
贵州镇远祝圣桥
镇远有座老大桥,这是通俗的喊法,其实它叫祝圣桥,是明朝洪武年间修建的。说到这座桥,还和张三丰有关哩!
修这座桥的时候,给桥墩下脚就碰到了难题:河底淤泥太厚,挖不到底。众石匠苦苦思索,无有良策,工程停下多日。张三丰见了,却哈哈大笑,说;“基脚挖成这样,已经行了,只是差一样东西垫在下面。”张三丰找了个竹篮,去到街上买了一篮豆腐,晚上来到桥基地方,往每个基脚坑里撒了一些豆腐,口中还念念有词。
第二天,众人出工来到工地,往基坑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采基坑底是整块的大青石,稳稳当当。就在青石上砌上了桥墩,所以镇远人都说祝圣桥是张三丰用豆腐垫的底。
几个月后,祝圣桥眼看就要完工了,桥面中间的两边还各缺一块石料接不拢。石匠们打一块料石抬去试,长了,把料石打短一点再试,又短了。反复多次,不长就短,不短就长,众石匠无可奈何,又想起了张三丰。张三丰来到桥上看了看,说道:“这有什么难?来几个人,随我去铁山溪沟里抬两块毛石安上就行了。”有几个人随张三丰来到铁山溪,张三丰选了一块大三角岩脑壳,让他们抬到桥上,往缺口里一安,不长不短,恰好合适。另一边还缺一块,张三丰叫刚才那几个人,再去铁山溪,把他选上的那块再抬来。不一会,又抬来一块岩脑壳,把它安在缺口上,又是恰好合适。这两块岩脑壳都是没有打整过的毛料,现在到祝圣桥上去都还看得出来。
那时,镇远的知府老爷是个贪官,搜刮民脂民膏,吃成个大胖子,老百姓都恨死他了。修祝圣桥时,他又侵吞了一些钱财,现在桥修好了,却又要“踩桥’,想表一表自己治理地方有“功”,抖一抖老爷威风。所谓踩桥,就是新桥落成,第一个人过桥后,其他人才能通过。
张三丰知道了这件事,急忙来到桥头,看见知府老爷一摇三摆,装腔作势,正准备踩桥。他大喊一声:“不准你踩桥!”胖老爷见有人拦阻,怒吼道:“好个大胆刁民,你敢阻拦老爷踩桥,小心吃棍子!”张三丰上前答道:“请老爷息怒,只因有位仙人即刻由此路过,清你先退到后边的岩坎上回避一时,仙人过后再请你踩桥。”胖老爷听说仙人要过路,连忙爬上桥西头的一块岩坎坎后面,还探头探脑地张望,想看看是哪路仙人。这时,张三丰施展法力,说声:“定!”知府老爷就再也不会动了,慢慢变成了一块岩石。这块岩石有头有身,肥肥胖胖,年长日久,有大截身子已经陷入泥土中了,露在外面的脑壳上有眼有嘴,’过去还可以看见头发丝,由于日晒雨淋,头发脱了,只剩下光脑壳。至今它仍在祝圣桥西头的岩坡上。
茅台酒的故事传说
千年间,赤水河畔的茅台村,才十几户人家。一家富人,三间大瓦房,座落在河畔的高处,特显眼;其余都是穷人,住的是茅草棚棚,分布在河边。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都有酿酒的习惯。可那时,不管富人也好,穷人也好,酿酒的技术都很平常。
有一年的腊月,四季气候温和的茅台村,破例地下了一场大雪。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从晚上下到天明,从早晨下到黄昏,还没有一点停住的意思。这时,在风雪中,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姑娘蓬头赤足,手里拄着一根木棍,从山上下来,跌跌撞撞向茅台村走来。
她走到富人家门口,见几个帮工忙忙碌碌,正在酒房烤酒,便停住了脚步;“烤酒大哥,我周身发冷,要口酒喝,暖暖身子御御寒。”
帮工们见她冷得像筛糠,牙齿嗑牙齿的,忙停下手中活计,用怜悯的目光注视着她。一个帮工顺手拿起个土碗,从缸里满满地舀了一碗酒,递到她面前:“快喝了走吧,等会主人就要来了。”
说来也巧。姑娘刚接过碗,主人从房里出来了。他板起面孔,连忙夺过姑娘手中的土碗,就势将碗里的酒往缸里一倒,气势汹汹地说:“快给我滚,少在这里罗嗦!”
