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中国儿童民间故事,关于中国儿童民间故事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文本目录
中国童话故事有哪些?
1、《神笔马良》
《神笔马良》是中国童话故事,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洪汛涛先生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表现了封建社会百姓的苦难以及马良的正义和善良。
从前有个叫马良的孩子,得到一支神笔,神笔画出来的东西都能变成真的,马良用这支神笔为穷人画了许多他们需要的东西。
城里的大官知道后,就把马良抓来,要为他们画许多金银财宝。马良不顺从,用神笔一次次脱险,最后打败了贪心的官差。
2、《哪吒闹海》
《哪吒闹海》主要取自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和元明《三教搜神大全》等古籍记载中的神话故事。
哪吒是陈塘关总兵李靖之子,被太乙真人收为徒弟;陈塘关遇干旱,龙王滴水不降,命夜叉强抢童男童女;哪吒见义勇为,打死夜叉和龙王之子敖丙。
龙王去天宫告状,要求李靖交出哪吒;哪吒为了全城安危,悲愤自刎;后来太乙真人借莲花与鲜藕为身躯,让哪吒还魂再世。
3、《狼毫笔的来历》
《狼毫笔的来历》是洪汛涛创作的童话故事,讲的是黄鼠狼喊冤至死的故事。
黄鼠狼消灭鼠类,为人类除了害,却被山猫和灵猫算计而死。他无处述明冤屈,只留下了一条遗嘱,请求用他的毛制成笔,去写真理和事实。
在这篇童话中,作者以拟人手法,来揭露残酷的社会现象。
适合儿童的民间故事
一、选择最具有民族性的民间故事
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特点和传统,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有必要了解、继承我们的民族传统。在开展民间文学的课题时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颇具中华民族特征的故事,让孩子通过故事了解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接受中国传统教育。
1、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帮助孩子知道真爱是无敌的,可以与一切的坏势力斗争,激发幼儿爱憎的情感,明白爱可以战胜一切。也让孩子认识到我们的国家是个充满爱的国家,人们向往真挚的爱情的同时,也企盼人与人之间的真爱,呼唤整个社会的爱。
2、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过年的传说》、《元宵节的传说》等等一系列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了解中国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也了解了自己身边的习俗,积极参与节日的庆祝和传统活动中。在清明节到来时,我们不仅与孩子分享清明节的故事,还与孩子一起去烈士陵园扫墓,孩子在故事中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在实践中纪念祖国的烈士和自己的家人。
3、龙的传人,龙的故事。
《龙的传说》、《巧妹绣龙》、《锦线女龙》等龙的故事,让孩子知道我们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我们过去的东方的巨龙,现在更是一条越来越强大的龙,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在元宵节到来时,和孩子一起听故事,一起舞龙,孩子在舞龙时亲身感受到龙的威猛和庞大,孩子在一个个活动中,体会着民间故事。
4、名人、名家故事
《花木兰替父从军》、《金城公主的故事》等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孩子明白了,为了整个国家的兴旺,每个人都会付出自己的力量。每一个人,作为祖国的一员,都会用尽全力去爱自己的国家的。
二、选择最具有教育性的民间故事。
与孩子分享民间故事的愿望就是要通过故事对孩子进行教育,民间故事中的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尊敬师长、团结和睦、立志勤学、谦虚礼让、律己宽人、公正无私、明理、诚信等良好道德品质对孩子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爱的教育
《孔融让梨》、《木兰从军》、《老虎拜师傅》、《三个和尚》、《渔童》等这些故事使孩子明白了要学习故事中的人物,要做一个爱父母、爱老人、爱老师、爱伙伴、爱集体、爱祖国的好孩子。
2、德的教育
《聪明的阿凡提》、《小兔子洛珠》、《狼来了》、《三把斧头》、《珍珠翡翠白玉汤》、《白头翁》、《愚公移山》、《铁杵磨成针》、《鲁班学艺》在这些故事中孩子明白了很多道理,像正直、勇敢、诚实、信用、勤学、持之以恒等,为孩子的发展作好了铺垫。
中国传统儿童故事有哪些
我们熟悉的民间童话有:神笔马良、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守株待兔、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猴子捞月亮、龟兔赛跑、 拇指姑娘、杜康造酒醉刘伶、张良与老人、纪昌学箭、李广射虎、包分审石头、包公断鹅、猎人海力布、阿凡提与皇帝、歌仙刘三妹、腊八粥、粽子和龙舟、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牛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民间童话是民间创作和流传的适合儿童阅读的幻想故事。其故事情节奇异动人,具有浓厚的幻想和丰富的想像,为群众所欢迎。
