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民间故事附体,关于民间故事附体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文本目录
民间故事:蛇妖附体克夫
民间传奇:善良瓦匠与蛇妖的交锋
在宋朝嘉佑年间,顺天府有一位名叫王文玉的瓦匠,他的善良如春风般温暖人心。闲暇时,他总是乐于助人,因此深受邻里爱戴,成为当地的一股正能量。
一次,王文玉到邻镇做工,途中发现一户老夫妻居住的房屋破败不堪,他的善良之心驱使他停下手中的活计,自掏腰包为他们修缮家园。经过一个下午的辛勤劳动,房子焕然一新,老夫妇感激涕零,老妇人甚至赠予他一块珍贵的玉佩,象征着他们的感激之情。尽管王文玉再三推辞,最终在老夫妇的坚持下,他收下玉佩,打算第二天再归还。
夜幕降临,王文玉在客栈寻找住处,遇见了一位美艳动人的妇人。然而,小二的警告让他意识到,这看似平静的夜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原来,那妇人吴欢思,因其克死八任丈夫的传闻,使得客栈掌柜和小二对她敬而远之。王文玉心中疑惑,决定暗中调查。
次日,他决定继续留宿,趁吴欢思外出之际,悄悄进入她的房间,却未发现异常。然而,当夜幕再度降临,隔壁的笑声与惨叫声揭示了真相。一条大蟒蛇附身于吴欢思,企图利用她吸取丈夫的精华。关键时刻,王文玉的玉佩成为了关键,它唤起了蛇妖的记忆,使它暂时放弃了攻击。
蛇妖被制服后,吴欢思醒来,王文玉讲述了整个事件,原来她自幼被蛇妖附体,那些不幸的死亡并非她的本意。王文玉深感同情,提出寻找道士帮助。经过道士的法术,吴欢思得以摆脱蛇妖的控制,她感激涕零,决定与王文玉一同面对过去,寻找新的生活。
几天后,吴欢思向王文玉表白,他的善良和勇敢打动了她。二人决定共度余生,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这段故事告诉我们,善良的力量可以驱散黑暗,而真爱能战胜一切困扰。王文玉的民间传奇,成为了一个温馨而富有哲理的佳话。
民间故事:黄仙附体
这天,二柱和虎子哥俩正在家里喝酒,忽然听到街上有个女人的喊叫声:“大家快来看呀!快来看呀!这里有个黄鼠狼精在这耍醉拳呢!”
二柱听到喊声后赶紧跑到街上,就见在大街上有一只白毛黄鼠狼,摇摇晃晃的正在那打醉拳呢!
也许是喝酒喝的太多了,这只黄鼠狼耍了一会儿就倒在了地上。大家围到跟前,这才闻到黄鼠狼一身的酒味。
这时,虎子听到喊声后,提着裤子就跑了出来,当看到这只白毛黄鼠狼后,气就不打一处来,转身抄起二柱家门后的铁钎,直奔白毛黄鼠狼而去,就在他要将铁钎拍下来的时候,被二柱一把给抱住了。
虎子喊叫着:“别拦我,这家伙把我给折腾苦了,今天我非弄死它不可。”
这个时候,街上已经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村民,虎子娘和他媳妇也跑过来看。
而虎子娘看到儿子手里拿着铁钎要打黄鼠狼,就呵斥着不让他打。
虎子看见娘和自己媳妇也来了,就把手里举着的铁钎慢慢放了下来。他媳妇将他拉到一边问怎么回事,虎子指着黄鼠狼说:
“这东西,我今天被这东西给折腾苦了。哎……哎呦!不行,我还得上茅房……”
说着话的时候,捂着肚子就往二柱家厕所跑。这会儿,大家都问二柱这是怎么回事,二柱就跟大伙解释,原来啊!今天镇子上有大集,虎子和二柱哥俩就去集市上瞅热闹,转悠了半天,在一家烧鸡店里买了只烧鸡,准备回家好好喝上一壶。
哥俩提着烧鸡来到二柱家,媳妇又给炒了俩菜,哥俩就喝了起来。可还没喝几盅呢!
二柱就发现虎子有些不对劲儿,本该边喝边聊,也好有喝酒的气氛。
而虎子这会儿也不说话,吧嗒吧嗒的嘴里吃着烧鸡,根本就没有闲着的功夫,那只烧鸡转眼间就被他吃去了一多半。
这会儿,虎子喝酒也不用酒盅了,抱着酒瓶子吹,简直就跟个饿死鬼似得。
这时,虎子看见二柱也不吃也不喝的盯着自己看,就说:
“你看俺干哈?你看俺干哈?”