姑娘不屑地瞪了他一眼,一声不吭,扭头就走了。
她沿着从山腰伸向河边的石板路,径自向那片茅屋走去。在一间茅屋檐下,她停住了。屋里一个白胡子老头正在用篾条箍酒甄,灶门前,有个老婆婆在生火。姑娘便迎了上去:“老人家,行行好。”
老头抬起头来,见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姑娘立在门口,怪可怜的,便说:“外面风雪大,快进屋里来!”
姑娘走进屋里,老头将她带到灶门前,吩咐老伴将火再生大一点,让姑娘在火边坐下,自己便进房间里,把剩下的一点酒倒出来,盛在碗里递给姑娘:“先喝口酒暖和暖和吧!”
姑娘也不推辞,接过酒一饮而尽,连声赞叹;“好酒!好酒!”
老婆婆刷锅弄碗,打算炒饭给她吃。姑娘站起身来,连忙制止,做出要走的样子。老头忙说:“天已经黑了,外面又冷,哪去?”
姑娘说:“没个家,走到哪里算哪里。”
老婆婆丢下手中的刷把,走上前来拉住姑娘的手说:“我们都是穷人,讲啥客气,恰好我闺女到她舅舅家去了,你就在她屋里住下吧!”说着,把姑娘带进自己女儿的房间里。
不一会,老婆婆也睡了。白胡子老头继续箍酒甄。箍着箍着,不知不觉地依着酒甄,昏昏沉沉进入了梦乡。他恍恍惚惚地看见一个仙女,头带五凤朝阳挂珠冠,身穿缕金盲蝶花绸袄,下着翡翠装饰百褶裙,脖上挂着赤金项链,肩披两条大红飘带,袅袅婷婷,立于五彩霞光中。只见她手捧夜光杯,将杯里的琼浆玉液向着茅台村一洒,顿时出现了一条清清的溪流,从半山腰直泻而下,注入赤水河中。忽地,仙女手中的夜光杯又不见了,手里捏着一根木棍。她用木棍在富人的三间大瓦房和那片茅屋之间的溪流中,划了一下,便消逝了。随即,老头的耳边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就用这条小溪的水酿酒吧。快,水进屋了!”
白胡子老头一惊,睁开眼,已是天亮了。他忙进自己女儿房中,姑娘不见了,一切依旧。大门也关得好好的。这时,他老伴也起床了:“老头子,你说怪不怪,昨晚我梦见一个仙女……”
老头二话不说,忙开大门一看,只见东方朝霞万里,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村边出现了一条清清的溪流。
老头兴冲冲地拿着水瓢,提起水桶,在小溪里舀了一桶,将这水用来酿酒。不几天,酒酿出来了。一品尝,色香味俱佳,真是绝色天香。老头把穷哥儿们都找采,你尝一口,我尝一口,大家连声赞叹:“好酒!好酒!”