民间童话的幻想有两种:一种是幻想情节贯穿全篇。另一种幻想情节只表现在局部。民间童话中的幻想情节的发展,有两个出发点:一是歌颂劳动,帮助朴实的劳动者;一是热爱善良、穷苦的被压迫者。总之,反映了善良的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童话的结局,总是正直、善良、朴实、被污辱被压迫的人得到好结果,而一切坏人最后都遭到失败。在人物配置上,多用鲜明的对照法。如品德相反的两兄弟,心地不同的主和仆等。故事经过多次反复和种种纠葛,好人和坏人最终得到相反的结局,表现了人们对善良、正直、勤劳等品德的热情歌颂和对贪婪、自私、残暴等丑恶行为的尖锐批判。
民间故事从儿童角度
① 现代儿童故事与民间故事有哪些区别
一、概念不同。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常采用对自然物作拟人化描写的手法,情节曲折神奇、生动浅显,以适应儿童心理爱好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马克思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它反映出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性的理解。
二、产生的时间、起源不同。
童话最初也是群众集体创作,在民间流传。而成为文学的童话,中国始于辛亥革命时期。其时有孙毓修等编纂的童话集多种。当时对于童话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认为它无非“儿童的话”。真正赋予童话新的内容, 培植、鼓励童话创作使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的是现代作家郑振铎。西方童话比中国略早。十九世纪中期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颇受读者的青睐。
② 故事分几类,分别是什么类
故事分为五类:
1、幼儿故事:
儿童文学少儿的一类。指0周岁到6周岁的幼儿。故事用作讲述的事情,凡有情节、有头有尾的皆称故事。这个事可能是真实的事,也可能是虚构的事。
2、神话故事: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 是人类历史发展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3、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颂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4、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
5、儿童睡前故事:
儿童睡前故事是指在儿童睡觉之前由父母亲自讲给孩子的故事,内容根据宝宝的兴趣爱好选择,目的在于哄孩子睡觉,并且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情趣,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2)民间故事从儿童角度扩展阅读:
童话故事的基本特征:
童话故事最大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人的感情。同时童话故事总是把恶和善极端化,通俗地说,就是坏人非常坏,好人非常好。好人很善良,坏人很恶毒。
比如《白雪公主》里,七个小矮人很善良,而皇后很恶毒;《灰姑娘》里,后母很恶毒,灰姑娘很善良。童话里往往还包含了神奇的魔法、无尽的财富、凶恶的怪兽等元素,使故事能够引人入胜,打动孩子的好奇心,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故事体裁的特点:
语言富于动性。故事不需要有过多的心理活动描写、大段的对话和繁复细腻的景物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作者不应该在故事中对人物或事件大加评论。作者始终要注意推进故事情节的流动,进展。语言富于动性,不需着意刻画其中的人物就会鲜活起来。
爱情故事主要指男女之间相爱的故事,用故事记录下来,发表在网络或者杂志。以描写男女爱情为基调,爱情文章探讨爱情意义,描写爱情的形式。可以用真实的事件做为写作背景,或是美化了的言情故事。
③ 从创作者角度,儿童故事分为哪三种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民间故事:是一种流传于民间,具有一定传奇性和幻想成分的题材广泛的叙事性口头文学形式。--乌兹别克民间故事《阿凡提的故事》
2、改编故事:以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依据而改编的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故事,也称文学名著故事。--李庶根据英/江奈生.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译写了《大人国和小人国》。
3、生活故事:取材于儿童的生活,反映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生活事件的短小故事,分为写人为主和写事为主的生活故事。--苏/奥谢耶娃《平常的老太太》、俄/列夫.托尔斯泰《李子核》
4、历史故事:以史实为依据编写而成的,适合儿童欣赏和聆听的故事,是历史和文学相结合的产物。--田之《晋国故事》、朱仲玉《中国历史故事》
