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桂林民间故事,关于桂林民间故事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文本目录
桂林的民间故事
桂林的民间故事
广西桂林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一个誉满中外的山水城市。以下是励志网分享的关于桂林的民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桂林的民间故事:莲花池的传说兴坪莲花岩里的钟乳石,有的像飞禽,有的像走兽,千奇百怪。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洞里的莲花池。在宽敞平整的池里,一盘盘大小不同的、圆圆的钟乳石面阔底小,像朵朵莲花、片片莲叶、个个莲蓬浮在水面。池底铺满厚厚一层小指头大小的钟乳石,像闪着碧玉般光彩的莲米。这是哪里来的呢?
从前,莲花岩附近山脚小,住着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叫赵水。他只有一间破草屋和一口清水塘。塘水是从一个泉眼流来的,可它又从塘底的一个洞流到暗河里去了。所以这口塘养不得鱼,种不得稻,赵水只好给邻村的大地主张歪嘴看牛。
赵水每天把牛赶上山,牛自己吃草,他就砍了一根金竹,做了一支小竹笛吹起来。赵水的笛声十分动听,引来了百鸟百兽,和它们交上了朋友。
赵水在山上吹笛子的事给张歪嘴晓得了。他想:“赵水是我雇来的,不能让他这么快活自在。”就给赵水立下一条新规矩:每天看牛回来,要砍回一担干柴,割回一捆青草。
这样,赵水吹不成笛子了,百鸟感到无聊,百兽觉得没趣。有一天,孔雀带着飞鸟们帮赵水衔来很多青草,足有一大捆;狮子领着野兽们帮他弄来很多干柴,足有一大担。赵水又吹起动听的笛子,百鸟百兽又伴着他的笛声,尽情地唱歌,跳舞。
玩乐了一阵,孔雀和狮子对赵水说:“莫看牛,砍柴卖,受人管束不自在。”赵水听了觉得有道理,他就把牛退给张歪嘴,从此以砍柴为生。每天以百鸟百兽帮他捡柴,赵水吹笛子给它们听,再也不受张歪嘴的管束,自在得很。
一年一年过去了,赵水长成了大后生。一天,百鸟百兽帮赵水砍够柴,赵水却没心吹笛子。孔雀问赵水:“你怎么愁眉苦脸的?”狮子问赵水:“你怎么不吹笛子呢?”
赵水伤心地说:“白天和你们在一起蛮快活,回到家,我一个人就孤零零的了。”
天鹅说:“赵水赵水你莫急,我来帮你想主意。”
过了两天,天鹅从天上瑶池来一颗碧玉一样晶亮的莲米,送给赵水说:“你把莲米种在门前池塘里,就有伴了。”
赵水把莲米种下池塘,很快就生出了莲茎,几天工夫,碧绿的莲叶铺满水面,鲜艳的莲花开满池塘。接着,在莲花莲叶丛中,长出一个个碧玉碗一样的莲蓬。绿叶映着红花,红花衬着莲蓬,美极了。赵水白天上山砍柴和鸟兽们一起很快乐,回到家,就在莲塘边观赏莲花,还天天晚上对着满池的莲花吹笛子。怪呢!赵水吹笛子时,莲蓬里的莲米,就丁冬,丁冬,丁丁冬冬地掉小水,像有人在池塘里弹着琴为他伴奏。他不吹,丁冬声也没有了。
一天晚上,圆圆的月亮又大又明亮,赵水一边吹笛子,一边侧耳细听莲塘里丁冬丁冬的琴声。吹完一曲,他就望着满塘的莲花呆想起来:“要是天天晚上有个人在身边,弹着琴为我伴奏,那多好呀!”
赵水刚这么一想,就听见丁东一声响,莲塘中间长出一朵又大又美的红色莲花。一会儿,莲花变成一个年轻姑娘,手里捧着琴,踏着一盘盘莲叶,来到赵水身边。
赵水偷偷一看,见姑娘穿着莲叶一样碧绿的衣裳,披着莲花一样粉红色的轻纱,长得像仙女一样漂亮,把赵水看呆了。
姑娘笑迷迷地对赵水说:“赵水哥,我是莲花姑娘,天鹅请我来和你做伴的。”
赵水乐得拉着莲花姑娘的手,回到屋里结成了夫妻。
从此,赵水上山砍柴,更加热情地吹笛子给百鸟百兽听。晚上,夫妻双双对着莲花池吹笛子弹琴,日子过得甜甜蜜蜜的。
有一年天大旱,九十九天不下一滴雨,田里没有一点收成,愁坏了穷苦乡亲们。可是,张歪嘴却了坏了,他要趁机高价卖谷米,低价买田地。
天旱得河水井水都干了,只有赵水屋边的泉水,照常汩汩地冒水出来流进莲花池,池里的莲花、莲叶和莲蓬,还是那么美。乡亲们靠只口泉水才没渴死。可是,没有吃的东西,真急人哪!赵水接连好几天懒得吹笛子了。莲花姑娘问道:“赵水哥,为什么不吹笛子,光叹气?”赵水说:“眼看着乡亲们快饿死了,我哪有心思吹笛子!”莲花姑娘安慰赵水说:“你莫愁,我有办法救大伙。”莲花姑娘叫赵水告诉乡亲们,都下莲花池捞莲米。果然,莲花池底铺着厚厚的一层莲米,捞呀,捞呀,就是捞不完。乡亲们吃上香喷喷的莲米饭,喝上甜甜的莲米粥,一个个都感谢莲花姑娘。赵水也更爱莲花姑娘了。人们又听到了莲花池的笛声和琴声。
张歪嘴见莲米救了大家的命,害得他发不了横财,气得嘴巴更加歪。他带着一帮狗腿子来到莲花池,下水就砍莲花。池塘里的莲花、莲叶、莲蓬全被大坏了,气得赵水流着眼泪哇哇大哭。莲花姑娘说:“赵水哥,你莫哭,我们莲花池他们毁不了。”她对赵水哥悄悄地讲了几句话,赵水这才笑了。等狗腿子们乐颠颠地爬上来,莲花姑娘和赵水,一个用琴丁丁冬冬弹,一个用笛子呜咿呜咿地吹,合奏起莲花落来。怪得很,一曲莲花落才吹罢,被大烂了的叶子又合得好好的;被大断了的莲茎,又一根根竖起来;被大落的莲花、莲蓬,又长到莲茎上。莲蓬里的莲米,又丁冬丁冬地掉下水。
张歪嘴见了,气得眼睛出绿火,带着狗腿子,要抓莲花姑娘和赵水。赵水夫妻不慌不忙,手拉着手双双跳进莲花池,踩着一盘莲叶,走到池中间,自顾吹笛弹琴呢!张歪嘴和狗腿子们跟着扑下莲花池,莲花姑娘伸出手指一翻,托着张歪嘴他们的莲叶也跟着翻了一下,把张歪嘴他们一个个扑通扑通翻下水去。莲花姑娘又向屋边的泉眼一招手,从那儿涌出一股大水来,哗哗哗地冲下莲花池,把张歪嘴他们卷进暗洞,冲到地下暗河里去了。
第二天,不见莲花姑娘和赵水,也不见莲花池。原来,收拾了张歪嘴之后,赵水吹笛子喊来了百鸟百兽,请它们帮忙,把莲花池搬到后山里去了。
后来,人们在仙境一般美的莲花岩里找到了这口莲花池和许多飞禽走兽。春天和夏天,当莲花池灌满水时,还能听到仙乐一般动听的丁冬丁冬的琴声和呜咿呜咿的笛声,这是莲花姑娘和赵水在合奏呢!