从此,茅台村的人们就用这条溪流的水酿酒。说来也怪,富人家酿的酒,质量越来越差,好像放了醋一样,坛坛都是酸溜溜的,不久便衰败下去了。穷人们酿的酒,质量越来越好;清彻透明,芳香扑鼻,味醇回甜。至此,酒业大兴,许多达商巨贾慕名而来,争买这里的酒到各地销售。
后来,茅台村的人们为了怀念这位“仙女”,便将“仙女捧杯”作为茅台酒的注册商标,并特意在瓶颈上系两条红绸带子,以象征仙女披在肩上的那两条红飘带。
徐霞客在贵阳的故事
徐霞客,名宏祖,字振之,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人,生于明万历年间,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
在他晚年的西南行中,曾两次进入贵州,历时51天,行程1500余里,历尽艰辛,中途病痛、绝粮、遇盗,丧尽川资,几乎送命,但都没有动摇他前进的决心。他先后考察了今独山、都匀、麻江、福泉、贵定、龙里、贵阳、长顺、平坝、安顺、镇宁、关岭、晴隆、普安、盘县、兴义等十六县、市的部分地区,记录了沿途的所见所闻,写成《黔游日记》。这不仅为人们留下了研究岩溶地貌的宝贵资源,也为我们了解明末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史实。
徐霞客的贵阳之行也不顺利。崇祯十一年(1638年)四月十一日,他取道龙里,赶到贵阳龙洞堡时,已经天黑,他很想到龙里观尝一下前人题咏以及传说中建文帝的栖身之所,可是洞内一片漆黑,就连洞口上郭子章所题斗大的“见龙洞”三字也模模糊糊,为了赶路,只得忍痛离去。行至霁虹桥(今称南明桥),已时过三更,南明河流水潺潺,不远处的甲秀楼,在月光照耀下,轮廓清晰,分外妖娆。然而徐霞客早已疲惫不堪,近在咫尺的甲秀楼他也不能仔细观赏,只好在南门城边找客栈住下。
第二天,徐霞客醒来,想起的第一件事是在贵阳买一条“蓝纱”。早年,徐霞客曾向妻子许氏许诺,要买一条给她,可是直至许氏病逝,都没有遇上。他漫步贵阳街头,四处找寻蓝纱作坊。许氏生前最喜杏花,可惜作坊没有此种图案,选来选去,只得挑了一条以怪石为背景的腊梅来替代。
回到客店,徐霞客向店主吴慎所打听贵阳的名胜古迹,恰巧吴慎所要到古佛洞(今黔灵公园之苦佛洞)还愿,并邀徐霞客同行。吴慎所叩拜了苦行佛,主客二人又沿游人踩出的羊肠小道,北行去观赏麒麟洞。小道陡滑,徐霞客脚有伤残,吴慎所只得搀扶着他回店休息。
吴慎所详细地向徐霞客介绍了贵阳的历史及山水名胜,特别是当吴慎所讲述到明天启二年(1622年),安邦彦挟持安位谋反,亲自领兵围困贵阳长达十个月之久,造成城内饿殍载道,尸横遍野,知府周思稷自杀飨军的惨境时,徐霞客听得尤其专心,不时还插话发问,这是他从书本里无法得到的知识。
徐霞客在贵阳住了三天,足伤稍好,就急着启程,告辞了吴慎所,经太子桥(今太慈桥)、岜堰塘(今甘荫塘)、华仡佬(今花溪)、独木岭(今桐木岭)至青崖屯(今青岩镇)投宿。住下以后,他忘了旅途疲劳,聚精会神地赶写日记,把贵阳之行的所见所闻,通通写进了日记。
黄果树的由来
传说吴三桂败退时,将一十八抬金银丢入犀牛潭中,从此,人们都想获得这些宝物。
过了若干年,这里首先搬来了一户人家,只是老两口。有一天。一个洋人来到犀牛潭边,用他的魔法看到潭中的财富,然而不知如何避开潭水捞取,因此在潭边徘徊三天。一天他突然发现瀑布上方侧面的悬崖上长的一棵黄树上结了一个仙果,此果是吸干潭水的神物,但时日不到,神功尚差,必须养足百天才行。于是,将钱请二老看守仙果,便回去准备取宝的工具了。
三个月过去了,仙果越长越大,形如升斗。然而未见洋人回来。到了九十九天仍不见洋人来,二老摘下仙果,抛入潭中试探。仙果入潭,只见光华四射,吸水有声,瀑水停落,潭水下跌。不到一个时辰,潭水全无,果见潭底金银财宝。正当他们惊喜无计之时,突然潭中响起天崩地裂似的巨声。哧得二老魂飞魄散。立刻瀑水下落,潭水涨满。一切恢复了原样。
第二天洋人到此,不见树上仙果,追问原因,才知情由。逐悔叹道:“仙果尚欠一日之功,可惜!可惜!”
