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的民间故事(刘秀走原阳(民间传说故事) 黎青屏搜集整理)

本文摘要: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刘秀的民间故事,关于刘秀的民间故事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刘秀的民间故事,关于刘秀的民间故事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文本目录

  • 民间故事:刘秀的传说两则
  • 民间王莽撵刘秀的传说
  • 王莽和刘秀的传奇故事
  • 刘秀走原阳(民间传说故事) 黎青屏搜集整理
  • 民间故事:刘秀的传说两则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到处追杀汉室宗亲,洛阳的一个汉朝远方宗室刘秀起兵讨伐王莽,由于众寡悬殊,宛县一仗南阳兵大败。

    刘秀只身逃命,王莽派大将军邱奇率兵追杀。

    刘秀只顾逃命,三天三夜滴水未饮,粒米未餐。一天刘秀逃进一片大森林,怎么也出不去,这时他肚子咕咕直叫唤。只饿的两眼发黑,腿发软。再也走不动了,只得在一棵大树下仰身躺下,大张着嘴出气。

    忽然一个小果子从树上不偏不倚正好掉在刘秀张着的嘴里。刘秀饿得发慌,就嚼了起来。谁知这种小果子即甜丝丝的又有股酸味,既解渴又充饥,好吃极了。刘秀浑身来劲,爬到树上吃饱之后,便逃出了大森林。

    后来,刘秀率大兵灭了新朝,杀了王莽,在洛阳建立了东汉王朝。

    这年秋天,刘秀加封功臣时,没有忘记当年他逃难的困处,就把当时的情景将给功臣们听,功臣们都说那是果林,刘秀决计要派人给果林挂红。

    谁知派去的人未认准果林,却把红错挂给了椿林,椿林无功受禄,高兴地哈哈大笑,又蹦又跳,结果跳到了半崖里。从此椿林大多数长在半崖里,每逢秋天,椿林籽成熟。经风一吹,好像是在高兴地大笑。桑树一听刘秀把红挂给了椿树,自己有功不能受录,一下子气破了肚皮,从那以后,桑树长几年皮就裂开了口子。

    白杨树见椿树在半崖里披红挂绿,十分羡慕,想看看,但因它长在崖底下,看不清楚,就伸长脖子够着够着看,从那时起白杨树就越长越高,特别是长在崖底下的杨树,几年就超出了崖畔。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刘秀在南阳起兵讨伐王莽。一次战斗中刘秀兵败,只身徒步逃命,派大将军率轻骑紧追不舍。

    追兵近在咫尺,刘秀急得无处躲藏,猛抬头见前面有一老汉正在耕地,刘秀没命的跑了过去。原来这老汉并不是庄稼汉,是太上老君算出刘秀遇难,决定搭救刘秀,就装扮成老汉犁起地来。

    刘秀跑到太上老君面前躬身施礼。说:“老丈,我乃遇难之人,望你搭救我命,我三生不忘。”

    太上老君捋着胡须说:“这空旷之野,那有地方躲藏,你就躺在这犁沟里,太上老君一犁就把刘秀给埋住了。

    这时王莽的追兵已到,四处搜寻也不见刘秀的影子,王莽的大将就去问太上老君道:”刚才跑的那个人那里去了?“

    “老朽没有见什么人!”太上老君微笑着说。

    王莽的大将一听大吼道:“一定是你把他藏起来了,来人,在这块地里搜。“

    说也怪,王莽的追兵把地翻了个遍,也没有搜出来,王莽的大将见搜不出来,便心生一计,命兵士赶来一群羊,羊在地里来回踏,非要把刘秀找出来不可。

    一群尖嘴喜鹊看见刘秀藏的地方,就在刘秀藏身之处飞上飞下,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在这呢!”“在这呢!”

    一群臊鸦也在大声地喊叫“挖!”“挖!”,一群乌鸦对此很生气,飞上飞下的打扰着喜鹊和臊鸦。王莽的追兵想尽办法,一无所获,只好丧气而归。

    追兵走后,刘秀从犁沟里站起来向太上老君道:“刚才在我身上踩过去又重又沉,差点踏死我的是啥东西?”

    太上老君说:“那是骡子!”

    刘秀闻言气的大骂:“骡子性狠,以后该绝种。”从此以后,骡子再也不下驹了。

    刘秀又问:“刚才从身上踩过去软软的,虽重却不疼,不知是啥东西?”