④ 幼儿故事的种类很多,从创作过程分,有( ) A,民间故事,创作故事 B,文字故事,图画故事 C
D
⑤ 写一篇幼儿欣赏的民间故事海力步
一只鸡下了一个大蛋,它天天孵蛋,盼望小鸡能快一点出生,狐狸与小鸡。有一天,不幸的事终于发生了,狐狸把母鸡吃了。狐狸天天看着这个蛋,想要小鸡快一点出来,好把小鸡吃掉。终于有一天,小鸡破壳而出。狐狸看见小鸡这么瘦,心想想:小鸡又瘦又小,肯定光骨头,很少有肉,味道不好,不会鲜美。等到小鸡长大以后,再把小鸡难吃掉把小鸡难吃掉吧,那不这更好吗?狐狸对小鸡说:“我可以做你最好的朋友吗?”小鸡答应了,心里却不这样想,因为小鸡知道狐狸十分狡猾,说不定那一天,狐狸会把我吃掉,小学三年级作文《狐狸与小鸡》。于是小鸡想找个机会教训狐狸。有一天,狐狸到别处找吃的,小鸡在草地上捉虫子。这时,小鸡在草丛里放了一块肉,另在肉旁边的草丛里暗藏了几个捕兽器,想教训狐狸。小鸡对狐狸说:“开饭了!快来吃饭。”狐狸飞快地跑去吃肉,根本没有发现脚下有个捕兽器,狐狸的尾巴夹住了,它拼命挣扎,总算逃脱了虎口,可是尾巴被挣扎断了。还有一次,小鸡想把狐狸炸死。于是买了一个汉堡包。它把爆竹放进了汉堡包,点燃了爆竹,便对狐狸说:“好香的饭,咱们来一起吃吧!”这次,狐狸小心翼翼,看看四周有机关没有。狐狸找了半天也没发现问题,便放心地跑去吃汉堡包。狐狸把汉堡包和爆竹一起吞进了肚子,过了一会儿,狐狸肚子里的爆竹爆炸了,把狐狸炸死了。小鸡自言自语地说:“坏东西是没有好下场的
⑥ 中国传统儿童故事有哪些
分别有:
1、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故事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
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放到人们的心里面,于是就开始逐日。他口渴的时候喝干了黄河、渭水,准备往北边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奔于大泽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邓林,成为桃花园;而他的身躯化作了夸父山。
2、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3、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
《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4、龟兔赛跑
《龟兔赛跑》,是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故事中塑造了一只骄傲的兔子和一只坚持不懈的小乌龟。
5、猴子捞月亮
《猴子捞月亮》是2011年7月1号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晓曦。这本书将故事与涂色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生动形象的讲述了猴子捞月的儿童故事。
6、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是一个反映我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一些著名人物高尚道德情操小故事的系列动画片。每集讲述一个人物,故事中人物有的机智、有的好学、有的勇敢、有的正直、有的为人类科学做出了很大贡献,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人生中应具有的真善美品质,激励完善自己的人格。
⑦ 民间故事改编的儿童文学有哪些
1、《斑羚飞渡》(短篇小说集) 作者:沈石溪
短篇动物小说集《斑羚飞渡》以“人”为叙述者,且多取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但有趣的是,在这个为“人”的普通欲望所填满的视角下,还藏着深深的自嘲和发人深省的触动与反思。这种自嘲和反思属于故事里外的叙述者和作者个体,但细细品味,它也应当属于整个人类。
2、《窗下的树皮小屋》(童话集)作者:冰波
故事写一个心地善良的小姑娘与蟋蟀吉铃及其小伙伴萤火虫、小蚂蚱之间奇妙的情感交流与碰撞。情节弥散着淡绿的希望和快慰,也交织了隐隐的凄凉与忧伤……温馨、诗意、委婉动人的语言风格和情节设置充分体现了冰波早期童话抒情、细腻、优美、恬淡,追求气氛和意境的营造,并带有淡淡的忧郁、伤感的诗性风格。
3、《我们这个年纪的梦》(儿童诗集) 作者:徐鲁
《我们这个年纪的梦》写当代校园生活和一代少年充满理想和 *** 的浪漫情怀。少年本是一个多梦的季节,在从一个禁锢的时代走出来以后,一代年轻人发现前面有无限远景,有无限可供选择的道路,梦自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4、《笨狼的故事》(长篇童话) 作者:汤素兰
猪送给笨狼一张漂亮的小板凳,但是,凳子太矮,笨狼的腿伸不直。于是,笨狼把凳子搬上了沙发,自己跟着往沙发上爬,可腿还是伸不直;于是,笨狼只好把凳子搬到餐桌上,可腿还是伸不直,最后,笨狼只好把凳子搬到屋顶上,但是这个问题依然存在。最后,还是聪明的兔子帮他解决的难题。只是,笨狼自己心里的疑惑却更重了……
5、《草房子》(长篇小说)作者:曹文轩
《草房子》无疑是作家曹文轩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油麻地是一方既富于历史的真实感、同时又充满想像诗意的小小土地。小说的叙事锁定在这一方小而又小的水乡土地上,借助于不同人物故事线索的编结与交织,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开阔、浪漫又不乏坚实生活基底的童年生存图景和一种永恒的童年精神。
