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潮汕民间故事,关于潮汕民间故事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文本目录
潮州最著名民间故事
潮州 民俗 文化 独特,无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蕴涵浓郁的中古遗风。那你知道潮州最著名民间 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潮州最著名 民间故事 ,欢迎大家阅读。
潮州最著名民间故事:潮州凤塘后陇山“老热” 传说
古时候,潮州市凤塘镇有个老爷,叫老伯公,独自一个人住在后陇山上,清贫为乐。
有一次,一个皇帝落难,狼狈地逃到了后陇山。此时的他已经很多天没吃饭了,饿得饥肠辘辘。老伯公见到他这样,很心痛。可惜他家里穷得家徒四壁,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给皇帝吃。无奈之下,他只好弄点番薯叶,熬了之后给皇帝吃。
后来皇帝东山再起,回到京城再次登基。这个皇帝很重感情,安定下来之后,他想起了在凤塘的这件事,很感激老伯公。于是派人到潮州凤塘后陇山去接老伯公,打算请他到京城享福。
那些接到 命令 的官兵风风火火来到后陇山,老伯公被吓得惊心胆战的,以为是皇帝嫌他招呼不周,竟然拿粗廉的食物来给皇帝吃,派人来抓他回去受罚。
于是他便躲在山上,死活不肯出来。那些官兵知道他躲在山上,便上山去寻找。可是又老是找不到他,心想,要不放火烧山,把他逼出来。
可是当整座山被烧光之后,老伯公还是没有出来。官兵们感到很纳闷,便上山去搜。结果发现,老伯公抱着一棵树被烧死了。
远在京城的皇帝听后很伤心,命人将那棵树雕成老伯公的像,并供老伯公为神。
老伯公死去的日子是农历二月 初一 。为了纪念这个老伯,时至今日,凤塘镇后陇山的五个村子在每年的二月初一这一天,一同祭拜老伯公,并且一起举行潮汕地区的 传统 节日 ——“老热”。
潮州最著名民间故事:潮州东凤“三太子显灵”习俗故事
潮州市潮安县东凤镇昆江村至今残留一个难以解开谜底的风俗。据说,在昆江村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三太子显灵。”可惜这种情形并不常见,只有村里有大事发生或者是有时候的“老热”(也不是每次“老热”都有)才会出现,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而且往往不是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
曾有一农民在“老热”的前夕,在田里面劳作时,突遇龙王三太子。三太子跟这个农民说,他将在昆江村“老热”的这一天,依附在这个农民身上,以便巡视人间的情况。
这个农民听了之后很惊奇,等到“三太子”离开之后,他整个人就开始变得昏昏沉沉。据说是他自己迷迷糊糊地跑到村里主事的祠堂里,向村里的那些老人说了这么一件事。
于是,整个村子开始忙碌起来,做了很多准备来迎接三太子降临的那一天。其他村庄的人听闻有这么一件事,都纷纷准备在昆江村“老热”的那一天,期待着三太子显灵。
终于等到昆江村“老热”的日子了。村里主事的人及早得 清理 出一条路,只允许前来观看的人站在路的两边,因为三太子即将从路中间经过。
游神赛会快开始了,被三太子俯身的农民早已在祠堂做好准备。他裸露出上半身,只穿一件红肚兜,整个人好像腾空似地坐在一大堆向上竖起的、锋利的刀子上,而刀子则是捆绑在一张大木椅上。由村里数个壮力青年抬着,从路中间经过。
当“三太子”经过时,所有前来观看的人被命令跪下去,并且必须低头,不能抬头看。若是有人好奇抬头,便会被“三太子”发现,并且“三太子”还会立马指向他。
等到“三太子”巡视过后,便回到祠堂里。据说这时的“三太子”已脱离了这个农民的身子。农民全身无力,被及时地扶了出来,抬到别的地方坐下,渐渐地开始恢复意识。
潮州最著名民间故事:韩愈祭鳄鱼
潮州的韩江,从前有很多鳄鱼,会吃过江的人,害得百姓好苦,人们叫它做“恶溪”。 一天,又有一个百姓被鳄鱼吃掉了。韩愈知道后很着急,心想鳄害不除后患无穷,便命令宰猪杀羊, 决定 到城北江边设坛祭鳄。
韩愈在渡口旁边的一个土墩上,摆了祭品,点上香烛,对着大江严厉地宣布道:”鳄鱼!鳄鱼!韩某到这里来做刺史,为的是保土庇民。你们却在此祸害百姓。如今姑念你们无知,不加惩处,只限你们在三夭之内,带同族类出海,三天不走就五天走,五天不走就七天走。七天不走,便要严处!”
