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皇宫民间故事,关于皇宫民间故事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文本目录
清朝历史中宫廷的传说故事
老辈传 道光在民间有个“夏雨荷”
夏园遗址
新宾县永陵镇以西近四公里处曾经是个夏园行宫,就是皇帝祭祖时居住的地方。规模之大不用说,“八十一间”房气势恢宏。但夏园之所以传奇,和道光皇帝有关,而且流传广泛的也是和“风流”之事扯上关系。听说,道光在夏园里留下了像极了琼瑶小说《还珠格格》里描述的乾隆和民间女子夏雨荷的囧故事。这到底是咋回事?听专家慢慢道来。
皇帝祭祖,修座行宫
我们每每说,清朝皇帝东巡祭祖,可是,他们祭祖都住在哪里呢?据记载,大清皇帝为了东巡,先后在盛京、广宁以及兴京夏园修建三座行宫。
夏园行宫遗址位于今新宾县永陵镇以西近四公里处。这里地势开阔,四面环山、两面临水,夏园这个文雅之名缘于它的自然风貌。
清史学家李凤民经过多方考证,认为夏园行宫是在乾隆四十七年始建,嘉庆四年拆除、嘉庆二十一年重建。夏园行宫的建筑布局尚未能够找到历史详图,李凤民仅据《永陵地盘图》以及其他零星史料拼接出如下概况:行宫方位坐北面南,“长里许、宽半里”,分中、东、西三路。中路为主体,前后四进院落,其中包括“御花园”;东路有“前阿哥所”、“后阿哥所”等三座主要建筑,是专为随驾皇子而设。如,嘉庆二十三年仁宗皇帝东巡,皇二子(后来的道光皇帝)、皇四子随行即驻临于此;西路也有三处主要建筑。三路建筑之间有隔墙,行宫四周有绕墙,围墙四角有堆房,正红门外有东、西“朝房”。房间总数“八十一间”,以附会“九九归一”象数易理。另在行宫以东半里有“关帝庙”一座,是行宫的“镇庙”。夏园行宫共有文玩摆设、木器家具和铺垫113件,名臣董浩、王杰、刘墉等人书法、绘画73件。这些陈设(木器家具除外)平时恭贮于盛京内务府大库,皇帝驾临行宫之前运送至此暂供使用。
少女一夜成“皇妃”
这夏园之所以那么传奇,还要归功于道光皇帝,他在夏园里留下了不亚于琼瑶小说《还珠格格》的囧故事,这故事至今还在本溪一带、新宾一带流传,虽然版本有出入,但大致是一个意思。小说中夏雨荷曾给乾隆留了个话:“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我们传说的女主人公也是一个光景:“还记得夏园里的小凤吗? ”
在不是很久的以前,道光皇帝按照传统来到辽宁东巡祭祖,车队浩浩荡荡就往夏园行宫驶去。一天午后道光皇帝在车上迷迷糊糊睡了过去,恍惚间,自己来到一处非常美丽的地方,定睛一看,原来身在永陵周围。自己也化身为一条金龙,与那彩凤遨游天际。依依不舍间,那彩凤流连一瞥,转而飞入一户农家,满天彩云倏忽不见。
道光呼喊了一声,由梦中惊醒。太监深知皇帝的脾气,连忙编排了一番说辞讨好道光:“老奴闻得此地人杰地灵,彩凤投入百姓家,此家必生出一个钟灵毓秀的人物来。 ”道光听了好奇心顿起,下定决心要往永陵前那村子走一遭。
次日,道光御驾车队行至永陵前一小村庄。在一户农家矮墙里,突然闪现出一位少女的身影。道光忙喝住准备前去阻止的官兵,笑嘻嘻看了起来。那少女天然有点儿呆,一下子没有扑住飞起来的芦花鸡,跌了一跤。随后,道光前往夏园行宫。是夜,夏园行宫的龙床上,出现了一个卷起来的锦被,道光把锦被拆开,看到了浑身哆嗦泪流满面的少女。可怜的农家少女被迫成了“一夜皇妃”。
小凤从此被安排住在了夏园。虽说吃穿用都不愁,但却时刻被监视着,相当于被软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凤等来了父母的死讯,却始终没等来那个负心的人。终于有一天,孤独的小凤逃离了夏园行宫,趁夜摸到了附近的一处山上,看着满天星光灿烂,小凤终于解下束带,吊死在了一棵枯树上。芳魂一缕随风转,生生死死待君来。
小凤没有汉武帝钩弋夫人那么幸运,但是和明代正德皇帝看中的李凤姐一样,都是苦命女子。这个世界留给小凤唯一的纪念便是如今那座被命名为“凤凰岭”的山——她的殒命之所。
也生了个“紫薇格格”
在查阅有关这位可怜的“一夜皇妃”(有的版本叫做“一夜皇后”)的资料时,我们发现了一个颇似《还珠格格》的民间口头文学故事——平民三皇姑。这本书讲述了一夜皇妃和道光所生皇女坎坷的生平。此书作者为张立忠,据称,三皇姑的故事一直在老一辈人口中流传,地域范围为新宾县大四平镇大四平村。
话说道光离开夏园行宫后,小凤在被软禁期间生下了一个女儿。此事被秘密报给了当时已经回到北京的道光皇帝。道光帝碍于自己的丑事,加上不愿意被皇后妃嫔大臣们知道,就把这事儿瞒了下来,并密旨夏园仆从们照顾好这母女俩。后来,小凤去世,这位在道光众女中排行第三的女孩便成了孤女。