二柱一听就吓了一跳,虎子说话声音咋也变了,一口标准的东北口音,绝对的字正腔圆。二柱不傻,一看这情况就知道虎子被什么东西给附身了,于是就问:
“大兄弟,你是咱哪嘎达的啊?”
虎子一听,抓起酒瓶子又喝了两口,用手擦了一下嘴巴,说:
“兄弟我是……哦!不对、不对。谁和你是兄弟,我告诉你,我是天上的神仙,今日下凡,是来渡尔等成仙成佛的。”
二柱一听,基本猜到虎子是被黄鼠狼给附身了,因为仙家里面属这黄仙最爱吹牛。
不过,听这个黄仙的口气,也没有恶意,于是继续说:
“我说大兄弟,哦!不,应该说神仙老爷,怎么,你们天上也闹饥荒呀?”
黄仙一听,就赶紧说:“谁说我们天上闹饥荒?告诉你,我们天上歌舞升平、丰衣足食,神仙们一个个过的都无比美好。”
二柱说:“那我就有点奇怪了,既然天上那么好,你怎么像是个饿鬼投胎的啊?我想你老是不是报错名号了?”
“什么报错名号?”
黄仙笑呵呵的问。二柱也跟着笑笑说:
“你老这么能吃,以后就别报神仙的名号了,就报猪精好了,这样还差不多。”
“你、你……你竟敢对上仙不敬,告辞。”
黄仙似乎有些恼怒,站起身来准备离开。
可是,他说要走,眼睛却瞅着桌子上的酒瓶子不放,看样子实在是舍不得走。黄仙又笑嘻嘻的坐了下来,说: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老黄家的,你就叫我黄三好了,今日实在受不了这烧鸡美酒的香味,这才附在这位小兄弟身上来解馋的,一般我也不会随便上人身。”
二柱笑笑说:“刚才还听你说天上歌舞升平、丰衣足食,怎么还来我们人间解馋。”
“我……我刚才不是在吹牛吗,你也别见怪,你看,我们能不能交个朋友啊!一起聊聊,一起聊聊。”
黄仙说话的同时,笑嘻嘻的伸出手抱起酒瓶子,扯着嘴就喝了起来。
一会儿功夫,这个黄仙就喝的酩酊大醉,摇摇晃晃的站起来,走起路来也是一跳一跳的,然后回头笑着说:
“大兄弟啊!谢谢你的烧鸡美酒,我走了啊!”
说完,只见虎子像是软面条一样倒在了地上,二柱赶紧把他弄醒。
虎子醒来之后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很疑惑自己为什么会倒在地上。二柱说:
“你刚才被黄仙附身了。”
“不可能的,这个不科学,我怎么会被黄仙附身呢?”二柱说:
“这确实不科学,不过,你现在已经喝了一瓶多酒了,怎么没有醉?因为那黄仙已经把酒气都带走了,你现在肚子里只剩下一斤多水而已。哦!对了,那整只烧鸡也都是你一个人吃的。”
虎子这时才发觉不对劲,连忙捂着肚子往厕所里跑,当他听到街上有人喊看到了黄鼠狼,拉了一半就提着裤子往外跑,想找黄鼠狼报仇。事情经过就是这样,虎子娘听了之后,双手合掌来到黄鼠狼跟前,说:
“黄大仙呀!不知是你驾到,我在这里替虎子给你赔礼道歉了。”
也许这个黄鼠狼喝的太多了,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虎子媳妇在一旁用木棍捅了捅它,这黄鼠狼才睁开眼睛慢慢爬起来,当它看到周围有这么老些人时,直接就吓醒酒了,直立着身子,两个小前爪合在一起,朝周围看热闹的人不停的作揖。虎子娘又说:
“黄大仙呀!我们这里庙小,容不下你,你还是快走了吧。”
黄鼠狼听了如同得了大赦一般,虽然身子这会儿还有些摇摇晃晃的,但可以看出来,它是急着想离开,瞅见一个空挡,一下子就窜出去了,好像怕大家反悔似得,留下看热闹的人们在那议论纷纷。
泰山奶奶附体是真的吗
泰山奶奶附体是一个民间传说,没有科学证据支持
所谓的泰山奶奶附体指的是一个女性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表现出超人的力量和勇敢的行为
这个传说源于中国泰山地区的民间故事,被人们传颂并引申为一种形容具有特别强大力量和决心的方式