⑧ 当代儿童对民间故事《阿提凡的故事》的接受看法
都爱看。《阿凡提的故事》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0年发行的一部木偶动画电影。由刘蕙仪、靳夕二人担任导演。
以传说人物阿凡提为主角,整部动画电影分为十几个小故事。阿凡提倒骑毛驴滑稽而幽默的形象和他使人忍俊不禁的笑话,不仅中国维吾尔族人民家喻户晓,而且中国各族人民也非常熟悉,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据有关专家研究,它最初起源于十二世纪的土耳其。由于阿凡提的笑话体现了劳动人民勤劳、乐观、豁达向上、富于智慧和正义感,因而受到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传遍了小亚细亚及中东、巴尔干半岛、高加索、中亚和中国新疆。
⑨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还有什么儿童故事,民间故事,这些书到底适不适合小孩子看
这些其实都适合小孩看,还有那种注音的,彩图的。
⑩ 幼儿民间故事与幼儿历史故事的区别
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都是民间文学研究的内容,二者是有些共性的地方,但区别还是很大的:
1、从概念上看 ,民间故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故事包括传说,因为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是口头创作中所有叙事散文作品的称。
2、从分类上说 ,民间传说分为: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和风物传说。狭义的民间故事分为: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
3、从特点上来说 ,内容上,民间传说的人物传说是以人物为中心,记叙他们的事迹或经历,表明人民对他们的评价。如帝王传说,从秦始皇到光绪,他们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还有著名作家、艺术家、工匠,及一些传统的、虚构的人物传说。这些人物传说有个共同的特点是,人物不管存在还是虚构都是有名有姓的、有具体的历史时间、背景。即使主人公并不一定是历史上确有的人物,某些古代文献上,还若有其事地记载过。虚构的故事多来自古老的、传统的民间传说,千百年来不停流传,无论有多少异文,其故事的中心情节和中心主人公的命运始终不变。如:干将莫邪传说、韩凭夫妇传说、牛郎织女传说、孟姜女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白蛇传说等。
民间故事里是通称的人物、广泛的背景和虚拟的内容,它们的主人公大多没有确定的名姓,冠以老大、老二、老三;大姐、二姐、三姐;张三、李四、王五;老头子、老婆子。如生活故事里“长工、地主故事”、“巧女、巧媳妇的故事”、“呆女婿、傻儿子的故事”、“媒人的故事”等。
民间传说内容广泛,塑造人物上是多种多样的,而民间故事中则存在着人物类型化。在民间故事中储存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典型形象:阿凡提、巴拉根仓、阿古登巴、杜老幺等。这是各民族、各地区机智人物的代表,几乎成了当地所有机智人物的通称。
传说的讲述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切皆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民间故事的开头一般会用一些相对固定的语句,如:“很久很久以前·······”、“从前······”这是因为民间故事没有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而且幻想性很大。
4、 民间传说是有着事实基础的;民间故事是幻想,幻想是民间故事的生命。
民间传说与历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传说是民众的历史情感需要得到公开的表露抒发,传说中寄寓着人民群众对各类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历史评价,鲜明地体现着民众的历史感情。传说所及的对象,绝大多数都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传说有时讲的生动会让人有种错觉,误认为是历史,所以传说一般都具有某种确定的历史性因素,是“民众口传的历史”,带有极强的个体感 *** 彩。如《杨家将》的传说,不清楚历史的就会把这个传说当成历史真实了。传说中杨延昭的儿子是杨宗保,杨宗保的儿子是杨文广,而《宋史》记载中,杨延昭的儿子是杨文广,没有杨宗保这个人。而生活中我们拿后者来讲,会被大家笑话搞错了。杨家将被塑造成一门忠烈,表达的是民众的感情,但不能同历史等同。
幻想,在民间故事中站着很重要的地位。神话、传说、童话中有很浓厚的幻想自不必说,就是在寓言、笑话以及生活故事中,也同样存在着幻想的成分。如阿凡提与国王的故事。 在社会意义上,民间传说的创作动因是百姓的一种情感的表达。钟山川之灵秀,赋造物以神韵,依物取形,随类赋彩,这是传说创作的一般规律。它的产生和流传靠着共同的民俗信仰,这些传说在共同的民族心理的基础上形成,又在传承中强化着民族凝聚力。
简短儿童民间故事大全【5篇】
【 #能力训练# 导语】中国民间故事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民族情感,作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也包含了丰富的想象力。下面是 分享的简短儿童民间故事大全【5篇】。欢迎阅读参考!