后来这个地方的人多了,为了纪念这棵古老的黄教仙树,便把这个地方取名“黄果树”。
不知道你的具体要求,就多找了一些
湘西苗族民间故事
湘西有着几千年 历史 演进中积淀的传奇、异质的地域 文化 和民族文化。那你知道湘西苗族民间 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湘西苗族 民间故事 ,欢迎大家阅读。
湘西苗族民间故事:熊娘家婆
很久以前,大山里生活着一只母熊。她经过上千年的修行,终于修炼成精。成精后的母熊到处胡作非为,无非作歹。山里的 动物 们见了她,无不闻风丧胆。就连老虎们见了她也俯首称臣。因为熊精会法术,还会变成各种东西,一会儿变成一颗树,一会儿又变成一块石头。没有人知道她下次又会变成什么。
熊精经常出没在人类村子附近,因为她说村子里有非常美味的食物,那便是她常说的小孩,她说吃掉一个小孩,可以增加500年法力。于是,她经常想着法的去寻找那些善良的小孩。把自己变化成一个可怜的老奶奶,欺骗小孩说是他们的外婆,要带他们回家,稍不注意的小孩上当之后,很快就会被吃掉。于是,村子附近就会经常徘徊着一个可怜的老奶奶。有聪明的小孩见了她撒腿便跑,熊精虽然厉害,却也害怕人类的猎枪。所以不敢轻易进入村子。
久而久之,大家都管她叫熊娘嘎婆。
一天,有一对姐妹要课行婆家去。但是外婆住的远,要经过一座山才能到。 没想到在半路却遇见了熊娘嘎婆。熊娘嘎婆拦住两姐妹问:“妹子妹子,你们这是去哪儿?”
熊娘说:“我就是你外婆啊!”
小妹说:“不是的,我外婆脸上有颗痣。”熊娘嘎婆反手变了颗羊屎沾在脸上说:“我脸上的也有颗痣呢!”
“你不是,我外婆头上有个大髻子。”
熊娘嘎婆顺手抓了陀牛屎沾在头上,说:“我有个大髻子。”
于是,姐妹俩就相信了熊娘嘎婆,都非常的高兴。这时,熊娘嘎婆便要带姐妹俩去她家,聪明的大妹似乎察觉到去嘎婆家的路由点不对,就问:嘎婆,嘎婆,我们上次行你屋好像不是这条路。
“米有嘞(没有)就是这条路,是你记错了。“熊娘嘎婆欺负他们小没有当回事。
可是,聪明的大妹去过很多次外婆家,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没有记错。她本来就觉得在半路遇见嘎婆有点不对劲。开始怀疑嘎婆是熊娘嘎婆变得。想跑!可是年幼的小妹肯定会被抓住。所以,只有等机会再和小妹一起逃跑。
于是,两姐妹跟着熊娘嘎婆进了深山老林中“嘎婆”的家。下午做饭的时候,熊娘嘎婆杀了只鸡迷惑两姐妹。到了晚上,熊娘嘎婆和两姐妹围着火坑烤火,熊娘嘎婆对两姐妹说:“你们俩今晚谁要是跳过了火坑,就跟我睡一头,我给她吃好的,跳不过的就睡我脚那头,闻我的脚臭味。”
大妹假装跳不过去,小妹贪吃,一下子就跳过去了。
到了半夜,大妹醒了。忽然感觉脚那头湿湿的,就问熊娘嘎婆:“外婆外婆,为什么你那头有点湿啊?”