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附体现象没有确凿的科学解释和证据,因此该传说应被视为民间故事和信仰,而非现实生活中可以证实的事实
所以,我们不能将其视为真实事件
那些年,听过的民间灵异故事之六:桃妖
李村后山有片野桃林,相传已有数百年历史,一向无人打理,任其自生自灭。因桃林长在山沟背阴处,每日可见阳光的时间较少,所以生长极慢,每年开花也晚,山前的桃树已经有毛茸茸的小果挂上枝头,这片野桃林方才吐露花苞,从远处望去,一片如云似霞的粉红点缀在偏僻山沟,颇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味。
李村有女喜子,年方十七,从一个泥巴里打滚的小土猴儿出落成身材苗条、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生得是面似满月,腮若桃花。
本地语言也甚是有趣,将未成婚的漂亮姑娘形容为“黑脊梁骨”,盖因大闺女扎辫子,小媳妇盘发髻,大辫子正好覆盖脊梁骨所在的位置,而头发乌黑茂密正是考量姑娘美丽与否的一项,一条油黑发亮的大辫子就成了漂亮姑娘的标配。喜子就是村里有名的“黑脊梁骨”。
按说,喜子早已到了婚配的年纪,同龄的姑娘嫁人早的都已经抱上了娃儿,只是因家里就这一个闺女,父母娇惯,担心她早早嫁人,就要承担家务事、生儿育女,过上受苦受罪的生活,尤其是喜子爹,心里存了个招上门女婿的心,又没明说。虽有各路媒人前来问询,但喜子爹挑了又挑,一直没有中意的人家,所以她的婚事一拖再拖,一直到了十七岁,还待字闺中。
转眼间,喜子的玩伴都已成婚,嫁了出去,村里的闺女只剩下未及豆蔻的黄毛丫头。喜子只能与嫁进李村的、与差不多大的媳妇们扎堆玩耍。
玩得熟了,这些媳妇们也常拿喜子打趣。
这天,喜子跟几个媳妇坐在村头大槐树下纳鞋底,大祥家的(方言:某某家的是指某某的媳妇)笑她还不着急找婆家,是不是等着皇上来请做贵妃呀?
喜子也不恼,笑嘻嘻地说:“我要当了贵妃,先让皇上把你嘴缝住!省得巧嘴怪舌地讨人嫌!”
大祥家的假装生气,板着脸说:“喜子要当贵妃,皇上得给个封号!”
大伙儿齐齐地看她,问她:“啥封号?”
“老姑娘妃!”大祥家的绷不住笑起来,一堆媳妇儿发出一阵爆笑,喜子“哼”了一声,一跺脚跑回家去了,大辫子在腚后边一甩一甩的。
玩笑归玩笑,当不得真,但是喜子岁数越来越大,开始有点心急。她爹拒绝的媒人多了,媒人们不约而同不再上门,一晃三个月,没有人来提过亲了。喜子心里虽着急,但大姑娘家的,谁敢主动问亲事?只好空空地等。喜子甚至心想,附近村好点的小伙子都早成家了,再有提亲的,只要对方不瞎不瘸不老不丑,就是离家远点、家境贫寒点也将就着吧,可别再让人笑话找不着婆家。
后山沟桃花开的时候,终于又有媒人上门提亲,这次说的小伙子是五里外后亭村的二顺子,比喜子大两岁,已经十九了。这个二顺子,在集上支摊打烧饼,喜子赶集时候见过,是个壮壮实实、朴实憨厚的青年。二顺子倒是个不错的小伙子,虽然老实木讷,但勤劳能干,要不是因为他爹多病,家境不好,他早娶上亲了。他哥大福子的婚事就耽搁了好几年,到二十岁上才娶了亲,娶得是花庄村一个腿脚微跛的姑娘,眼下已经生了儿子,人口一多,负担更重。
小伙子虽不错,但喜子爹想来想去,还是拒绝了媒人。二顺子爹正当壮年,却久病卧床,眼看时日不多,他娘虽身体健壮,却头脑不甚清楚,被人说是“缺根弦儿”,家里还有七十多岁的奶奶需要伺候。一家人病的病、傻的傻、老的老、跛的跛,喜子如果嫁到这样的家庭,不知得承受什么样的磨难,他怎么能让喜子跟着二顺子过苦日子。何况二顺子家负担重,他家里肯定舍不得这个劳动力跑来自家做上门女婿。
喜子得知爹又推了一家,气恼不已,也不跟爹说话,转身跑出去,喜子娘喊着问她干啥去?