关于桂林的民间故事:刘女仙石的传说
从前,阳朔福利莫家有个大财主叫莫怀台,百姓们背地里都喊他莫坏胎。他是莫怀仁的本家,为人刻薄刁滑,做事狠心手辣。如果讲莫怀仁是树上的竹叶青,那莫坏胎就好比洞里的赤练蛇。
自从刘三姐到阳朔传歌后,穷人们一跟上刘三姐,就好象吃了豹子胆,天不怕地不怕,不服他莫坏胎的管制了。莫坏胎一想起这事,就气得吃不下饭,谁不好觉。他派人四处搜寻,要抓刘三姐。但抓来抓去,刘三姐的影子没见着,倒赔了不少银子。后来听说刘三姐成仙走了,他也慢慢放下这条心,以为从此万事大吉了。哪晓得刘三姐走后不久,三姐传下的歌却越唱越多,越传越远。那真是山歌越唱越开怀,漓江两岸成歌海。莫坏胎感到奇怪,派人出去一打听,才知道刘三姐人虽走,还留了本歌书在阳朔。莫坏胎认为歌书比刘三姐更可怕,就买通官府,贴出告示搜查歌书。还规定:交出歌书的,赏银三百两;隐藏歌书的,查获后要严加治罪。
穷人都是心连心的,大家看了告示,没有一个人吭声。莫坏胎四面撒网,到处摸鱼,为了一本书出动了许多家丁。家丁们像癞皮狗,到处乱咬乱嗅,翻腾了几个月,也没捞到一片纸、半个字。莫坏胎起得咬牙切齿,整天破口大骂,拿手下人来出气。
有一天,一个家丁急急忙忙跑来向莫坏胎报告,发现犁头山上有三个看牛妹崽捧着一本书在唱山歌。莫坏胎一听马上来了精神,亲自带领一帮奴才前去搜查。他赶到犁头山偷偷地一瞅,果然有三个看牛妹崽坐在山顶上,围着一本书边看边唱。莫坏胎洋洋得意的想:这一回你就是插了翅膀,也逃不出我的手心啦!
莫坏胎命令奴才们悄悄地向顶包围过去,一定要捉住三个妹崽,缴获歌书。奴才们用手当脚,翘着屁股往上爬,刚爬到半山腰,就被三位妹崽发现了。三位妹崽急中生智,将几头牛轱狠命地打了几鞭,牛轱被大痛了,大声哞叫着向奴才们冲去,吓得莫坏胎和奴才们连连后退。三为妹崽也跟着牛轱乘机冲出了包围圈。等莫坏胎和奴才们清醒过来时,三为妹崽已经跑到山根底下了。莫坏胎哪肯甘休,对着奴才们吼叫道:“一定要把她们抓回来,抓不回来,我要你们的脑袋。”奴才们翻过了三座山,越过了九道岭,又绕过福利镇,来到漓江边一看,三位妹崽就在他们的眼前啦!
“哈哈,这回看你们还往哪里逃?”奴才们都高兴得狂叫起来。莫坏胎也在后面得意的叫道:“一定要抓住她们,我连人带书一起要!”