在三皇女十几岁的时候,道光皇帝秘密把女儿接回了皇宫。这位民间格格此后就一直生活在皇宫中,因为母亲身份微贱,她常常受到冷言冷语。三皇女渐渐长大成人,道光皇帝却去世了,她更加孤独。
不过三皇女和后来的咸丰皇帝关系却很好,两人一起玩耍,咸丰即位后对三皇女也是照顾有加。这时候,三皇女被称为三皇姑。可这咸丰有位妃子叫兰贵人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心地着实不好。她早就看不惯三皇姑了,时常想着怎么排挤她。后来,咸丰皇帝可怜姐姐,就秘密遣送三皇姑出了皇宫,回到了辽宁的故乡。
但是也有另一种说法,说其实三皇姑已经被咸丰许配了人家,但是丈夫过世后她和下人乱来,不守妇道,被咸丰皇帝撵回了老家,并削了她的皇室身份。
实际上,不论是小凤还是三皇姑都是传说而已,民间对风流皇帝俏民女的故事极其热衷。道光皇帝确实曾到盛京祭祖,而他也确实有位三女儿,不过不是和小凤所生的私生女,而是端顺固伦公主,母亲为孝全成皇后,公主在年仅11岁时就已经撒手人寰。
夏园行宫几经变迁
夏园行宫建成十五年以后,嘉庆皇帝曾发布谕旨,准备拆除行宫。嘉庆在谕旨中说:“行宫建成之初,父皇乾隆就对行宫不满意,只是因为行宫已经建成,只得勉强其事。 ”为制止官员踵事增华,凡跸路经过之处再行添建行宫,因此将夏园行宫拆除,其所拆卸木料及砖瓦等项可用于维修盛京宫殿。不过后来行宫又重修了,嘉庆的心血算是白费了。
咸丰七年,清政府对夏园行宫进行了最后一次修葺。此后,清王朝再也没钱对夏园行宫进行大幅度维修了。光绪十四年,苏克素护河水泛滥,夏园行宫被淹,损坏极其严重。光绪二十六年,沙俄派兵入侵东北,行宫之内的珍玩古物及金银器皿,被其洗劫一空。光绪三十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新宾一带尽成战场,行宫又遭摧残,沙俄军队在夏园行宫放了一把大火,从此这座昔日考究的建筑完全损毁,不复当年盛况。此后,行宫也不再有人看守,渐渐荒芜起来。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里已仅存堆积如山的瓦砾。时至今日,遗址处都已经是耕地了,仅仅能看到一点点用于建筑的柱石的遗留。
推荐LZ本书《清代关外三陵疑案》,能不能买到我也不清楚了
有关北京故宫的传说或故事有哪些
1、故宫看门人
5点,是故宫关门清客的时间。据说,那个钟点是故宫阴气最重的时刻。很多游人都感觉到,即使是在闷热的夏天,5点的故宫也会让人感到一种阴 冷。那是因为,过了5点,阳间的客人们就要走了,而即将登场的就是那些以前故宫还有守夜的人。故宫看门人的孩子身体都不好,老人都说是因为那人受的阴气大,影响了下一代!因此,故宫再也没有看门人。
2、故宫珍妃井
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的威慑下无奈地“选”了隆裕皇后和瑾妃、珍妃之后,他与慈禧太后的亲侄女隆裕皇后的感情始终疏远,却渐渐地爱上了为人善良、聪颖、伶俐的珍妃。由于珍妃在政治上同情并支持光绪皇帝的变法行动,因此她在得到光绪皇帝的宠爱的同时,也遭到了西太后的极度仇视。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太后以阴谋使得戊戌变法失败,再度大权独揽。此后,慈禧太后因不喜欢珍妃而把珍妃禁闭在景棋阁后面的小院里。
禁闭珍妃的冷宫在皇宫东南角花园的一个小院里,完全与外人隔绝,吃喝拉撒都在太监监视之下,珍妃一天天消瘦下去了。她姐姐瑾妃有时偷偷送几件衣服或捎几句话,珍妃才感到有点温暖。
1900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太后挟持也曾被单独软禁的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临行前不忘对珍妃下毒手。她命二总管把珍妃从景祺阁后面的小院里放出来,以“珍妃年少,洋人入城,免受污辱”为由,命珍妃投井。
3、故宫太和殿内轩辕镜
太和殿类正面有一个两米高的方形平台,平台上是皇帝坐的金銮宝座,两旁是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在金銮宝座的正上方雕刻着一条精美生动的蟠龙,龙嘴里挂着一颗倒垂的大铜球——这便是传说中的轩辕镜。相传是上古时代黄帝所铸造的,代表着皇位的正统合法性。