熊娘嘎婆说:“小妹吃的太多,尿床了。”大妹伸手摸了一下,闻了闻:不对,这是血的 问道 。原来小妹被熊娘嘎婆杀死了,流了一滩血。
过了一会儿,大妹又听到熊娘嘎婆“喀嚓喀嚓”的吃着东西。又问:“外婆外婆,你在吃什么,给我分点吧!”
“分点分点!”大妹不依不饶。
“不分不分,啊料牙儿噶掐不得。”(这个小孩子吃不得)
“分点分点!”大妹想知道究竟,不停的烦她。
“哎呀,给你分点吧!”熊娘嘎婆烦了,随手扔过来一点东西。大妹一摸,原来是一截手指头:原来小妹真被吃了,这可怎么办?大妹开始害怕起来,但她忽然又想到个主意, 于是,她说:“外婆外婆,我要去茅房解手。”
“茅房有鬼,去不得。”熊娘嘎婆故意吓唬大妹。
“那我去灶屋解手。”(乡下叫厨房叫灶屋)
“灶屋有神仙,解不得。”
“那我去堂屋解。”(堂屋相当于大厅)
“堂屋有无常鬼。”
“那我去楼上解。”
熊娘嘎婆想:去楼上还不是要下来,不怕你跑掉,于是就说:“去吧去吧!”
大妹在楼上好久都还没下来,原来她想找根绳子逃跑。
熊娘嘎婆起身点灯去找,灯一点燃,就被楼上大妹吐的口水滴灭了,然后又点,又被滴灭了。熊娘嘎婆不知道是大妹搞的鬼,以为是老鼠在撒尿,就自言自语地说:
“老鼠精,老鼠精,你莫滴灭我葛灯,捉到大妹你也有份。”大妹一听,就赶紧住窗外使劲一跳,立即跑了。跑来跑去跑累了,就迷迷糊糊的爬到一口井边的大柳树上躲了起来。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熊娘嘎婆为追大妹,找了一夜。头发稀乱稀乱,正想到井里洗个脸。突然看到井里有个人影,抬头朝树上一看,原来是大妹在上面。不等熊娘嘎婆开口,大妹就喊:
“外婆外婆,这里好凉快,您老人家上来我给您梳梳头。”
熊娘一想:反正你是跑不掉的,你给我把头梳好了,我会让你死得痛快点。于是爬上去让大妹梳头。大妹给熊娘一边梳一边念:
“梳支头,绑支头!梳支头!绑支头!把外婆绑12个髻子头!”
大妹梳的太舒服了,熊娘嘎婆都快睡觉了。等大妹把熊娘的头发一把把都绑在树枝上,绑好后,大妹故意把梳子住树下一丢,说:
“外婆外婆,梳子掉了。”
湘西苗族民间故事:苗族杀鱼节的 传说 故事
每年三月初九,是居住在贵州龙里、贵定、福泉等地的苗族人民的“杀鱼节”。这天,人们来到河边,从河里叉起一条鲜鱼,架起铁锅,烧起篝火,用河水煮着鲜鱼,喝着米酒,祭天求雨,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关于这天还有一个传说。
在很久以前,天王爷有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公主,她聪明伶俐,才貌超人。天王爷宠爱得像掌上明珠。一天,公主突然得了病,天王爷非常焦急,派天兵天将送来了天宫的仙丹妙药,采来了昆仑山的灵芝草,挖来了长白山的人参娃,捞来了大海的珍珠。但是这些药都没有治好公主的病。眼看公主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天王爷急得茶饭不思。后来,天王爷听说“人间江河里的百鱼能治百病”,就立刻派天神下到凡间,从江河湖海里捉去了一百种鱼,熬成汤,端给公主。公主吃了以后,没几天病就好啦。为了感谢鱼的救命之恩,天王爷下令保护江河湖海里的鱼类,不准随意伤害它们。天王爷还下令雨神把雨都下到江河湖海里,不许给人类一滴。