三位妹崽齐声唱着歌儿骂道:“你娘生你就坏胎,满肚坏水没人埋,妄想姑姑落你手,除非日从西边来。”莫坏胎挨了骂,领着奴才们发疯似的朝三位妹崽扑了过去。三位妹崽却不慌不忙,每人从头上拔下一枚金钗,对着莫坏胎奴才们晃了两晃。莫坏胎和奴才们顿时被晃得眼话缭乱。过了一阵子,大家睁开眼睛看时,三位妹崽不见了,歌书也被一只斑鸠叼走了。在他们的面前,突然出现了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头。奴才们心里害怕,莫坏胎也有些心虚,可是又不肯就此罢休。他抬头望了望天,见斑鸠还没飞远,就壮着胆子领着大家去追,想要追回歌书。
奴才们跟着莫坏胎往前追呀追,一追追到大崴山。大崴山上有个石柜,柜口形状像把锁,斑鸠飞到这里,嚓的一声,钻进柜里不见了。
莫坏胎赶到石柜面前观察一番,见石柜锁口不大,柜也不太深,心里乐滋滋的想:这回是水缸里抓王八,是拿九稳了。他要在奴才们面前逞能,亲自捉住斑鸠,捞到歌书,就抢先上前,把手伸进锁口,在石柜里面乱摸。哪知道这把石锁能自动开合,莫坏胎的手刚伸进去,石锁就呀的一声上下合拢过来,把莫坏胎的手卡在柜里面了。
“来人呀,痛死我了,快帮我把手扯出来。”莫坏胎又哭又叫,脸都煞白了。奴才们这一下着了忙,赶紧跑过来,一个楼住一个的腰,然后再楼住莫坏胎的腰使劲往外拉。拉呀拉呀,石锁突然把口一张,松开了莫坏胎的手,莫坏胎还来不及喊一声高兴,身体就不由自住地随着那拉力往山下滚去,像滚冬瓜那样滚到山沟沟里摔死了。
莫坏胎完蛋了,乡村里除了一大害,老百姓都很开心。他们说,福利镇那边三块石头是那三个妹崽化身,三个妹崽都是刘三姐变的,大崴的石柜也是刘三姐点化的。为了纪念刘三姐,就给这些石头取了个名字,叫刘女仙石。
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吧,刘三姐的歌书就被锁起来了。听说后来有人看见,隔些时候斑鸠就会把歌书搬出来晒太阳。
关于桂林的民间故事:石牛推车
桂林西门外有座赵家山,这山圆滚滚的像一个车轮。赵家山的东北面有座白牛山,东南面有座牯(gǔ)牛山。碧绿的阳江从北往南流过白牛山和赵家山的中间,再流过牯牛山西边的山脚,然后一直流入漓江。三山一水之间,是一片广阔的田地。老人家说,这一带地方叫做“二牛推车”,还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早先,这里的田地大半被地主赵剥皮霸占了,逼得农民只好替赵剥皮做长工,或者租赵剥皮的田地来种。即使有几家有一两块小土地的,也是胆战心惊地过日子,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给赵剥皮霸占了去。
不要以为这里有一条河,种田就不愁水了,这里的水比金子还贵呢!因为这里地高水低,要用水灌田非得用水车不可。农民哪里有钱买水车!倒是赵剥皮在阳江里堵了几个坝,在坝边装了几架大筒车(利用水力推动的竹制大水车,当地农民称为“筒车”),使阳江的水流到田里来。赵剥皮当然不会白白给农民用水,谁要用水,谁就得先交水钱。农民自己到河里去挑水,赵剥皮也不准。他说阳江这一路的水是他的,自己到河里去挑水也得给他钱!有一回,有个农民因为没有钱买水,眼看禾苗就要干死了,半夜到阳江挑水,不料给赵剥皮知道了,赵剥皮当时就把这个农民的水桶没收了,还狠狠地打了这个农民一顿,把他的腿都打断了。所以,当地的农民只好忍饥挨饿,筹钱买水。那些实在拿不出水钱的,只好眼巴巴地望着田干禾枯,颗粒无收。
赵剥皮家里有一个长工叫赵家。他心肠好,最肯帮助农民兄弟。他看见哪家人手少了,便悄悄地去帮着耕田、插秧、耘田、收割。赵剥皮不在的时候,他就悄悄地把赵剥皮的牛借给农民用。哪家没钱买水,他就悄悄地挖断田埂,让水流到那缺水的田里。赵家帮农民做事这样尽心,哪个穷苦人不喜欢他呀!
赵剥皮见来租牛、买水的人越来越少了,觉得有点奇怪,就派狗腿子去打听,才知道是赵家搞的鬼。赵剥皮气得眼睛冒出火来,把赵家吊起来,结结实实地打了一顿,并且不给一文工钱,将他撵了出去。
农民们见赵家被赵剥皮打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心里就像是自己挨打那样痛。这个找药,那个敷伤,东家送来了茶水,西家送来了米粮,不到一个月,赵家的创伤就慢慢地好起来了。他才起得床,就要下田做活,怎样劝也劝不住。他仍像以往一样,帮了这家帮那家。
可是农民越来越穷了,没有钱租牛买水,哪能种田呀!大家都挺发愁。村里年纪最大的'老爷爷忽然想起来,在白牛山脚下的塘里有一头大白石牛,牯牛山上的石栏里有一头石水牯牛。老辈人说,你们不要以为这两头牛是石头的,心肠好的人就能用得动它们。讲是这么讲,可从没有人试过呀!现在没有别的办法,也就试一试吧。找谁来用牛呢?不用说,当然是找赵家了。老爷爷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大家,大家立刻赞成。