神奇的是,据说当有冒牌货皇帝坐在金銮宝座上,这个轩辕镜就会自动启动机关,上百斤的铜球便掉落下来,将假皇帝砸成肉泥!所以没有人敢去坐皇帝的宝座,怕的是轩辕镜照出他是冒牌货,从而启动机关。
4、宫女魅影
在1983年的一个深夜,有一个人从故宫珍宝馆附近的夹墙走过,突然发现远处有一群打着宫灯的人,他想这个年代都用手电筒阿,谁还用宫灯呢,于是就想上前看看,可怎么追也追不上那队打着宫灯的人,不过远远的看去,的确是穿着清朝的旗袍的宫女,打着扁纱的宫灯整齐的走着。
5、故宫阴阳道
故宫里面的西六宫,是皇帝嫔妃居住的场所,位于中轴线左侧,与东六宫对应。西六宫主要包括包括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春宫和太极殿。而夹杂在西六宫、奉先殿、北五所与宁寿宫之间的宫道,习惯性的被人们称作东筒子夹道,据说宫里的太监、宫女死后只能从此道抬出宫,因而很多灵异事件都是在这里发生的,因此这条路也被大家叫作阴阳道。
那么什么是阴阳道呢?简单的来说就是明月当空的夜里,在高强耸立、悠长的夹道的地面上,会出一阴一阳两个界面(其实就是一部分是月亮光,另一部分月亮光被墙挡住了,形成的墙影子)。根据流传,阳面是宫里人行走的,阴面是妖魔鬼怪行走的。
故宫的传说及故事
故事一:清朝宫女再现
1983年的一个深夜,一个人在珍宝馆附近的夹墙走过,突然发现远处有一群打着宫灯的人,于是就想上前看看,但是怎么也追不上那队人,不过远远的看去,的确是穿着清朝旗袍的宫女在打着扁纱的宫灯整齐的走着。
故事二:墙里的女子
九十年代有这样一个北京故宫的传说,故宫闭馆不久,一位年龄较大的人在巡逻清场,发觉前边一个胡同里,有一位挽着发髻,穿着旗袍的中年妇女,那女人冲他一笑,转身走进了身后的墙里边,注意是墙里边,而不是门里边。
故事三:储秀宫怪事
八十年代一个夏天,有几个消防战士在储秀宫做完消防演练就睡在了储秀宫,由于天热铺个席子就在殿里睡了。
深夜凌晨两点多,一个队员被凉风吹醒,迷迷糊糊睁开眼睛一看,发现自己居然睡在了殿门外的走廊里。他以为是战友恶作剧把他抬出去的,就拿着席子又回殿里睡了,早上醒来发现又被抬到了廊子下面,问别人均说不知道。大概是他阳气太弱,从此不敢再到那里去睡。
扩展资料: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紫禁城”这个名字就和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关。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
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28宿,其中紫微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人间的 “正中”。“禁”则指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
故宫里一共居住过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皇帝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紫禁城内现有10余个藏馆,包括历代艺术馆、工艺美术馆、绘画馆、清宫玩具馆、青铜器馆、陶瓷馆、钟表馆、珍宝馆、铭刻馆和明清家俱馆,共有珍贵藏品约100万件,其中一部分是孤品,惟在故宫方能看到。
北京故宫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传说,当初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皇上和他的儿子燕王(朱隶)打算把宫殿修盖得间量多点儿、大点儿,总觉得皇上住的地方应当特别华贵,不然就显不出天子的尊严。这天,皇上正要传旨宣刘伯温,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刘伯温来了。
刘伯温一见皇上就说:“启奏万岁,臣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把臣召到凌霄殿上对臣说:你朝皇帝要修盖皇宫,你告诉他!天宫宝殿是一千间,凡间宫殿万不可超过天宫。你还要告诉他,要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皇城,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要牢牢记住’。玉皇大帝说完这些话,就扑过来一阵白茫茫的香雾,一下就把臣吓醒啦!”