【篇1】简短儿童民间故事
岱山岛有一块岸礁,弯弯曲曲伸向大海,远远看去,活像一条石龙,当地渔民都叫它“石青龙”,据说这是被海龙王镇在这里的青龙的遗骸。
很久以前,青龙在东海龙宫里当侍卫将军,这位青龙将军对上有令则行,对下有求必应。有时还变作者渔翁,到岸上察看民情。若是岛上田地龟裂,百姓受灾,便偷偷吸来东海水,化作雨露,解救民间乾旱之苦。因此,当地百姓都很敬重他。
有一次,玉皇大帝下旨,要在东海水晶宫挑选一名得力将领到天庭任职。海龙王忍痛割爱,把自己最得意的青龙将军送上去。青龙动身那天,海龙王一直送到海面,并对青龙说道:
“我特地推选将军荣升,望你到了天庭后,不要忘了东海龙宫这个出生之地!”青龙再三拜谢而去。
青龙上天之后,玉皇大帝封他为灵霄宝殿的值殿将军。头几年,青龙像在东海龙宫一样,对上下左右应付自如,日子倒也过得不错。后来,他认识了皇母娘娘身边的一位宫女白虎星,平时常有接触,天长日久,双方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一见面总是含情脉脉地眉来眼去。但天庭法规森严,无法在一起倾诉衷情,日子一长,他俩越来越感到天庭的不zi由。
有一天,青龙星和白虎星在后宫服侍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时,又一次见面了。这一回,他俩见四下无人,便壮着胆搭了腔。两人真是情投意合,约定在王母娘娘寿筵之夜,众天神赴蟠桃盛会之际,一同私奔凡间,永结伴侣。
好不容易等到这天,他俩偷偷溜出西天瑶池,急匆匆奔到南天门。正在高兴之际,不料从灵霄殿传来阵阵钟鼓声,南天门砰的一声关上了,四大金刚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玉皇大帝得知他俩双双思凡,偷偷私奔,气得胡须都翘起来,即令值日功曹将青龙、白虎押来审问。青龙星和白虎星情深意笃,到了这般光景,什么也不怕了,当着玉帝的面,直说出双方相爱,愿受天规惩罚,只求恩准他俩结为夫妇。这下可更激怒了玉帝,当即传旨青龙星贬回东海,白虎星罚到凡间。两星永久分离,不得相会!青龙星怀着悲愤的心情回到了东海龙宫。原以为龙王待他不薄,回到东海以后想再托海龙王出面求情,寻回白虎星。想不到海龙王也是仗势欺人。上次青龙上天宫,他笑脸相送,拼命奉承。这回青龙回东海,却一反常态,冷漠得很。他高坐在水晶椅上,淡淡地对青龙说:“你这一回是违反天规被贬回来的,不能像过去那样受重用了。念你昔日的功劳,如今派你当一个推潮神,这算不上美差,但也不算亏待你吧!”