大家跟赵家一起来到白牛山脚下。赵家开口说:“白牛,白牛,起来和我们耕田吧!”说也奇怪,那睡在烂泥塘里的白石牛忽然爬起来了。赵家牵了大白牛,和大家又爬到牯牛山上。赵家又开口说:“牯牛,牯牛,出来和我们耕田吧!”说也奇怪,那伏在石栏里的石水牯牛也爬起来了。赵家牵着两头石牛到了田里,安上犁,左边是大白牛,右边是水牯牛,就哗啦哗啦犁起田来。石牛力气大,赵家的力气也大;石牛跑得块,赵家跑得也快,不到两天工夫,农民的田就都犁好耙好了。石牛不但会耕田,还会背水呢,他们天天驮着大桶到河里去背水,阳江的水不能背,赵家便赶着他们到漓江去背水。这样,农民也用不着向赵剥皮租牛、买水了。赵剥皮因此更恨赵家,他起了恶心要对赵家下毒手。
有一天夜里,赵家赶牛背水回来,坐在山脚下休息,不提防背后一根闷棍向他打来,他顿时昏倒在地。接着,颈脖上、胸口上、肚子上又被戳了几刀,善良勤劳的赵家就这样被赵剥皮杀死了。
赵家被暗害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农民们又是悲痛又是愤恨。大家都知道这是赵剥皮下的毒手,但是上哪里去伸冤哪!县老爷和赵剥皮是一个鼻孔出气的。大家噙着眼泪将赵家埋葬在白牛山和牯牛山中间那座小山的山顶上,为的是让他的坟对着他生前用过的那两头石牛,对着他生前帮大家耕种过的田地。往后,大家就把埋葬赵家的小山叫做赵家山。埋葬赵家的那天,天忽然变得阴暗起来。山上挤满了穷人,大家放声痛哭,哭声将山头都震动了,流出的眼泪使得阳江水都涨满了。
把赵家葬下去的第二天,就出了怪事。赵家的坟头上长出了一根苗,这根苗眼看着一会儿比一会儿长大起来,长得和一根葡萄藤一样。长呀长,这根藤由赵家山跨过了阳江;长呀长,这根藤就搭到了白牛山顶上;这根藤一下就开了一百朵黄花,朵朵花都有碗口一样大,香喷喷的。农民在田里闻到了花香,做起活来就不觉得劳累了。
到了晚上,就更奇怪了。这一百朵黄花变成一百盏灯,亮堂堂的,把周围几十里的田地都照亮了。这时,大白牛从烂泥塘里爬起来,水牯牛也从石栏里爬出来。它们走到赵家山前,围着山走了起来。看呀,赵家山团团转起来了,河水从阳江转到赵家山顶,又从赵家山顶流到农民的田里去了。
第二天清早,农民田里的水就是满满的了,两头石牛又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躺下了,赵家山也停止了转动,一百盏灯又变成一百朵黄花了。花儿还是那样香喷喷的,农民在田里闻到了,做起活来就更有劲了。
赵剥皮谋害了赵家以后,以为农民们没有赵家帮忙,一定要来求他的。哪知道过了几天,还不见有人来求他,他觉得非常奇怪,又派狗腿子出去打听。狗腿子回来照实一说,赵剥皮不相信。他出去一看,果然见赵家山和白牛山的山顶上架着一根开着大黄花的粗藤。他很恼火,走到赵家山上,听见停在黄花藤上的一只鸟在叫:“赵家不死,万万年!赵家不死,万万年!”赵剥皮更恼火了,叫人把赵家的坟挖开,并且灌进了铁水,又叫人把黄花藤砍断。黄花藤被砍断以后,流了三天三夜的血水,把绿莹莹的阳江染成红殷殷的了。
赵剥皮以为这下就可以放心了。哪知道赵家用过的两头石牛,照样给农民耕田背水,它们还把赵剥皮的筒车撞翻了。赵剥皮气得要命,带着狗腿子去整治石牛。石牛发起怒来,把赵剥皮和他的狗腿子通通撞到阳江里淹死了。
;广西桂林阳朔有什么民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
1. 遇龙河的传说:很久以前,东海的一条龙被阳朔的美景吸引,决定藏身于此。它常在夜晚浮出水面欣赏风光,后来甚至白天也忍不住出来。许多村民都曾目睹其真身,遇龙河因此得名。也有说法认为,遇龙河古称安乐水,后因遇龙桥而改今名。
2. 大榕树与刘三姐的爱情故事:阳朔十里画廊的大榕树被誉为爱情树和长寿树。相传刘三姐在此将代表爱情的绣球送给阿牛哥,并唱出了动听的歌词。他们因此结为夫妻,至今他们的子孙仍居住在大榕树附近的壮族村庄。
3. 兴坪渔村的由来:兴坪渔村被七个山峰环绕,故有“七仙姑下凡”之称。相传七仙女曾在此欣赏人间美景,最终化为七座山峰永留人间。
4. 腾蛟庵的传说:腾蛟庵因其灵验的佛事而得名。相传何腾蛟在应试途中,船只受风暴阻挠,他在庵前许愿,风停雨歇后顺利上京应试,并中了进士。后来,他履行诺言重修庙宇,腾蛟庵因此得名。
5. 蝴蝶谷的梁祝传说:蝴蝶谷中的岩石形似蝴蝶飞舞,传说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变成蝴蝶飞至此地,决定隐居并繁衍后代。他们最终化为两座山,继续守护着他们的子女,而蝴蝶谷的蝴蝶就是他们的后代。
桂林的民间传说故事?
桂林历来有“山水甲天下”之誉,是中国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园林城市,又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那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阅读。
:桂林骝马山和猴山