“摘桃花!”喜子扔下一句话,娘撵出来时,只看见墙角处大辫子一甩,人已不见踪影。
天傍黑的时候,汤都烧好一会儿了(注:生活差的时候,晚饭只喝汤,因此有些地方,吃晚饭也称为“喝汤”)喜子才回来,手里抱着一大枝桃花,开得少,骨朵儿多,粉粉嫩嫩的小花苞儿,透着喜人劲儿。
喜子娘忙接过来,将桃枝插进一个土瓶里养上,叫喜子来喝汤,她却像没听见一般,径自回了屋,娘怎么叫也不出来。喜子娘只当她因为提亲的事生气,就随她去了,把汤盛进碗,盖到锅里给喜子留着,想着她饿了自然会出来。
第二天一早,喜子娘掀开锅一看,冷汤还在锅里盖着,一点儿未动,心里就有些着急,埋怨老头子起来。
“你这个没眼的糟老头子,东挑西挑的,好小伙子都剩不下了,弄得咱这闺女十七八了寻不下个婆家,不知道的还以为喜子有啥病呢!”喜子娘絮絮叨叨。
喜子爹其实心里也为闺女着急,却又不愿意将就,听着喜子娘喋喋不休,一阵急躁,将椅子踢了一脚,衔上烟嘴出去了。
喜子娘准备叫喜子起来,刚从厨屋走进院子,就见喜子出房门,头上插着桃花,脸上嘴上抹着胭脂,四月山村的天气还有点凉,她却将月白夹袄换下,把夏天的花布单衣穿上了身,手里揉捏着一块手绢,扭搭扭搭地就要上街。
喜子娘以为喜子跟她玩闹,看见她打扮成这样,先笑起来,上前拉住,叫她先吃饭。
喜子却像没有看见娘一样,眼神直直地往前看,力气很大,挣脱娘就出了大门。
喜子娘纳了闷,闺女这是咋了,忙颠着小脚跟出去。
天刚亮不久,街上少人走动,喜子一扭一扭地走到村头大树下,也不嫌凉,一屁股就坐在地上,将大辫子拨拉到前边打散,从怀里掏出梳子开始梳头发。喜子娘这才看出不对劲来,一个大姑娘,哪有在大街上梳头的?上去就拽喜子,哪知喜子跟使了“千斤坠”一般,纹丝不动。
喜子娘急了,满大街喊喜子爹,喜子爹从屋后的油菜地里冒出了头。
看见喜子这样,喜子爹也慌了神,这到底是咋了,好好的闺女怎么跟掉了魂一样,平时安安稳稳的,今日里插了满头的花,抹了满脸的胭脂,坐在那里不吭声,谁叫都不应。
此时街上走动的人多起来,不少人听见信儿,到大树底下围观。
平时与喜子常玩闹的几个媳妇也跑来,跟喜子说话,她理都不理。这下大家都意识到喜子是出问题了。
村里族长须发皆白,拄着拐棍,走上前来,看见喜子这副模样,把喜子爹叫来,让他赶紧去镇上请神医杜谦。
这杜谦,自幼读过几本医书,但既不擅长望闻问切,又不具备秘制丸散,为何人称神医呢?是因他平日里最拿手的就是诊断“邪不拉子病”(意为疑难杂症、抽疯中邪等)。
喜子爹慌忙地骑驴去镇上请杜神医,可是扑了个空,他跟道士师父去云游了,近期不在家中。
喜子神态木然地梳着头发,此时从远处来了个推车的年轻货郎,边走边吆喝:“洋火(火柴)摁扣大麻花!长果(花生)梨糕小喇叭!钢针绣线红头绳!果子糖豆泥吱哇(胶泥做的玩具)!”