青龙拜谢了海龙王,默默地退出水晶宫,从此做起推潮神来。一日推两潮,苦熬苦撑,没有出过半点差错。但他脱不开身,没法去寻找白虎星,只有苦苦地思念着她。
再说白虎星,被罚到凡间以后,在镇海一个官宦人家当了侍女。一次,镇海发了一场大水,房屋冲塌了,人畜淹死了,县城里是白茫茫一片水世界,许多??体顺着大水飘到了东海大洋。这官家侍女也被淹得半死,随着洪水漂呀漂呀,最后被风浪刮到了岱山岛的一个沙滩上。不知过了多少辰光,白虎星醒了过来,见身边站着一个白发老者,一间才知是当地土地救了她。白虎星将自己的悲惨遭遇诉说了一遍,又求土地公公帮她打听青龙的下落。土地公公很同情他们,悄悄告诉她,青龙星自从被贬回东海,就在这一带作推潮神。白虎星谢过土地公公,马上赶去相会。
一个群星灿烂的夜里,白虎星和青龙星这封患难情侣久别重逢了,他俩又高兴又伤心,互相倾吐了别后的苦恋之情。谁知此事被海龙王派来监视青龙星的蟹精看到了,急忙去禀报了海龙王。海龙王一听发火了:“好呀!这青龙星、白虎星在天庭违反天条,到我龙宫又触犯官规,真是罪上加罪呀!”
当即傅下令去将白虎星镇在岱山岛西北面的一座山下,这座山后来叫“白虎山”;将青龙里镇在岱山岛东南面的一块礁石上,这座礁石后来就叫青龙岸礁。青龙星和白虎星为了自由和爱情,受尽千辛万苦,最后又被海龙王压到山底下,永远成不了夫妇。可是,百姓根本不卖海龙王的账,反而更加怀念这封情深意笃的恋人。
岛上居民每逢大年三十夜,都要在家里的水缸、米缸、菜橱上贴上印有龙图的“青龙纸”,以示纪念。
【篇2】简短儿童民间故事
大海那边住着一个勤劳的少年,他没有父母,更没有远亲,每天以打鱼为生。
有一天,打鱼少年在海滩上发现了一条奄奄一息的小金鱼,就捡起来把它放回了大海,救活了小金鱼。
过了一天,少年下海撒网,从海里捞上来一个金色的海螺,他就把它带回家放在清水缸里。然后,打鱼少年又下海去捕鱼。当晚,少年收网归家,他发现家里摆了一桌子好饭好菜,一连三天,都是这样。
这一天,打鱼少年提前收网回家,他爬上屋后的老榆树,从屋顶的天棚往屋里瞧,这时,打鱼少年清清楚楚地看到,一个美丽的姑娘正在替他打扫屋子做菜做饭。原来这姑娘是他救活的小金鱼变的,她原来是大海里的仙女,为了报答少年的好心,就变成海螺姑娘帮助年也料理家务。
三年以后,海神娘娘要海螺姑娘回到大海里去,并威胁说,不这样办,人间就要被海水淹没。打鱼少年为了留住仙女,便藏起了金色的海螺,他冲破海上的狂涛恶浪,到达珊瑚岛见到了海神娘娘,求她不要把仙女夺走,他要跟仙女永远生活在一起。海神娘娘没有答应少年的请求,她先是用金银财宝相引诱,然后又用魔法把仙女变得丑陋不堪,后来海神娘娘在海上掀起了狂风恶浪来袭击少年。
这一切手段都动摇不了打鱼少年对海螺姑娘的纯洁爱情,少年终于以他无比的勇敢和忠贞,战胜了海神娘娘的魔法,并且感动了她,从此,打鱼少年和海螺姑娘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篇3】简短儿童民间故事
一天,从外地来了个白头发的石匠老头,给河北涯一家打石碓窝儿。他一连打了好几天,歇着的时候,就到工地上转悠转悠,看人家雕刻水兽、石狮子和桥栏石柱。高了兴还跟石工门扯上几句,就连那工地上的头头们,他也偎上去唠叨几句。大伙都说这个老头迂魔,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老石匠把石碓窝子打成了,他跟主家说:“你有这么多石料,我再给你打个石墩,坐着舂粮食多方便。”主家很乐意,就让他接着打了。
打这个石墩时,老石匠别捉多细心啦,他量了打,打了量,有人问他:“一个石礅子,费这么大的劲儿干什么?”老石匠听了,光笑不说话,就知道低头干活。石礅打成的这天,正赶上大桥石拱圈要合龙门。不知因为什么,垒到最后,正好缺一小块石头碰不上茬儿。当时天阴得很厉害,眼看要下大雨,石拱圈不马上合好龙门,一场大雨,几个月的工就白搭啦!可现打制也来不及呀!石工们和掌管工程的官员,急得团团转,活象热锅上的蚂蚁。就在大伙犯难为的时候,这个老石匠又遛了来。他看了看缺口,对工程人员说:“我那里有一个石礅,你们看看放到这儿合适不。”石工们听了,马上跟老石匠把石礅搬了来,往中间一放,竟一丝一毫不差,扣得严严实实。