此时, 天下 大旱,苗家人十分忧愁。于是,乡亲们杀猪,宰牛,祭天求雨。可是,天王爷仍旧一滴水也不给人类。最后,猪牛都宰杀完了,在三月初九这天,乡亲们从江河湖海里捉来一些鲤鱼、鲢鱼、鲑鱼、鲫鱼和娃娃鱼,来代替猪牛供品,祭天求雨。谁知,天王爷看到人间为了活地杀死了他的恩鱼,想到鱼对他女儿的救命之恩,不由伤心地痛哭起来。他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哭得乌云滚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王爷的泪水化成了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雨下来三天三夜,遍地流水,灌满了农田,滋润了草木。
直到现在,九里的平坡,贵定的光明,福泉新安寨的苗家人民,每年三月初九这天,都要到河边去杀鱼。
湘西苗族民间故事:梅青与野鸡
在遥远的苗寨住着一个漂亮的小搭配(苗语:小姑娘的意思),她的名字叫梅青。
第二天早上,鸭变婆早早起来弄好早饭叫梅青吃,梅青模仿小鸭变的声音说:“咪,娃木土,学马多,娃马奴。”(苗语:妈妈,我肚子痛,起不来,我不想吃)。鸭变婆说:那你休息下,等会起来再吃,我给你留了一个好吃的棒腿,我上山挖地去了。
等鸭变婆走远了,梅青赶紧爬起来往外跑,翻过一座山头,远远的看见鸭变婆在山上挖地,忍不住对着那边山放声大骂:“魔国觉啦崩崩陪啊,魔国诺奴魔国答,灭齐别通丢那,拜啊咔俩啦,拜浪隆贴俩哇”(苗语:鸭变婆挖地崩崩那边山,鸭变婆自己吃自己娃,留个棒腿做午饭,我荡着秋千呀,越过那边山)。鸭变婆在山上听到了梅青的骂声,赶紧跑回家看,这才发现自己真的把自己的女儿给吃了,愤怒的鸭变婆回头追赶梅青,要为女儿报仇。梅青翻过一个山坳,来到小沟边,眼看着快被鸭变婆追上了,看见一群野鸡正睡在窝里,急忙上前求救:“野鸡野鸡,鸭变婆要杀我,你们救救我吧,快救救我。”野鸡们听梅青这么一说,很是同情。于是叫梅青睡在窝里,围起圆圈用翅膀把梅青盖得严严实实。过了一会,鸭变婆追到小沟边,不见梅青的影子,就上前问野鸡:“野鸡野鸡,你们有看见一个小搭配跑过这里吗?她骗我吃了我的女儿,我要杀死她报仇雪恨。”野鸡们一口咬定没有看见,鸭变婆只好失望的走了。
梅青从窝里出来后,心想:万一我走后野鸡飞回去叫鸭变婆追来杀我,岂不是个大祸害。于是把心一横,用脚套绑带把野鸡们的脖子绑起来。野鸡们愤怒的对她骂道:“你真是个坏心眼的臭姑娘,我们好心好意救你,你却对我们这样。我们诅咒你,无儿无女,家破人亡,你出嫁那天我们就叫,让你一辈子没有好日子过。”因梅青伤害了好心的野鸡,正当她出嫁的那天晚上,野鸡飞到大山顶上奋力地嘶叫着。梅青出嫁后不仅没有生儿育女,而且恶病缠身,不久就死了。从此以后。苗族姑娘出嫁的时辰就选在凌晨,若听到野鸡的叫声,此夜就不能出嫁,只好待日后再选个吉日。
猜你感 兴趣 :
1. 湘西民间故事
2. 湘西爱情故事
3. 湘西本地的民间故事
4. 湘西灵异故事
5. 湘西赶尸的故事
关于贵州的各种奇闻异事
荔波发现会开花的石头
2011年03月07日 13:23多彩贵州印象我要评论(0)
贵州荔波小七孔
“石头开花”,是形容那些难以实现的事。可是在贵州黔南荔波的茂兰,由于大自然的特殊“关怀”、人类的珍惜和保护,这一“天方夜谭”居然异乎寻常地变成了人间现实。