    刘秀说:“牛心善良,以后怀胎最多十个月。”

    刘秀又问:“从我身上一蹦一跳,没踩着我的是啥东西?”

    刘秀说:“山羊很善良,一年应下两次羔。”从此以后羊每年下再两次羔。

    刘秀想了想又问:“在我头顶上乱叫唤,在这呢?在这呢,那是啥东西?”

    “是喜鹊!”

    刘秀骂道:“这些尖嘴喜鹊不是好东西,应该三伏不喝水,三九不进窝。”从那以后三伏再热,喜鹊也不喝水,三九再冷,喜鹊也不进窝。

    刘秀接着又问太上老君:“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打扰喜鹊的是啥东西?”

    “那是一群乌鸦”。太上老君笑着答道。

    刘秀高兴的说:“乌鸦救了我的命,待我出头之日,定要给乌鸦挂上个银项圈。”说着刘秀辞去太上老君,扬长而去。

    刘秀坐洛阳以后,给乌鸦挂银项圈时没有分清乌鸦还是臊鸦,银项圈挂给了臊鸦,乌鸦一见就把嘴给气红了,从那以后乌鸦嘴成了红的,臊鸦的脖子上长了个白项圈。

    民间王莽撵刘秀的传说

    对于汉朝,民间有很多很有趣的传闻。有的写成小说,有的编成戏曲,供普通老百姓茶余饭后消遣,下面咱们就来简单分享一篇民间流传的王莽撵刘秀故事。

    传说汉高祖刘邦起义时,曾带领军队路过芒砀山,路上遇见一条蟒蛇挡在路中间,吓得众人不敢往前行军,刘邦便上前拔出佩剑,一剑将蟒蛇斩成两段。众人直呼高祖英勇。

    但突然狂风大作,漫山遍野开始升起浓雾,军队在浓雾中摸索前进,却绕来绕去三天没能走出芒砀山,并隐约有“还我命来”的声音传来。刘邦心想难道是蟒蛇作怪?便随口说到:“之前失手将你斩与剑下,找我索命理所应当,但与我这些出生入死的弟兄没有半点关系,恳请您今日放我们一条生路,让我把军队带出山,等我到平地上再把命还你。”

    说完,浓雾真的散去了。刘邦便带着人马赶紧离开。等走出山 ,刘邦早就将对蟒蛇的承诺丢到脑后。

    蟒蛇便阴魂不散,投胎做了人前去报仇,便是王莽。

    高祖皇位一直传到汉平帝,所立皇后便是王莽女儿,王莽成了太师。真应验了高祖的话,到平地(平帝)还命。王莽用毒酒毒死了汉平帝,报了前世之仇。

    汉平帝之子便是刘秀,王莽为斩草除根,派大将徐士英前去将刚出生的刘秀处死。而忠臣柴文俊之妻是黎山老母弟子,为保刘秀性命,施法用自己刚生下的孩子把刘秀从宫中换出。因为在凡间施法,柴文俊之妻被黎山老母召回领罪,离开了柴文俊。

    徐士英带领人马搜到婴儿后,以为就是汉平帝之子,便当着柴文俊等文武百官面前摔死了婴儿。柴文俊亲眼看着自己亲生骨肉被摔死,但为了保住刘秀,忍痛装作若无其事。

    随后柴文俊带着刘秀离开长安,隐姓埋名,过着清贫的生活。在刘秀10岁那年,终于将刘秀身世全盘托出。刘秀便立志长大为父报仇,剿灭王莽,恢复汉室。

    刘秀在世的消息不小心走漏了风声,王莽知道后大怒,亲自带领人马搜寻追杀刘秀。

    一次眼看就要被王莽追上,一头大青牛一口将刘秀吞下,并从陕西奔跑到河南,将刘秀拉了出来,并且自身化成一座山将王莽挡在了山的另一边,便是今天的八百里伏牛山。

    还有一次刘秀跑了几天,口渴难忍,见到一口井,但没有打水的水桶。说到:“如果井能倒下就好了,这样水就能到井口,就可以喝到水了”。谁知说完,井真的自己倾斜了,刘秀毫不费力的喝到了井水。