从此,江里再也没有看见鳄鱼,所有的鳄鱼都出海到南洋去了。
现在,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叫做“韩埔”,渡口叫“韩渡“,又叫”鳄渡”,还把大江叫做“韩江”,江对面的山叫做“韩山”。
猜你感 兴趣 :
1. 潮汕民间故事
2. 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3. 最经典民间故事
4. 最著名的民间故事大全精选
潮汕民间故事大全
潮汕民间故事:广济桥的传说、韩文公祠与橡木的故事、鳄渡秋风、西湖渔筏、韩祠橡木。
1、广济桥的传说:广济桥是潮州的一座古桥,传说中有一位名叫丁允元的太守在桥上建筑了最大的桥墩,因此桥得以建成。这个故事讲述了丁允元的智慧和勇气。
2、韩文公祠与橡木的故事:韩文公祠是潮州的一座纪念韩愈的祠堂。传说中,韩愈在潮州任职期间,曾在笔架山上种植了一棵橡木,后来这棵树成为了潮州八景之一。
3、鳄渡秋风:传说潮州城外的韩江上有鳄鱼出没,为了防止鳄鱼伤人,当地人在江边设立了一个鳄鱼渡口,秋天时鳄鱼会从水中出来,人们便称之为“鳄渡秋风”。
4、西湖渔筏:潮州西湖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区,古时候湖中有许多渔筏,渔民们在湖上捕鱼,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5、韩祠橡木:韩祠是为了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而建的祠堂,传说中韩愈曾在潮州种植橡木,因此韩祠附近有一棵古老的橡树。
关于潮汕民间传说故事
潮汕地区民间传说
汕头莲塘玄天大帝庙传说
古时候,汕头的莲塘与邹堂两个村子经常发生暴力冲突。双方一直僵持不下,可惜莲塘往往败退。不仅损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因此受到其他村子的嘲笑,莲塘的村民为此倍感气愤。
有一天,莲塘打架又输了。村民们都很不服气,大家决定向妈祖娘娘求救,看看能不能找到可以战胜的方法,来挽回他们的势力。
可是,当他们向妈祖娘娘诉说自己的来由之后,妈祖娘娘也感到很无奈。妈祖娘娘向村民们解释说,她并不懂得作战的方法,实在是帮不了他们。这群村民听了之后,都感到很失望。但是,妈祖娘娘想了想又说,她倒是可以给村民指明一条道路,到牛头山上去找妈祖娘娘的大哥玄天大帝,他应该可以帮到村民。
村民听了之后非常开心。于他们风风火火,赶紧跑到妈祖娘娘所指的牛头山上去寻找玄天大帝。玄天大帝这位神仙倒也豪爽,听到了村民们的苦楚之后,立马答应下山来帮助村民。
当莲塘与邹堂再次发生冲突时,玄天大帝及时出现。他的出场犹如一阵狂飙的风,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下子就将一个重达千斤的石门坎拔了出来。在场的村民全部惊呆了,谁也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只觉得还没来得及厮杀,玄天大帝已不费力气地把邹堂的人赶出了莲塘。