大桥建成了,官员们都很高兴。当想起去找老石匠道谢时,可哪里还有老人的影子!光看见碓窝子跟前,有一张大红字条上写:
施工马大哈,桥拱出误差。
鲁班来相助,银两谢农家。
看了字条,人们才知道那个石匠老头是鲁班暗地里帮助皇家工程。官员们按鲁班吩咐,赏给打石碓窝儿的那家二十两银子。
【篇4】简短儿童民间故事
汉献帝刘协自从来到山阳县,便决心远离政治,一心为民,悬壶济世。在皇宫的时候,他就是一名医术超群的医生,可因为身份尊贵,这一身的本领却无用武之地。
他去山阳县的路上,走到哪里就医到哪里,救活了很多被病痛折磨的百姓。到了山阳县以后,他见到当地的百姓因为看不起病而痛苦地死去,看到十七八岁的女孩为了照顾家中病重的父母而耽误了自己出嫁,看到七八十岁的老妇用手推车推着自己生病的儿子四处寻医,便痛心不已。
于是,他更加悉心研究医术,为百姓治病。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亲自上云台山采一些草药回来,做成中药给老百姓,而且从不收费。不仅如此,他对扎针、艾灸、拔罐、刮痧这些医疗方法,从不收取费用,只对购买回来的草药收些成本费。有时候一些穷苦人家买不起草药,还可以赊账先把药带回去吃。
当地的老中医听闻后纷纷效仿汉献帝,扎针、艾灸、拔罐、刮痧等治疗也从不收取费用,这一传统沿袭成风俗,世代流传。
汉献帝刘协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与不幸。然而,正是这些磨难和不幸,造就了他的人生价值。这个价值就是他当汉献帝时无力拯救天下百姓,而当山阳公时竭力奉献,造福了山阳百姓。
【篇5】简短儿童民间故事
宋朝时候,契丹发来二十万辽兵犯境,边关吃紧。那工夫六郎杨延昭正在遂城。遂城,就是现在徐水县城西二十里的遂城村。它北临瀑河,隔河就是一道古长城。
杨六郎一听老百姓对自己是这样的信任,更感到责任的重大。于是他把全城的青壮年召集起来,发给他们刀枪剑戟,动员他们配合军队一起上阵护城。军队和老百姓个个摩拳擦掌,誓死与遂城共存亡。
这时候正是十月,天气突然变冷。六郎杨延昭见此情景,急中生智,忙令军民汲水灌城。晚上,往城墙上浇一遍水,马上就结成一层冰,浇了一夜水,结了一夜冰。到第二天早晨,嗬,那高大的城墙白闪闪亮晶晶成了一道冰的长城,又坚又滑,不可攀登。辽兵冲到城下,前来登城,一蹬一出溜,一扒一打滑,有的好不容易爬到半截腰,一出溜又摔下去了。伏在城上的宋军趁机滚木雷石万箭齐发,杀死杀伤辽兵不计其数。辽兵数日攻城不下,只好下令退兵。杨六郎趁机,将城门大开,亲率大军冲杀出,只杀得辽兵丢盔掉甲狼狈而逃。这一仗,生擒辽兵上千,马匹近万,还获得了大批武器。
杨六郎因为这次战,被宋真宗加官进级,由保州(今河北保定)缘边都巡检使调升莫州(今河北任邱县鄚州)刺史。契丹犯边,一路烧杀抢掠,人民深受其苦。六郎杨延昭先后率兵打退辽兵一百多次进攻,使边关一度安宁,因而深受人民的爱戴。
杨六郎五十七岁那年,病故于鄚州。皇帝派专使陪同六郎的长子杨文广(戏剧中写杨延昭的儿子叫宗保,宗保的儿子叫文广)前来护送灵枢回他的原籍太原。郑州人民顷城出动,跪围着灵车失声恸哭,要求将六郎葬在鄚州,以其在天之灵,警戒边防。杨文广和皇帝的专使感到众情难却,便让马童驰报佘太君裁定。佘君提出另做一口棺椁,把六郎的衣冠和宝刀放在里边,于鄚州北城修六郎冢,以慰当地人民。从此,鄚州建起了六郎冢,成为人民祭奠民族英雄的纪念地。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百姓逢节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