皇上听了觉着很怪,想了想,就下旨叫刘伯温去监造不到一千间,可还得跟天宫差不多间量的皇宫,并去请金刚、地煞来保护皇官。刘伯温领旨就办去了,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北京城传开了,老百姓都等着要看刘伯温怎样修盖皇宫,怎样去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这些神仙来保护皇宫。
过了些日子,刘伯温就把事儿全都办好了。皇上一看那宫殿盖得甭提有多华贵了,间量还真是不到一千间也差不多,再看宫院里金光闪闪,好像有神仙镇守。皇上愈看愈高兴,当时传旨,给刘怕温加封进爵,还赏赐了很多珠宝。外邦听说刘伯温请了天神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保护皇城,也就不敢兴兵作乱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故宫里的宫殿是九百九十九间半;天神三十六金刚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
扩展资料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景点排名前十_一分钟看完_让你少花钱_北京景点排名前十
北京景点排名前十一分钟看完,详细真实的北京景点排名前十,性价比超高旅游行程,北京景点排名前十,省心又省钱,省钱游玩经验分享,超经典游玩线路,包括注意事项费用
张家界龙腾天下国际..广告
到北京旅游_景点及实用攻略_游记【图文】
到北京旅游_精华帖_北京旅游攻略_十大景点路线_初游攻略_防坑!老北京游玩_攻略/费用/路线/很详细很实用~第一次去北京旅游可参考!
惠州市强旅旅游服务..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北京故宫有哪些传说、故事?
故宫名字的由来。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故宫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曾有24位皇帝在此住过。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28宿,其中紫微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人间的 “正中”。“禁”则指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故宫。《明史》上说,修建这座世所罕见的巨大皇宫役使了10万最优秀的工匠和100万普通劳工,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并无多少改动。 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山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人间气派。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内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这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 三宫六院”。在居住区以北还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御花园,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
75 浏览7042019-08-31
北京故宫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故宫原名叫紫禁城,修建于明朝朱棣时期,很多皇帝、皇后在这里生活、祭祀,紫禁城记录了太多的历史,其中沉淀的历史故事,让它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而紫禁城中有扇门最神秘,它就是东华门。为什么说它神秘呢?