在桂林市城西边,有座高大的青石山,形状像一匹骏马,头高尾低,朝着西山宾士。这山名叫骝马山。清早,壕塘升腾的白雾,把山腰缠上玉带轻纱;傍晚反照的夕阳余辉,使这勇西奔的天马,更加生气勃勃,壮观可爱。
古时候,壕塘旁边住着一户母子的人家,儿子出世没满三岁,父亲得了暴病,无钱求医就去世了。母亲埋葬了父亲后,独自辛苦靠纺织鱼网卖,换得杂粮小米,抚养大独生儿子。好容易熬过十五个春秋,儿子长到能挑会做了,他学着母亲不怕苦,不怕累,到漓江码头去做挑夫。每天无论天晴下雨都能去别人挑货下船,或帮客人提行李进城,弄两个前回家交给母亲买油盐柴米。
母亲是个过惯清苦日子的人,最会节衣缩食。他为了减轻儿子的劳累,积攒了一点钱,买了一匹马,指望儿子赶马车能多挣几个钱,将来也好过日子。人有巧算盘,事不遂人意,马买回不久,母亲就病倒了。在母亲患病期间,买回的那匹马不知是什么毒虫把马颈子咬伤,又被苍蝇叮咬了几天,伤口越烂越大。白马痛得草不吃,水不喝,腿也站不稳,抖抖索索地倒下了。
这时,母亲的病也越来越重,她把儿子叫大床边嘱咐道:“儿呀,看来为娘的再也无法管教你了。你要想办法把白马医好。有了白马,赶车拉物,娘不在了,你的日子也会过得好的。”说罢,两眼一闭,再也睁不开了。儿子见母亲一辈子辛苦未享一天福就去世了,心里很悲伤。他含着悲痛把母亲埋葬后,按照母亲临死前的话,四处寻访医生,诊治白马的病。
走了好多的村庄,问了成千上万的老人,好容易才找到一个帮猪牛医病的老草药医生。小挑夫把老草药医生请到家里,请他把白马的伤势仔细一检查,说:“白马的颈子是被蜈蚣咬伤的,要医好白马的病,必须到大尧山上去捉一只山公鸡,用它的口水外敷白马恢复体力,去拉车运货。
小挑夫送走草药医生,连饭也没吃就急匆匆地跑上大尧山,见一个老公公挑着一担柴上坳,这山坳陡峭,路狭得像条扁担,稍一失脚就会滚下山涧。那老公公在山路上两脚打着飘飘,随时都有失脚的危险,还没爬上半个小坡,几累得汗流满面,气喘吁吁了。小挑夫见那老公公实在可怜,自己虽然又饿又累,也不忍让他再吃那么多又险又累的苦,于是跑上去接过柴担,一肩帮他挑到了坳顶。老公公看这个生八不熟的后生能帮忙,把柴挑上坳来,心里自然十分感激,说:“后生崽呀,全靠你帮忙,不然我挑到日头落山,也难把这担柴挑上坳来。你也是到山上来砍柴的吧?”小挑夫是个肠子不会转弯的老实人,把自己上山找山鸡给白马医病的事说了一遍。老公公告诉他道:“顺着刚才那个山坳往上走,再翻过两座大山,就到金鸡岭,那岭上的山鸡最多,你会捉到大山鸡的。”
小挑夫感谢老公公的指点,走回山坳,朝东边的山脊爬过两座山峰,来到金鸡岭。果然听得满山的山鸡啼叫声。他高兴地把网张开挂在一条山沟里,正要赶山捉鸡,忽然一只恶狼从山沟里蹿了出来,龇牙咧嘴向他扑来,就要咬人。小挑夫手脚灵便,操起手中的木棍,对准恶狼张开的嘴就是一捅,直捅得恶狼尖声号叫,拖着尾巴,钻进山沟里去了。也是事凑巧,那恶狼在山沟里一闯,赶出一只红冠绿羽长尾巴的山鸡,从沟里冲了出来。小挑夫手脚灵快,跑上前将网一拉,把山鸡捉住了。
小挑夫把山鸡捉回来,用山鸡的口水往白马的伤口一抹,一夜工夫,马颈上红肿的伤口就消了。他继续给白马涂了几次,白马的伤口几好了!但胃口不开,不爱吃饲料,四肢无力,站不起来。小挑夫又照老草药医生的话,到海边弄来一对龙虾。把龙虾和米汤水煲好,拌在细糠里给白马吃了。真的妙如灵丹,三日工夫,白马爬起来走路了。小挑夫牵着白马到草坪里放养,白马见绿茸茸的青草,嘴巴像割草镰刀,吃得肚子胀鼓鼓的。不久,白马长得毛色发亮,四蹄生风,跑起路来,顶得身子上长了翅膀——飞快!
:伏波山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顽童来到洞中游玩,看见有一位老翁在洞中酣睡,在他的身边有一颗大大的、闪闪发光的珠子。长到这么大,从未见过这么大,而且还发光的珠子,顽童觉得希奇好玩,就偷偷地把这颗珠子拿回了家中。
他的父亲看到了这颗珠子,非常惊讶,当得知孩子是从一位老人那里偷偷拿来的时候,他告诉孩子,人家的东西是不可以随便拿的,就带着孩子要出门去还。可是,他们父子出不了门了。县官已带领着兵马包围了他们家。原来,不懂事的小顽童一路走来,宝珠的光亮让他得到宝物的讯息早已是传遍了全城,正苦于要找一件宝物贿赂知府大人的县官喜出望外,他心想:有了这个宝贝,知府大人就会像***,听他的话了,天下当官的,不都和我一样,有几个不贪的!就像老百姓背底下说的,把所有的县官都绑了起来砍头,恐怕要有个把砍错的,要是隔一个砍一个,可能就会跑了不少。嘻嘻,老百姓算什么东西,草民!我该拿的拿,该贪的贪,怕什么,像我这样的官,多了,比桂林的山头还多,数也数不清。这年头,我去老百姓家要个捡来的东西,还算是好的了。看看我们做官的,多么辛苦,给皇帝做事,不吃老百姓的,喝老百姓的,拿老百姓的,我傻啊?他大声地理直气壮地说,“老头子,识相点,把那颗宝珠拿出来给我!”
“老爷,这颗宝珠,不是我的,是我儿子不懂事,从人家那里拿来的,我要去还给人家的。”
“还什么还?在我管的地方,就是我的,你七老八十了,连这点都不懂?告诉你,县官是为民父母,这块地方的东西,都是我的。来人,给我抢!”
就在一个要去还珠,一个要抢珠,人们纠缠在一起的时候,街上传来了喊声,“漓江涨大水了!”