茂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2万公顷的岩石上,不但布满苔藓,长出花草,生长灌木,而且在裸露的石山上还覆盖着茂密的森林。这些树根能伸进石缝,顺势将岩石挤裂,看上去好像“石包树”。树根又能攀越岩石,延伸到很远,寻找适合生长的地方,又形成“树包石”。据统计,茂兰的森林覆盖率达91。58%,堪称世界奇观。1988年,茂兰喀斯特森林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地球同一纬度上惟一的绿洲,如一块翡翠镶嵌在中国西南,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它不但是“国宝”,而且是地球上的无价之宝,加入了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荔波的龟背山和地峨宫原始森林,是世界级的自然生态保护区。
据专家考察,这里有752个树种,珍稀的有翠柏、短叶黄杉、黄叶油杉、南方铁杉、南方红豆杉、穗花杉、香果树、鹅掌楸等等。珍稀动物有锦鸡、林麝、猕猴、香獐、小灵猫、苏门羚、华南虎等。有一种稀有的壁虎是在这里首先发现的,科学家们把它定名为“荔波壁虎”。还有一种奇怪的蛙,脚上长着吸盘,爬上树不会掉下来,称为“锯腿树蛙”。山清则水秀。
荔波的樟江河清澈见底,风景秀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樟江漂流享誉海内外,是世界级的旅游胜地。凡到过荔波的人,都赞誉这里的小七孔景区景致天成。清泉在石上流淌,发出“叮咚叮咚”的响声。岩壁上与河床中形成六七十处瀑布和迭水,飞洒注入深潭。小七孔的水上森林,是不可多得的好去处。森林长在碧水中,碧水在林中流淌,水中荡舟,丛林对抱成荫,一堆堆茂密的双扇蕨争相涌出。岸边的古木弯曲地伸向水面,用枝叶不停地戏水,划出道道波纹。伸进河底的树根,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将巨大岩石掀起。更有屹立水中的参天大树,傲然挺立,直指苍穹,根部紧紧抱住岩石,居然不被洪水冲走。一些倒在水中的大树,依然枝繁叶茂,充满勃勃生机。
在小七孔鸳鸯湖700多米长的“水上林阴道”放舟,水中低垂的树枝不时碰着船头,仿佛要与游人亲近。这里是一片净土,四时湖水绿如蓝,幽静极了。荔波的野竹巢森林,长在“漏斗”里。漏斗又称“天坑”,是一种喀斯特地貌类型,低于地面,四周封闭如斗,形成碟状,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消水。在这样低洼、阴湿的环境里,同样布满森林,层层密密,枝叶交错,形成独特的景观。荔波喀斯特原始森林、水上森林和“漏斗”森林,合称“荔波三绝”。它们虽然生长在不同的空间,有的在山上,有的在水中,有的在“天坑”里,但都存活在贫瘠、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中,都是石头上长出的森林。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奇迹。当我们把视线由黔南一角的荔波转向黔西南另一角的兴义的时候,我们又见到一片苍翠的“绿石林”。在长200公里,宽30~50公里的狭长地带上,展露着形形色色的峰林,称为“万峰林”。它不但气势磅礴,而且上面长满植被,苍翠碧绿,与喀斯特森林一起形成贵州独特景观。世界各国科学家纷纷来贵州探寻喀斯特地区的巨大而特殊的“资源库”和“基因库”,探索“人与生物圈”的和谐,探寻人类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