这次的暴力冲突,让邹堂那边损失惨重。从此以后,邹堂的村民再也不敢来找莲塘村民的麻烦了,莲塘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安定。大家为了感谢玄天大帝的保佑,在村子里建起了一座玄天大帝庙,并且在自家的门上贴上了玄天大帝的门符。
时至今日,莲塘的玄天大帝庙里,依旧香火鼎盛。
潮州凤塘后陇山“老热”传说
潮汕民间风水故事_潮汕民间风水传说故事
潮汕民间风水故事篇一
广东省海丰县大湖镇高螺乡附近的山上有一穴南京“王姓”的“高螺”地,这是广东省有名的名地之一。大湖“高螺地”的由来,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传说明清时期,南京王姓公孙两人来广东省海丰县一带寻找名地,他们经过多年的寻找,终于有所发现。王姓长辈(王公)懂地理,他看见羊牯岭(527米)有一支龙弯延起伏十几里后在大湖镇的山上融结,王姓公孙两人几经寻访,发现了龙脉的结穴处。王公发现大湖山上有一螺形地理,为证实它是否活地,有一天,他在穴地的一块大石板上做记号,然后叫他的孙子在那里听,他自己爬上山顶去敲打,之后问他的孙子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他的孙子当时看到他的公公在山上敲打一石块,下面就会发出咚咚的声音,并且石缝中有水流出,觉得很奇怪。他的爷爷下山后,他把自己听到看见的情况如实向喊搜基他的爷爷说明,他的爷爷听后心中高兴,证实这确实是个活地。该地来龙长,朝案山、龙砂郑谨好,前面有大水弯环,水口砂呈狮象之形,他预测该地葬后应出大批文人、官员。王姓这位长辈能观星相,识天文,他想活地要活葬才有更好的效果,后来他测定该“螺地”在中午时要吐肉进食,有一天,他们公孙两人又到该地去,到中午时王姓长辈(王公)叫他的孙子到下面的水沟舀水给他喝,他的孙子走后不久,那神螺果然开口活动,王姓长辈在旁边先是静观其变,后来看到神螺开得很大并喷出水来时,他想现在正是下葬的好时机,为子孙后代造福他就纵身跳进螺口里,神螺被惊吓之后把口收缩,就将王姓长辈(王公)逐渐吞下去,等到他的孙子爬上山时,只听见有窿窿地声音,不见他爷爷的身影,他在大石块上只见到他爷爷的一双鞋,他走近一看,只见他的爷爷被神螺吞吃了一半,只露出头部,他的孙子赶忙要把他的爷爷拉上来,但是,他怎么拉也没有拉动,后来他的爷爷赶紧对他说漏携:“孙子,不用拉,这是个活地,爷爷就葬在这里,今后咱们王姓会出一大批人才,要出的大小官员有三升加三斗,你要坚强活下去,回家乡(南京)告知此事。”他的爷爷话刚说完,那神螺就窿地一声把他全吞食了,并化成了一个墓地形,即是现在的“高螺地”。后来,这个“高螺地”果然荫出了许多官员,其家族人丁大旺,他的孙子回南京报信后,其家族曾多次乘船来螺地敬拜,在海陆丰地区流下了许多有趣的传说。
该地海陆丰一带有民谣说:“高螺朝北斗,狮象把水口,崆山做印斗,官员三升斗。”该墓地是天葬穴,没有立墓碑,葬后其家族人丁大旺,官员世代不穷,在海陆丰地区影响很大。“仰天海螺”地有诗曰:仰天海螺口向天,穴寻腌上好安扦,四山拱应游鱼乐,包裹重叠万年兴。
“高螺”地是羊牯岭(527米)来龙,羊牯岭是火型山,少祖山(屏峰山)是火型山兼木型山,起脑山是土型山,该地是“木火来龙”,这是贵龙的行度,来龙几经起伏,在丙午方过峡,“高螺”地过峡是蜂腰型,峡短是工字型,来龙气壮,在过峡处左右有龙砂护送,起脑处多个地方有螺壳石呈现,这是龙的秀气,起脑后又再开屏,墓穴是中心出脉,入首处圆满开窝,是金星结穴。来龙的后面丙、午、丁方起峰开屏,呈三台型,该地来龙是火生土,土生金。