原来,那位老翁不是别人,他正是伏波山下水府里的伏波龙王。他醒来后,发现珠子丢了,大发雷霆,一时间,漓江的水猛涨起来,渐渐地向城中淹去。
很多人家都被淹了,可是,就是不进小顽童的家门,看到乡亲们在洪水里哭喊,小顽童的父亲知道,这颗宝珠是伏波龙王的,如果再不还,全城的老百姓就要遭秧了!他毅然决然地将宝珠朝洪水里扔去,拽著小顽童就跳进了滔滔的洪水之中。
说来也奇怪,宝珠一落到水里,所有的洪水一下子都立了起来,高高的浪头直直地扑向县官,呼地就把他们卷入了伏波山下的波涛之中。
从此以后,每到烟雨茫茫的时候,就会隐约地看到有一艘龙船在伏波山下的江面出现,如果您静神细听,可以听到撑船长竹篙碰在船帮边上轻轻的响声,顺着那响声看去,那撑船的人就是那对还珠的父子,老龙王正站在他们的身边笑眯眯地捊著龙须,欣赏著烟雨漓江的美景呢。
:桂林桂花遍地开传说故事
传说好久好久以前,咸宁这个地方发了一场瘟疫,人都差不多死去了三分之一.人们用各种方便都不见效果.挂榜山下,有一个勇敢、忠厚、孝顺的小伙子,叫吴刚,他母亲也病床不起了,小伙子每天上山采药救母。一天,观音东游归来,正赶回西天过中秋佳节,这天路过,见小伙子在峭壁上采药,深受感动。晚上托梦给他,说月宫中有一种叫木樨的树,也叫桂花,开着一种金黄色的小花,用它泡水喝,可以治这种瘟疫;挂榜山上到八月十五有天梯可以月宫摘挂。
这天晚上正好是八月十二,还有三天就八月十五中秋节了。可要上到挂榜山顶要过七道深涧,上七处绝壁悬巖。最少需要七天七夜,可时间不等人,过了今年八月十五,错过了桂花一年一次的花期,又要等一年。长话短说,这个吴刚花了千辛万苦,终于在八月十五晚上登上了挂榜山顶,赶上了通向月宫的天梯。八月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天香云外飘。吴刚顺着香气来到桂花树下,看着金灿灿的桂花,见着这天外之物,好不高兴,他就拼命的摘呀摘,总想多摘一点回去救母亲,救乡亲。可摘多了他抱不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摇动着桂花树,让桂花纷纷飘落,掉到了挂榜山下的河中。顿时,河面清香扑鼻,河水被染成了金黄色.人们喝着这河水,疫病全都好了,于是人们都说,这哪是河水呀,这分明就是一河的比金子还贵的救命水,于是人们就给这条河取名为金水。后来,又在金字旁边加上三点水,取名”淦河”。
这天晚上正是天宫的神仙们八月十五大 *** ,会上还要赏月吃月饼。这时桂花的香气冲到天上,惊动了神仙们,于是派差调查。差官到月宫一看,见月宫神树、定宫之宝桂花树上的桂花全部没有了,都落到了人间的“淦河”里,就报告给了玉帝。玉帝一听大怒。你要知道,玉帝是最喜欢吃月桂花做的月饼了的,今年一树的桂花都没了,他就吃不成月饼了,于是就派天兵天将将吴刚抓来。
吴刚抓来后,把当晚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对玉帝说了。玉帝听完也不好再说什么,打心眼里敬佩这个年轻人;可吴刚必竞是犯了天规,不惩罚他不能树玉帝的威信。问吴刚有什么要求,吴刚说他想把桂花树带到人间去救苦救难。于是玉帝想了一个主意,既可惩罚吴刚,又可答应吴刚的要求,他说,只要你把桂花砍倒,你就拿去吧。于是吴刚找来大斧大砍起来,想快速砍倒大树,谁知,玉帝施了法术,砍一刀长一刀,这样吴刚长年累月的砍,砍了几千年。吴刚见砍树不倒,思乡思母心切,于是他在每年的中秋之夜都丢下一支桂花到挂榜山上,以寄托思乡之情.年复一年,于是挂榜山上都长满了桂花,乡亲们就用这桂花泡茶喝,咸宁再也没有了灾难。
再说吴刚同村有个叫嫦娥的姑娘,和吴刚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投意合.自从吴刚上月宫之后,她都一直照顾著吴刚的老母.直到老人辞世。吴刚、嫦娥相隔天上人间,相思之情与日俱增,吴刚砍不到桂花树不能回来,嫦娥也隔着天地,不能前去与吴郎相会。终于有一天,王母娘娘带着她的七个女儿到挂榜山下的鸣水泉洗澡,嫦娥看到了,偷偷的拿了七仙女的回天仙丹,拿回家去吃了,带上她的玉兔,上天和吴刚相会去了。
这七仙女没了仙丹回不了天庭了,只有等她的姐姐们三天后再来洗澡时给她带来,才能上天。你要知道,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在这三年里,七仙女遇上了董永,于是就有了众所周知的那个动人故事。
桂林阳朔民间传说
民间故事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
从中我们可读到中国古代流传于民间那些人和事
桂林阳朔民间传说就是一个经典的民间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地上住凡人,天上住神仙。凡人都是血肉之躯,纵然活得到一百岁,终归免不了一死。神仙呢?却与凡人大不相同,火烧不死,雷劈不死,能躲过三灾六难,永远长生不老。当然了,凡人有凡人的乐趣,神仙也有神仙的烦恼。
有一年,王母举行瑶池盛会,大宴天上众神仙。宴会席上,玉帝坐在王母身边,龙颜大悦,众仙手持金杯玉盏,斟满琼浆玉液,面带微笑,轮流向他俩敬酒。
一个又一个,一杯接一杯,不觉轮到一位小仙。这小仙名叫白鹤仙子,修炼千年,刚到仙班。只见她细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 *** 的脸盘,小巧的嘴唇,均匀的鼻梁,深深的酒窝。细腰一扭,有如风摆杨柳;金莲轻移,好似飘起两片彩云。从头看到脚,没有一处不漂亮,从脚看到头,没有一处不顺眼。玉帝眼盯盯的看着白鹤仙子,不禁失了神。王母一见,恼怒的想:这小蹄子过分漂亮了,留在天上恐怕是个祸害
等到瑶池盛会一散,他就找来顺风耳和千里眼吩咐道:“你们给我注意白鹤仙子的行踪,莫让她乱跑。”
顺风耳和千里眼对王母的旨意自然是心领神会。他两一个把眼睛瞪得大大的,一个把耳朵伸得长长的,白天黑夜都盯紧白鹤仙子。白鹤仙子哪里晓得王母的歪心眼?她仍旧像往常一样,每天都同姐妹们一起在高高的天空飞翔,在密密的仙林里嬉戏。在天上耍烦了,就悄悄的去人间逛一趟
有一天,白鹤仙子刚去人间,就被顺风耳和千里眼发现了。他俩赶忙跑去向王母报告:“启禀王母,白鹤仙子私自下凡,跑到下界的漓江洗澡去了。”
“哦?这还了得!”王母一听顿时拉长了老脸,“走,你们随我一起上灵霄宝殿见玉帝去。”
千里眼和顺风耳连连答应,立即跟王母,来到了灵霄宝殿。
王母加油添醋地把白鹤仙子的事情向玉帝奏了一本。玉帝哪里还记得白鹤仙子就是曾使他自己失态的那位绝顶漂亮的小仙女?听了王母的奏本,他立即降下玉旨:“将白鹤仙子打入天牢,永远不得见天日!”