    后来,刘秀在汉室忠臣扶持下,拜邓禹为帅,麾下有大将景丹、马武,又用计收了大将岑朋、韩昌。终于杀到长安,将王莽斩首,报了父仇,恢复了大汉王朝。

    王莽和刘秀的传奇故事

    王莽撵刘秀的传说是南阳市的地方民间传说故事。在河南南阳、特别是淅川县广泛流传。王莽撵刘秀的传说由来已久。大部分传说故事是公元25年前,也就是东汉建立之前刘秀在南阳伏牛山一带的传说故事。经过民间流传,使其更加完美生动,仍在民间流传。如:伏牛山的神话传说、柳树相貌的传说、酿河水中蛤蟆石的传说、板倒井的传说,还有“挂剑垛”、“寺坪的麦子为什么熟得早”等等,王莽撵刘秀传说已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伏牛山的神话传说

    王莽追杀刘秀,刘秀逃出京城长安,直奔南阳。王莽派兵围追堵截,一马平川又无处躲藏,眼看要被追上,急刘秀仰天大叫,“天亡我也!”刚住声,一头大青牛从天而降,张口把他吞下,刘秀就晕晕糊糊,什么也不知道了。随后,扑通一下,刘秀从牛屁股屙了出来。待他清醒时一看,自己已到了河南内乡灵山头了,这里离南阳郡不远了,刘秀大喜,谢天谢地,对大青牛说:“大青牛哇,既然你救了我的命,就好事做到底吧,快变个大山把莽贼隔到老北山吧!”

    大青牛一听,心里说坏啦,俺是奉太上老君的命令来救你的呀,你叫我变山,君子口里没戏言,我可咋上天呀!这时大青牛不得已,卧在地上变成八百里伏牛山了。

    所以,内乡有句顺口溜叫“吃陕西,屙河南,青牛化作伏牛山”的说法。

    柳树相貌的传说

    刘秀被追得人困马乏,实在走不动了,就在一棵柳树下滚鞍下马,乘凉歇脚。刚刚坐下,又见远处烟尘滚滚,刘秀叫苦不迭:“老天好不睁眼,如今我四肢麻木,腹中空空,哪里能走得动,岂不坐等一死吗?”他望望冠大如云、枝叶繁茂的柳树,心想:树心内能让我躲一会儿该多好哇!刚想到这儿,只听“咔嘶”一声响,树身裂开一道大口子。刘秀大喜,吩咐马儿到荒野去,自己侧身钻进树肚里,树口子又“嘎嘶”一声合住了。

    王莽追到大柳树下,不见人影,一腔恶气没处发泄,抽出宝剑对柳树发起恨来,骂道:“刘秀乃是寡人心腹大患,再往前撵,如有不卖力者,以此为例!”说罢,只见他手臂一挥,大柳树拦腰断折。刘秀吓坏了,幸好王莽是骑在马上挥剑斩树,要么他早已头跟屁股分家了。刘秀感慨万千:“柳树为朕而亡,朕却无以报偿,尚若苍天有眼,扶刘灭莽,让柳树再生三头六臂,逢春发芽,供人尊赏”。

    柳树自刘秀登基受封后,果然长出“三头六臂”,身披千条绿发,春意盎然,蔚然一景,留下一句:“忠心老柳万年春,无心插柳柳成荫”之美言。

    酿河水中蛤蟆石

    刘秀率兵往伏牛山纵深处逃亡,一天来到一座山洞,时至隆冬天气,白雪皑皑,寒风刺骨。将士们单衣铁甲,冻得直打颤,为了度过隆冬,与王莽周旋,刘秀决定在这里酿米造酒,以御寒冷。

    米下锅后,为了防止王莽的突然袭击,刘秀让将士们雕琢了一个石蛤蟆放在河口水中,并对石蛤蟆说:“石蛤蟆呀,我在里边酿米御酒,如果有我刘氏天下,王莽来时你可大叫三声,以示告戒。”酒酿出来了,将士们喝着醇香可口的米酒,犹如怀抱火炉,爽心快活。突然河口传来三声蛙叫,刘秀大惊,忙令将士把酒灌好,上马起程。