“螺地”大概是坐190度,丁山癸向兼午子,透地龙分金是丙午丙子,丙午气(珠宝)透地龙断曰:离山更有俩宫强,旺位丙来助禄欣,丑位艮星来进助,子孙世代作栋梁,若合宝照挨星诀,成名及第在眼前,地虽小来也能富。此分金水火不相谢,房分均衡。杨公穿山七十二龙分金坐戊午向壬子,戊午(大吉)戊午是吉龙,房房发人丁,代代多豪富,岁岁吉事临,寅午戍年应。该地三年便发,二十四年后科甲贵显,大地大发,小地小发,长房及第发福,中房加官进爵。杨公秘诀曰:天金龙运最兴隆,代代儿孙不因穷,科甲倒应重叠见,黄扉论道愧无功。墓地内青龙、白虎砂均称,像龙耳(螺耳),内外青龙砂有四重,内外白虎砂有三重,来水处有象山,水从左边倒向右出艮方,是金局墓向,该墓地出水弯环有情,出水口处内有狮山,外有象山,即狮象把水口。兑卦、乾卦(螺河、流冲河)、坎卦来水,来水长大即是(天户阔),出水口弯环紧塞即是(地户闭)。墓地内堂局紧凑,青龙、白虎砂差护,中外堂局阔大,前面有崆山做案山(印斗),案山四周是水,即印浮水面,朝山是象型山(陆丰),墓地前面四周远处群山环绕,即是山环水绕,戍乾山峰峦尖秀,催官催福,科甲连元,辛戍乾亥来水催官发福,食禄万钟。该地是火局,夫妇正配,坐禄迎禄是禄马朝元之格。
“螺地”(“仰天海螺”地)前面都是水,水是螺的养命之源。该墓地巽峰起,辛峰是羊古岭山(尖秀),丙、午、丁三阳峰起,前壬子峰高,结穴处左右有蝉翼砂,内堂局水出癸方,有石块把水口,使水弯环出,不会直流,这是自然的造化。
“螺地”从对面来看,其形状更象“螺”形,正如古语曰:成象于天,成形于地。它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地理,大湖“高螺地”是个天葬的地理,该地癸归艮位发文章,该地理应会荫出一大批文人、秀士,因其来龙带有文贵,前面案山是月璜形,主出文人,且这些文人都能掌一定之权力,该墓地可以荫出几代的贵人来,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名地。
潮汕民间风水故事篇二
海外华侨的神庙和善堂,有许多地方将虱母仙和八仙一起供奉;在潮汕,一些乡里的建筑和墓葬,有许多是虱母仙所建,虱母仙是实有其人的。
虱母仙怎样从人而变成仙,民间有许多传奇性的传说。
虱母仙,原是一道人,名叫邹普胜,善卜天机,精通玄学。生于元末,活动于明初。
元末,蒙古族的野蛮统治已不得人心,也即天运已尽。各处农民纷纷起义、造反。道人邹普胜也下山参加了南方红巾军陈友谅的队伍,当上了军师,和朱元璋率领的、刘伯温当军师的起义军,互相争夺天下。
两军相争,邹普胜为陈友谅出谋划策,打了九十九次胜仗,但最后一次,陈友谅却战败中箭身亡。这个战役就是1363年4月至7月的历时85天的“鄱阳湖大战”。
朱元璋统一了中国,做了皇帝,建了大明王朝。当时刘伯温曾在朱元璋面前极力推荐邹普胜,召请他来共治天下。
但邹普胜自友谅兵败之后,惭愧得无地自容,就隐姓埋名,取野鹤闲云之意,自名为何野云,以其青年时期所习天文、地理、土木建筑技术谋生。
明洪武年间,何野云从北向南流落到了潮汕——主要是潮阳,为人营造祖坟,建筑乡里,成为名噪一时的地师。
何野云在潮阳筑仙城,建寨门,凿泉取水;可见其是一位通晓天文、地理、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