货郎看村头大树下人多,就走向前来招揽生意。
喜子见着货郎,木然的表情不见了,突然喜上眉梢,站起来向他走去。货郎以为来生意了,忙把姑娘们喜欢的各色彩线、头绳等物从货箱里拿出来,没料想喜子却一下子抱住了他。不光是货郎吃了一惊,围观的村民也着实吓了一跳,平日里喜子都不肯跟男人多说一句话,是一个安安生生、本本份份的好姑娘,这是怎么了,不光是打扮怪异,行为也不像话了。
货郎试图挣脱,没想到喜子力大无比,扯着货郎说:“这个哥哥,咱俩拜堂成亲可好?!”众人纷纷上前,费了好大劲才把喜子拉住,货郎推起小车,连滚带爬地跑掉了,没留神糖豆撒了一地,引得一伙小孩儿上前争抢捡拾。
喜子娘见喜子如此,六神无主,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喊起来:“俺闺女这是咋了呀?!叫俺咋活啊!”
族长见多识广,瞅这阵势,心里明白了八九分,便把村里一个有点年纪的庆银大娘叫过来耳语几句,转身离开。庆银大娘恍然大悟,赶紧打发在场的男人都散了,扶起喜子娘,叫了几个健壮的媳妇,连哄带拉扯地将喜子弄回了家。
庆银大娘说:“丫头呀,你爹去镇上给你寻婆家去了,咱找个白净的、高挑的、长得俊的行不行?”
喜子高兴起来:“行!行!要长得俊的!长得高的!”
庆银大娘又说:“喜子呀,你得先回家,小伙子来了看你在当街坐着,人家笑话!”
喜子机械地说:“我回家!我回家!”
哄回家后,庆银大娘跟喜子娘说道:“喜子这是犯了花痴病了,老辈子都说,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愁,你看她爹这挑人挑的,闺女这么大了没婆家,心里有苦又道不出来,可不是犯病吗?”
喜子娘抹开了眼泪:“都是那个老不死的,挑过来挑过去,耽误闺女了!”
庆银大娘叮嘱喜子娘把大门锁好,别让喜子再往外跑,万一遇上歹人,可毁了姑娘一生。
没料想,大门锁上后,喜子是跑不出去了,可她搬了梯子上了房顶,远远地看见有年轻男人过来,就兴奋地大喊,起初还是喊与人成亲的话,后来病得严重了,直接喊:“我想和你睡觉!”
村里风言风语就出来了,说喜子是她爹不让嫁人,想男人想得疯了,也有人说,这种病,只要是嫁了人,阴阳一调和,保准好。
喜子爹只有一个独生女,闺女长得又好,本来想好好地寻个婆家,而且最好是上门女婿,喜子这一病,让喜子爹的所有希望都成了泡影,急得他团团转,此时不求找个多好的女婿,只要是能接受喜子,啥人都行。
一个月后,杜神医回来了,喜子爹听说了,忙不迭地去镇上请他。
看到喜子第一眼,杜神医就心里有了数。喜子眼神涣散、脸颊泛红、神情木然,像是被什么东西附上了身。杜神医问喜子娘,喜子犯病前去了哪里?
喜子娘回想起来,喜子是去了后山的野桃林。
野桃林此时已不见桃花,枝上满是小青桃。杜神医转来转去,在一棵老桃树下停住了脚步,这棵树,足有两人合抱之粗,枝干呈黑棕色,枝干多而纷乱,满身桃胶疙瘩,与其他桃树比,格外显眼。杜神医眉头紧皱,叫喜子爹啥都不要问,赶紧回家准备香、黄裱纸、朱砂、净水。
因为只锁院门困不住喜子上房顶,她已经被爹锁在了屋里多天。每天都是描眉画嘴,穿花衣裳,隔着窗跟娘要男人。
杜神医让喜子爹打开喜子房门,在院子里支上香案,以指用朱砂画符,念叨一通谁也听不懂的咒语,焚了纸符、将纸灰混入净水,一部分在院子洒出个圈,一部分洒在喜子屋内各处,剩下的一小碗,让喜子娘喂喜子喝下,再将喜子关于屋内紧闭房门,所有人都退到圈外。
不多时,只见喜子屋的窗户“咯咯”作响,一缕粉色的轻烟自窗内飘然而出,在院内东突西窜,无处着落,最后掠过院墙,向后山飘去。喜子立刻失神倒地,不省人事。
杜神医和喜子爹紧随其后,到野桃林后,果然见那缕轻烟在老桃树头上方盘桓片刻,如溪流一般缓缓注入树干之内。杜神医忙让喜子爹在树下掘坑,将另一符咒埋入坑内。一时之间,老桃树满枝青桃和嫩叶,尽数落下,光秃秃地,甚是难看。
桃树林那边,一番工夫,方算告成。这边喜子缓缓醒过神来。
“娘,咱家这是咋了?”喜子看家里围了一群人,院子里摆着香案,自己屋内还洒着纸灰水。
喜子娘看她明白过来,悲喜交加,扑过来抱着闺女又哭又笑,话都说不成一句。
杜神医和喜子爹回家来后,向众人说明原委。