这一下王母心满意足,而白鹤仙子就倒了大霉啦,她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被凶恶的大力神扔进了大牢。
这天牢和人间地地牢也没有什么两样,阴森森的,黑麻麻的,臭熏熏的。白鹤仙子那里吃过这样的苦头!她又惊又怕,边哭边喊:“玉帝啊,你怎么这样昏庸?王母啊,你为什么这样心狠?”她喊啊,哭啊,哭啊,喊啊,伤心的昏了过去。
这哭声被关在天牢另一头的碧莲仙子听到了,她想:一定是哪位姐妹蒙了冤遭了难了。就急忙奔了过来。一见是白鹤仙子,就搂起她又摇又喊:“白鹤妹子,你醒醒,你醒醒!”过了好一阵,白鹤仙子才慢慢苏醒过来。她见到碧莲仙子,满肚子委屈不晓得从那里讲起,哭到:“好姐姐,我们的命怎么这样苦哇?”
碧莲仙子摇着头说:“不,不是我们的命苦,而是王母的心太狠了!”
白鹤仙子不解地说:“再狠毒也不能乱来呀,我到底犯了哪一条天规嘛!”
碧莲仙子皱起眉头,低声说:“我也和你一样,到这时也好没弄清楚原因。不过,听有的神仙讲,王母妒忌心最强,那个张得漂亮点,哪个就会倒霉。”
白鹤仙子长长的叹了口气说:“这话我也听说过,以前是耳听为虚,如今是眼见为实了。人间有句俗话,说是“红颜薄命”,想不到神仙也是这样啊!”
碧莲仙子轻轻拍拍白鹤仙子的肩膀说:“白鹤妹妹,莫难过,天上容不得我们,我们干脆到人间去。你不是也喜欢漓江吗?我们一起到漓江去,好不好?”
白鹤仙子苦笑道:“铁桶一样的天牢,怎么飞得出去呀!”
碧莲仙子拉这白鹤仙子的手说:“我们想想办法嘛。”
白鹤仙子愁苦着脸说:“我心里乱糟糟的,哪里还想得出什么办法哦。”
“慢慢想,会有办法的。我也记得一句人间俗话“天无绝人之路”,何况我们还是神仙呢!”
听碧连莲仙子这样一讲,白鹤仙子的心开朗了许多,她也动起脑筋来了。想啊,想啊,想了很久很久,碧莲仙子才台起头,望着白鹤仙子说:“办法有了。就看你吃不吃得苦,有不有毅力。”
白鹤仙子坚决的说:“只要能逃出天牢,什么苦我都能吃,什么罪我都能受。”
“那好。”碧莲仙子说,“从现在起,你变成一只仙鹤,我变成一颗莲米。我是一盏灯,你是一把凿子,我照着哪里,你就用嘴甲和脚爪从那里把天牢捅穿。”
“不行,不行。”白鹤仙子连连摇头。她听一些神仙讲过,莲米是碧莲仙子的精魂,如果莲米的光用完了碧莲仙子就永远成了一颗普通的莲米,再也恢复不了原形了。她怎么能让碧莲仙子冒这么大的危险呢?
碧莲仙子看出了白鹤仙子的心事,她微微一笑,说:“傻妹子,你听我说,能逃出一个,也比两个死在一起强嘛。再说,你一出去就立即带着我去找寿星公公,他会想办法救我的。”
;碧莲仙子左说右说,好不容易才说服了白鹤仙子。她怕白鹤仙子反悔,马上就地一滚,把自己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莲米。
白鹤仙子弯下腰,,双手捧起亮闪闪的莲米,流着眼泪说:“好姐姐,你放心,我一定把这天牢捅穿,带着你到美丽的漓江去。”说罢,她咬咬牙,把脚一蹬,喊声“变”,就把自己变成一只嘴甲坚硬,爪子锋利的白鹤。
白鹤在莲米的神光的照耀下,认准了天牢的一块墙。拼命的用嘴甲啄,用爪子抓。
那莲米真神啊,经它发出的光一照,天牢的墙就松些了,软些了。“唰唰唰”白鹤抓啊,抓啊,沙石被掏成一堆又一堆。
嘴甲肿了,爪子也出血了,白鹤忍着痛,一刻也不停歇,仍旧猛啄,猛抓。一天又一天,一共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天牢里留下了四十九滩血,牢墙上出现了一个四十九丈长的洞。铁捅样的天牢硬是被捅穿了。这是,莲米已经象一盏就要枯竭了的灯,只还有一点点微弱的光了。
白鹤赶紧衔起莲米,钻出天牢。终于重见天日了!她望着火红的太阳,心中又高兴又难过,止不住流下泪来。“碧莲姐姐,我的好姐姐!”她心中呼喊着,顾不上擦泪,用力拍打几下翅膀,急急的找寿星公公去了。
白鹤飞啊,飞啊。飞过银河,飞过了五岳飞过了南海,飞过一山又山,寻变了一岛又一岛,都不见寿星公公的影子。她只好带着莲米来到了漓江。那晓得寿星公公已经在漓江边等这她们了。见到寿星公公,白鹤仙子好象见到了最亲最亲的亲人,心中一酸,两行热泪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她双手捧着莲米,连连央求老寿星:“公公,赶快救救莲花姐姐吧,救救我的好姐姐吧!”
寿星公公慈祥的望着白鹤仙子,又爱又怜。说:“莫哭莫哭,你们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办法有是有,不过,光靠我个人是不行的,还要靠你。就不晓得你是不是能吃得起苦哩?