浏览82017-12-27
有关北京故宫的传说或故事有哪些
1、故宫看门人 5点,是故宫关门清客的时间。据说,那个钟点是故宫阴气最重的时刻。很多游人都感觉到,即使是在闷热的夏天,5点的故宫也会让人感到一种阴 冷。那是因为,过了5点,阳间的客人们就要走了,而即将登场的就是那些以前故宫还有守夜的人。故宫看门人的孩子身体都不好,老人都说是因为那人受的阴气大,影响了下一代!因此,故宫再也没有看门人。 2、故宫珍妃井 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的威慑下无奈地“选”了隆裕皇后和瑾妃、珍妃之后,他与慈禧太后的亲侄女隆裕皇后的感情始终疏远,却渐渐地爱上了为人善良、聪颖、伶俐的珍妃。由于珍妃在政治上同情并支持光绪皇帝的变法行动,因此她在得到光绪皇帝的宠爱的同时,也遭到了西太后的极度仇视。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太后以阴谋使得戊戌变法失败,再度大权独揽。此后,慈禧太后因不喜欢珍妃而把珍妃禁闭在景棋阁后面的小院里。 禁闭珍妃的冷宫在皇宫东南角花园的一个小院里,完全与外人隔绝,吃喝拉撒都在太监监视之下,珍妃一天天消瘦下去了。她姐姐瑾妃有时偷偷送几件衣服或捎几句话,珍妃才感到有点温暖。 1900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太后挟持也曾被单独软禁的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临行前不忘对珍妃下毒手。她命二总管把珍妃从景祺阁后面的小院里放出来,以“珍妃年少,洋人入城,免受污辱”为由,命珍妃投井。 3、故宫太和殿内轩辕镜 太和殿类正面有一个两米高的方形平台,平台上是皇帝坐的金銮宝座,两旁是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在金銮宝座的正上方雕刻着一条精美生动的蟠龙,龙嘴里挂着一颗倒垂的大铜球——这便是传说中的轩辕镜。相传是上古时代黄帝所铸造的,代表着皇位的正统合法性。 神奇的是,据说当有冒牌货皇帝坐在金銮宝座上,这个轩辕镜就会自动启动机关,上百斤的铜球便掉落下来,将假皇帝砸成肉泥!所以没有人敢去坐皇帝的宝座,怕的是轩辕镜照出他是冒牌货,从而启动机关。 4、宫女魅影 在1983年的一个深夜,有一个人从故宫珍宝馆附近的夹墙走过,突然发现远处有一群打着宫灯的人,他想这个年代都用手电筒阿,谁还用宫灯呢,于是就想上前看看,可怎么追也追不上那队打着宫灯的人,不过远远的看去,的确是穿着清朝的旗袍的宫女,打着扁纱的宫灯整齐的走着。 5、故宫阴阳道 故宫里面的西六宫,是皇帝嫔妃居住的场所,位于中轴线左侧,与东六宫对应。西六宫主要包括包括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春宫和太极殿。而夹杂在西六宫、奉先殿、北五所与宁寿宫之间的宫道,习惯性的被人们称作东筒子夹道,据说宫里的太监、宫女死后只能从此道抬出宫,因而很多灵异事件都是在这里发生的,因此这条路也被大家叫作阴阳道。 那么什么是阴阳道呢?简单的来说就是明月当空的夜里,在高强耸立、悠长的夹道的地面上,会出一阴一阳两个界面(其实就是一部分是月亮光,另一部分月亮光被墙挡住了,形成的墙影子)。根据流传,阳面是宫里人行走的,阴面是妖魔鬼怪行走的。
92 浏览33372019-06-30
北京故宫 有哪些传说、故事?