原来,普通桃树活得久的也不过百年,而后山沟的这棵老桃树吸天地精华,已修炼数百年,若想修成人形,还需几百年的造化,如想加速修成,可采童男纯阳助力。喜子为亲事苦恼许久,迫切想要嫁人,恰逢她去野桃林摘桃花,这桃妖便趁机附体,诱她找男子亲近,以助自己修炼。但因草木之妖本身法力有限,所以在喜子爹娘的干预下,迟迟未能得手。
杜神医跟随道士师父学习已久,平日里只看师父作法,自己还是第一次亲身上阵。这杜神医的能力尚浅,也亏得遇到的是草木之妖,若是禽精兽怪的,怕是拿它不住了。他存了恻隐之心,不忍伤桃妖性命,只拿符咒镇住,令它百年之内不得作怪,仅此已大伤桃妖元气,所以叶果纷然落地。
经此一劫,喜子爹也想开了,重又找到二顺子的媒人,答应了这门亲事。二顺子是个实诚孩子,对待喜子很好,虽没做上门女婿,但因两村相隔不远,他又要推车去各村赶集,隔上两三天就去丈人家里看看有什么活需要干,对喜子爹来说,也十分知足。喜子过门没多久,二顺子爹和奶奶相继故去,喜子与跛脚的大嫂一同伺候婆婆,一家人倒也和和美美。没几年,喜子陆续生下几个儿女,忙碌起来,常打发孩子去姥爷家,让爹娘帮带孩子,喜子爹娘每天忙着照顾这几个小家伙,倒也不亦乐乎。
有好事的村人得知后山有桃妖,且被镇住,起了痛打落水狗之心。一伙人拿上镐、锨、镢头,将老桃树一挖到底,只见那盘曲虬结的树根下冒出血来,村人见此情景,吓得魂飞魄散,赶紧祷告一番,用土将树坑掩埋,四散而逃。
树木之灵,没那么容易除根,这老桃树虽倒,根却未死绝,到第二年,又悠悠地冒出棵小桃树苗来。
一些讲附体的佛教视频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怎么看起来好可怕?
民间故事:《死魂附体》这个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黄大仙的有关传说
在北方农村,关于黄仙的故事一直流传。
这则故事来源于网络的关于“黄大仙”附身的传说,是否符合科学依据无从定夺:
黄仙的原型是黄鼠狼,在我家那里俗称黄皮子,大概是因为它皮色而得名。其学名为“黄鼬”,是一种普通的哺乳动物,身躯最大的,能有一尺多长。按理说,这东西实用价值也很大,比如,“狼亳”毛笔,就是利用黄鼠狼的尾巴上的毛做的。其皮也能做些衣物鞋帽。再说,黄鼠狼除了偷鸡,也以老鼠为食,也算是功过相抵吧。很多地区,就有农户养黄鼠狼发家致富的。但在我家那里,这是万万不能的。根本就没有人有此胆量,毕竟,谁知道哪个黄鼠狼成仙得道,怎容许你触犯尊严,剥皮夺命呢?在我家那里,黄鼠狼是散见的动物,比老鼠要少得多。或许正因为少,反倒显出尊贵,显得神秘;正如同奢侈品一样,店面要少,柜台要精,这样才显出身份。我自己看到过黄鼠狼,四五次。老实说,我对此类身形的动物,包括老鼠,都有害怕。可能是与家乡流行用“大耗子吃你来了”吓唬孩子有关。不过,黄鼠狼的狡黠,机敏,灵巧,加上黄仙的故事在心里扎了根,所以,不由得不害怕。
我记得,每次看到黄鼠狼,我都会惊出一身冷汗。本来我该为自己的胆怯自卑的,但我家乡的人,十之八九,都会对黄鼠狼存着畏惧,所以,我也就自欺欺人地劝自己:人都害怕黄鼠狼!但是,那些被黄仙上身的人,害怕反倒不存在了。而是从心里发出了敬畏。从第一次倒霉被黄仙相中,只能手无策,等待黄仙的宽恕,甚至要供奉终身,如同供奉神灵祖宗!在哈尔滨周边的地区,特别是农村,黄仙的传说很多,以致人人心存敬畏。包括所谓无神论者。如我。主要是我曾多次看到过黄仙的“显灵”。黄仙是靠上身来显灵的,也就是说,黄鼠狼必须借助人体,才能显示出其种种神奇诡异的才能。这或许也充分证明了:黄仙仍然是迷信,科学应该能解释清楚,只是我现在还不知道答案。很值得注意的细节是,黄仙上身,是有选择标准的,如同选模特,要身高、三围、体型、走台等。能入黄仙法眼的人,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女性。多以中年妇女为主,年龄可界定在30-45岁初发病,即显灵,也就说,结婚后的妇女才会发病,小女孩是不会的。
2、这些妇女一般身体不好。在农村,劳累、营养不良、夫妻感情不和谐、贫穷等,她们虽然看来身强力壮,但却都存在很隐私的妇科病,其痛苦可想而知。——她们真的很可怜!