白鹤仙子把泪一擦,昂起头说:“只要能救碧莲姐姐,莫说吃苦,就是死,我也愿意!”
寿星公公见白鹤仙子态度这么坚决,很受 感动 。他从怀里掏出一面晶莹的宝镜,举在头上,摇了三摇,顿时宝镜就咝咝作响,飘出了千条万条的雾纱。这些雾纱飘呀飘呀,越飘越多,越集越浓,象蜘蛛吐出的丝,象春蚕织成的茧。不到一根香的功夫,一团大大的浓雾就把漓江周围十里地封闭的严严实实的了。
“公公,你这是干什么呀?”白鹤仙子眨眨眼睛,好奇地问。
“这团浓雾用处可大了,”寿星公公摸着白白的胡须,微笑着说:“一来可以防备王母的暗算,二来能使莲米快快生长,早复原形。”
“那我要怎样做呢?”白鹤仙子有点着急了。
“你要做的事情急得很啊!要追回碧莲仙子的精魂,就得用仙水来浇灌莲米。里着里二十里的佛留?有股泉水,是太上老君骑牛经过时留下来的,很有灵性。你每天用这泉水来浇灌莲米淋够九九八十一天,碧莲仙子就可以活过来了。不过,你要记住两件事。第一,每天早,中,晚淋水三次,一次也不能少;每次淋水三桶,一桶也不能少;第二,在这八十一天中间,不准凡人俗气冲着莲米。”白鹤仙子连连答应。随后,寿星公公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桶来,递给白鹤仙子。吩咐白鹤仙子拿这个水桶去取水。
白鹤仙子接过小桶,小心地把莲子放在漓江边的一块大青石板上,仍旧变成一只白鹤,用嘴甲衔着小桶,张开翅膀向佛留坳飞去。佛留坳中有个洞,青青静静的泉水就在洞里头。白鹤飞啊飞,飞到坳左边的拐角就落下来了,一眨眼的功夫,一个漂漂亮亮的姑娘提着水桶从拐角后面走出来了。她走进洞口,下了二十一级石梯,装起水,走到山拐角,变成白鹤衔起那水桶,急急地飞到漓江边大青石板旁,用泉水轻轻的淋莲米。
说来也奇怪,第一桶水一淋完,莲米就爆开了个口;第二桶水一淋完,口就张出了个嫩芽;第三桶泉水淋完了,嫩芽就有一寸长啦!白鹤仙子见了,高兴的想:照着样下去,过了八十一天,就可以见到碧莲姐姐了!
佛留坳右边的村子里,有一个秀才,赶考落榜,因此在家闷闷不乐。一天,他出来散心,忽然见到一个仙女似的姑娘提着水桶从左边山脚走出来,到山洞里打起水就急急地走了。一桶又一桶,一天又一天。他想,这个姑娘天天都要来提这么多水,不知道有多累哦!于是,他就走上前去帮忙。白鹤仙子记着寿星的话,不里他。落榜秀才以为她是不好意思,就一把抢过水桶说:“君子帮人是真心,姑娘请你别多心。”白鹤仙子不好明说,只得由他进洞去把水提上来。第二天,白鹤仙子一到,就看见秀才在洞口笑吟吟地等着她了。从此,秀才每天都来帮忙。不过,每次提水到拐角,姑娘就不给秀才往前走了。这样,白鹤仙子多可一个帮手,就轻松得多了。秀才呢,他忘掉了落榜的苦恼,到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咧。
随着白鹤的来来往往,辛勤的淋水,莲子嫩芽一天天地望上张。过了四四一十六天。生出了一片片莲叶;过了六六三十天,结起了一个碧绿的花苞;一天一天又一天,花苞越来越大,手指大的花苞长得像小山一样,到了第八八六十四天,莲花像翡翠一样的叶子,碧玉一样的花瓣,嫩绿的花蕾中长出一个面目和碧莲仙子一模一样的小美人。三桶水淋下去,小美人就长大了一点,眼睛忽闪忽闪的。九桶水淋下去,小美人又长大了点,好向着白鹤仙子点头微笑呢。还有两天,碧莲仙子就会长齐手脚,从花里走出来啦!
一想到就要和碧莲姐姐团聚了,白鹤仙子快乐得开嗓子唱起歌来。
秀才见提水姑娘好象变成了另一个人,就小心地问她:“姑娘,今天你做了什么怎么高兴啊?能告诉我吗?”
“啊?”秀才一听,不禁心跳起来,“莫非她......啊!那真是太好啦.....”秀才想入非非,他那里知道一个是落花有意,另一个却是流水无情呢!
在说天上的王母,发现天牢里走脱了白鹤仙子和碧莲仙子,就派千里眼和顺风耳及时查实两位仙子的下落。
第一天,千里眼和顺风耳把白鹤仙子她们的去向查明了,当即风风火火地赶回瑶池,一五一十地报给王母听。王母知道寿星法力高强,就带上推云童子,亲自出马!
王母和推云童子来到漓江边,看见白鹤仙子提着一桶水进了大雾团,她想跟着进去,那知道那些雾纱密密的,软软的,却又韧韧的,随她怎么撞,就是进不去。王母无奈,只得向推云童子下令:“用推云棍给我把浓雾拨开!”
读完本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你对民间故事很感兴趣,欢迎收藏并订阅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民间故事,桂林的传说
时隔多年,再次踏上美丽又神奇的桂林,又回想起那些关于桂林的民间故事。
“桂林”之名由来
“桂林山水甲天下”。相传嫦娥从月宫取来桂树种子,种了漫山遍野的桂树,桂树成林,从此有了"桂林"之美名。
秦始皇和桂林米粉
话说当年秦始皇派50万大军征战南越,开凿灵渠来到桂林。北方的将士们吃惯了面食,吃不惯南方的大米。随军的伙夫按照北方制作面条的原理,浸泡大米,磨成米浆,滤干水分,揉成米团,逐渐成了当今的桂林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