1、明世宗:一个皇帝克死三个皇后 故宫是一座超豪华级宫殿,这专给皇后居住的坤宁宫就是其中的一座。坤宁宫本意是安宁,但是明清两朝历史,坤宁宫内死过三个皇后。 (1)陈皇后:明世宗,嘉靖皇帝,好面子又信神鬼。这张太后,他婶子,给他选了个皇后,陈皇后。毕竟张太后是他婶子,自然有些不放心,怀疑是安插在他身边的奸细眼线,就不太喜欢她。后来陈皇后怀了他的孩子,和陈皇后聊天的时候,看上了边上伺候的宫女,就当着她和宫女亲热。陈皇后非常生气,推倒了宫女,给这嘉靖皇帝撂脸子,嘉靖皇帝二话不说抬腿就踢,陈皇后流产而且身亡。 (2)张皇后:宫女册封成的皇后,一直没怀上孩子,嘉靖皇帝得到一民间宝物,灵芝。张皇后怕是什么脏东西就帮皇帝试药,结果食物中毒,就劝皇帝别吃,皇帝就非是不听,生气了,打入冷宫。张皇后在冷宫连病带气,结果给气死了。 (3)方皇后:嘉靖皇帝挺宠爱一个妃子,端妃。话说这天晚上住在这儿了,但是,这天深夜,十几个宫女因为皇帝弄宫女的经血炼丹被折磨的生不如死想要勒死他,结果失败了。这方皇后趁机借口在端妃房里发生的事,不干净,杀了端妃。嘉靖皇帝得知后生气了。后来方皇后宫里着火,嘉靖下令不要去救她,活活给烧死了。 2、光绪在洞房花烛夜和皇后抱头痛哭 光绪皇帝不是慈禧太后亲生的,慈禧特别霸道,光绪什么主都做不了,慈禧为了控制他,将自个侄女,叶赫那拉氏(隆裕皇后)嫁给他。光绪并不喜欢她,结果这婚险些没结成。大清的皇帝结婚有个规矩,结婚时要过5个门,然后要在坤宁宫住两天。婚前这故宫里着了把火,把太和门给烧了。 光绪正得意,没想到这慈禧不想耽误婚期,要工匠按原来太和门的制式用纸糊了一个。新婚之夜,对着这隆裕皇后,越想越生气,痛哭流涕,这隆裕皇后也难受,越想越不是滋味,俩人相顾无言,两眼泪千行,哭了一整夜。 3、故宫阴阳道 故宫里面的西六宫,是皇帝嫔妃居住的场所,位于中轴线左侧,与东六宫对应。西六宫主要包括包括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春宫和太极殿。而夹杂在西六宫、奉先殿、北五所与宁寿宫之间的宫道,习惯性的被人们称作东筒子夹道,据说宫里的太监、宫女死后只能从此道抬出宫,因而很多灵异事件都是在这里发生的,因此这条路也被大家叫作阴阳道。 那么什么是阴阳道呢?简单的来说就是明月当空的夜里,在高强耸立、悠长的夹道的地面上,会出一阴一阳两个界面(其实就是一部分是月亮光,另一部分月亮光被墙挡住了,形成的墙影子)。根据流传,阳面是宫里人行走的,阴面是妖魔鬼怪行走的。 4、故宫珍妃井 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的威慑下无奈地“选”了隆裕皇后和瑾妃、珍妃之后,他与慈禧太后的亲侄女隆裕皇后的感情始终疏远,却渐渐地爱上了为人善良、聪颖、伶俐的珍妃。由于珍妃在政治上同情并支持光绪皇帝的变法行动,因此她在得到光绪皇帝的宠爱的同时,也遭到了西太后的极度仇视。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太后以阴谋使得戊戌变法失败,再度大权独揽。此后,慈禧太后因不喜欢珍妃而把珍妃禁闭在景棋阁后面的小院里。禁闭珍妃的冷宫在皇宫东南角花园的一个小院里,完全与外人隔绝,吃喝拉撒都在太监监视之下,珍妃一天天消瘦下去了。她姐姐瑾妃有时偷偷送几件衣服或捎几句话,珍妃才感到有点温暖。 1900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太后挟持也曾被单独软禁的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临行前不忘对珍妃下毒手。她命二总管把珍妃从景祺阁后面的小院里放出来,以“珍妃年少,洋人入城,免受污辱”为由,命珍妃投井。 5、故宫太和殿内轩辕镜 太和殿类正面有一个两米高的方形平台,平台上是皇帝坐的金銮宝座,两旁是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在金銮宝座的正上方雕刻着一条精美生动的蟠龙,龙嘴里挂着一颗倒垂的大铜球——这便是传说中的轩辕镜。相传是上古时代黄帝所铸造的,代表着皇位的正统合法性。 神奇的是,据说当有冒牌货皇帝坐在金銮宝座上,这个轩辕镜就会自动启动机关,上百斤的铜球便掉落下来,将假皇帝砸成肉泥!所以没有人敢去坐皇帝的宝座,怕的是轩辕镜照出他是冒牌货,从而启动机关。
107 浏览103852019-05-21
北京故宫的传说故事
719 浏览720762019-10-18
3评论
ximengxiaojie5赞
简洁一点
diky0189赞
呵呵,皇上的儿子燕王朱棣,建故宫的时候燕王朱棣才是皇上,朱棣的爹当时已经死了
热心网友赞
宫殿
评论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