3、这些女性一般都是大家族的一员。大家族是指,在这个村子中,同姓兄弟较多,人丁兴旺的几户人家。一般来说,每个家族都只会有一个女性发病,能承担黄仙附体的“责任”,一旦选中,就要终身承担。——这些都非常重要,对破解黄仙迷局很关键,后面我将谈到。当被黄仙选中后,她们可怜的命运,更趋可怜。黄仙上身时,一般是有先兆的。
1、生气后:我家所在的村子,很多人家都很贫穷,都靠借债还息度日,贫贱夫妻百事哀,孩子上学、开春种地、参加乡亲亲属婚丧嫁娶要随彩礼,哪个部分都要钱,也就难免生闷气;再者,东北男人,出了名的不会疼老婆,打麻将、搞破鞋(形容夫妻间对方在外面养小女人,也就是出轨),难免生气;另外,农村妇女,扯老婆舌,传闲话,也是生气的又一原因。
2、悲伤时:老人去世、老公伤心、孩子不孝,悲伤,郁闷,内心凄楚,常会引起黄仙的“怜悯”;
3、情绪激动:自己老爷们打架,要出人命时;与别的妇女,祖宗三代对骂时;
这都是很危险的因素。所谓人有七情六欲,黄仙大概也是看清这一弱点,得空来袭。因为情绪波动,黄仙终于在选中者身上显灵了。我随便选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来说明。那时候我十一二岁吧。是一个晚上(怎么诡异的事情都是这样开头的)。我去里我家不远的赵家去串门。和我一起的还有我的表弟。在我家的农村,夜不闭户,随便出入——既是农村的朴实,也可归为防范意识差。屋里有七个人,我,表弟,另外的一个叔叔,赵家夫妻和他们的一双儿女。我们正开着电视,什么节目,时隔多年,早已忘记。北面放着电视,南面是炕,炕直接挨着南窗。赵家夫妻坐在炕头上,老公在炕沿,老婆在炕里。他们的儿女在炕中间,我和表弟坐在炕稍,那位叔叔则坐在距电视较近的板凳上。电视属斜向,我和表弟的视角,既能看到电视,眼角的余光,也能看到炕头的情景。就在我们津津有味的时候,没来由的,我突然感到一阵凉意,从后面的窗子里透过来,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恐惧感。就在我有这种意识的时候,我不禁先向表弟望去,表弟也在向我看来,眼里有同样的目光。我们对视后,立刻同时向炕头望过去:只见赵家婶婶,两眼圆睁,直勾勾地瞪着我们,仿佛张开的大口,要把我们吞掉,而在那双眼睛里,年少的我,还是能看到一种恐惧和绝望,时至今日,我仍然无法忘记;她倒吸着凉气,比平时急促,仿佛自己的肉身和神灵在做着对抗;本来很舒展的身体,渐渐绷紧,仿佛被抽着筋一样,肉向中心聚集;而她整个人,也开始从懒散的姿势,变成盘腿而作,双手放在双膝上,嘴唇哆嗦着,身体也开始逐渐匀速战抖起来,就好像赤身裸体被放在冰窖中了……在此过程中,赵家叔叔小声地说:又要来神了!赵家的一双儿女,则眼中含泪,呆呆地等着母亲的显灵。而此时,黄仙的神灵终于开始了。
以上的故事是引用的网上流传的故事,根本没有任何科学考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