    王莽到来看到那些酿造工具,满地酒槽,气得须发戟张,忽然想到刚进河口时传出的三声蛙叫,“怪呀!隆冬天寒万物蜇眠,哪来的蛤蟆叫啊?想必定是蹲在水中那只石蛤蟆泄露天机。”于是王莽拨转马头,来到石蛤蟆身边,气不打一处来,抽出宝剑,狠命向石蛤蟆屁股切去。事后,由于刘秀在这里酿酒,当地人认定这条河叫酿河。

    王莽刘秀人物介绍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新朝开国皇帝(公元9年1月10日—23年10月6日)、家,新显王王曼第二子。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

    王莽初任黄门郎,迁射声校尉。汉成帝永始元年(前16年)封新都侯,迁骑都尉、光禄大夫、给事中。因劾奏外戚定陵侯淳于长,获正直名。绥和元年(前8年)任大司马。汉哀帝时,因外戚丁、傅用事,罢官就第。哀帝死,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复任大司马,立汉,进封安汉公。为笼络人心,出钱献田赋给贫民,增加博士名额,网罗儒生士人。元始五年(5年)死后,选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仿效周公居摄践祚,自称“假皇帝”。初始元年(8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建元“始建国”。

    王莽即位后,托古改制,更名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禁止买卖;设立五均赊贷和六筦;屡次改变币制,造成经济极大混乱。法禁烦苛,因铸钱犯法,伍人相坐,罚为官奴婢者以十万数。加以连年灾荒,饥馑疾疫相继,以致民不聊生。又强迫各少数民族统治者改换汉朝封授的印绶,贬王为侯,引起各族反抗,危机进一步加深,终于爆发绿林赤眉。地皇四年(23年)九月,绿林军攻入常安,王莽被商县人杜吴杀死,新朝灭亡。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籍贯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东汉开国皇帝,杰出的家、军事家。汉高帝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

    西汉建平元年(公元前5年),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北)。早年与兄刘縯等率宾客起兵加入绿林军。刘玄称帝后,被拜为太常偏。更始元年(23年)与王凤所率军配合,取得昆阳之战的胜利,歼灭王莽军主力。刘縯遇害后,刘秀隐忍伪装,取得更始帝刘玄的信任。旋被派往河北,并收编铜马等军,势力大增。被封为萧王后,即拒绝更始召命。更始三年(25年),刘秀公开与更始帝决裂,即位于河北鄗县南千秋亭,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后赤眉军,削平各地据势力,统一全国。

    刘秀即位之初,采取休养生息,减免赋税、徭役,裁省吏员;多次下诏释放及禁止残害奴婢,使大批奴婢免为庶民;实行度田,检核垦田和户口,旋因遭到强烈反抗而失败。又加强中央,削弱三公职权,全国皆通过尚书台而总揽于皇帝;妥善安置功臣,赐其高爵厚禄而不使干预政事,禁止外戚、宦官干政;裁并四百余县,取消内郡地方兵,裁撤郡都尉,削弱地方兵权,扩大中央直接统辖的军队。统治期间,生产发展,专制中央得到加强,史称“光武中兴”。

    刘秀于中元二年(57年)二月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谥号光武,庙号世祖,葬于原陵。

    刘秀走原阳(民间传说故事) 黎青屏搜集整理

            刘秀走原阳(民间传说故事)

                                  黎青屏搜集整理

            王莽撵刘秀,撵到新乡市原阳县地界,刘秀饿了,逮了只野鸡,就地挖了个坑,生了一坑火,准备烧烧吃。眼看王莽撵来了,刘秀拧住野鸡脖子塞到翅膀底下,按到火坑里,扒拉些土掩住,起来跑了。

            刘秀跑着跑着,看见路边茅草长哩很深,钻进茅草扑棱里,不动也不吭。王莽撵过了,刘秀出来想起了坑里的野鸡,拐回去,挖开,野鸡烧熟了,也烧透了。

            刘秀吃了野鸡,不饿了,往前走了。

            如今原阳县城西头有一条街叫刘秀街,就是当年刘秀跑过的地方。刘秀街上有家原阳坛子鸡店铺,沿用的就是刘秀的烧法。

        讲述人    胡广军  1954年9月生  农民

                          原阳县蒋庄乡胡庄村人                          初中文化

        搜集时间    2019年2月22日

        搜集地点    郑州南站

    标签:

    • 声明:以上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36gushi.cn/Folktales/774.html
    花木兰民间故事(花木兰的故事(完整的))
    神话民间故事(中国神话故事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