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形态学(简述普洛普在其著作《民间故事的结构形态》中民间故事的31种功能)

本文摘要: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民间故事形态学,关于民间故事形态学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民间故事形态学,关于民间故事形态学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文本目录

  • 请问普洛普《民间故事形态学》主要内容
  • 叙事学的先驱 普罗普《民间故事形态学》
  • 民间故事形态学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 简述普洛普在其著作《民间故事的结构形态》中民间故事的31种功能
  • 民间故事形态学的作者是
  • 请问普洛普《民间故事形态学》主要内容

    普洛普(Vladimir Propp)于1928年出版的《民间故事形态学》是形式主义在叙事学研究中的一个胜利,普洛普的叙事研究在形式上指出了意义产生的过程,他象化学家分析化学元素一样把故事当成叙事元素的组合。普洛普的整个研究,就是试图抽出民间故事中的共性。他认为在俄国民间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是不变的,他把他称为"功能"。他认为角色的功能可细分为三十一种,这些功能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来的。而这些功能经常是纠缠在一起的,形成了"角色",他认为角色共有七个:反面角色、协助者、救援者、公主和她的父亲、送信人、英雄、假英雄。而角色和功能是故事的二个基本元素。

    普洛普的叙事研究已经形成现代叙事学的基本框架。当他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被译介给西方时,对西方现代叙事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用角色和功能研究民间故事的方法也被电影学者搬到电影分析中,比如彼得·沃伦(Peter Wollen)对希区柯克《西北偏北》的分析,就完全照搬普洛普的理论来对好莱坞情节电影进行分析。

    叙事学的先驱 普罗普《民间故事形态学》

    探索叙事学的瑰宝:普罗普的《民间故事形态学》

    普罗普虽然在理论活动和内容上并未隶属于俄国形式主义,但他的学术地位不容忽视,因为俄国形式主义是结构主义理论的发端,而普罗普正是这个理论领域的早期开拓者。然而,我们应当清楚,尽管普罗普与形式主义有所关联,但他们的核心关注点是不同的,需要区分看待。

    1928年,普罗普的里程碑著作《民间故事形态学》横空出世,他运用创新的形态学方法,对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进行了深度剖析,从而奠定了他在结构主义叙事学史上的先驱地位。普罗普的方法论核心在于,他将故事分解为一系列功能序列,每个功能代表人物在情节中的行动,而不仅仅是角色的名字,重要的是这些行为在故事中的作用。

    功能序列与故事构建

    普罗普揭示了故事结构的内在逻辑,他将不承担情节功能的元素分为连接成分和动因。连接成分是功能间的桥梁,而动因则赋予行为以动机。他细致地划分出31种行为功能,构成了一个稳定且广泛的体系。每个故事类别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序列,但都植根于这个通用体系中。普罗普将人物角色精妙地分类为反面人物、捐助者、被寻求者等七种,每种角色承担着特定的功能。

    普罗普的发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从民间故事的实践案例中提炼出的实用理论。他的研究不仅推动了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发展,也为剧本创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如《救猫咪》和《千面英雄》等经典作品,都深受其理论影响。

    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点

    普罗普的理论在结构主义的道路上已经展现出深厚的基础,它预示着将整体结构视为文化结构的可能,这正是神话学研究的核心议题。可以说,普罗普就像是叙事学领域的一位先知,他的理论犹如一颗种子,孕育了后来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繁茂森林。

    总结普罗普的贡献,我们可以说,他是俄国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之间的一座桥梁,他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不仅揭示了故事的内在模式,也为我们理解叙事艺术的深层结构提供了无尽的启示。让我们跟随普罗普的足迹,深入探索那些隐藏在民间故事中的叙事奥秘。

    民间故事形态学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民间故事形态学的核心概念如下:

    1、民间故事形态学通过对不同地区、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的民间故事进行分类,揭示不同类型民间故事的共同特征和差异。

    2、民间故事形态学研究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的构成方式,以及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等。

    简述普洛普在其著作《民间故事的结构形态》中民间故事的31种功能

    普洛普的“功能说”是叙事语法的最初成果。在《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中,他指出:“童话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千奇百怪,五彩缤纷,另一方面,它如出一辙,千篇一律。”普洛普认为那些千篇一律的、万变不变的因素就是“功能”。普洛普从100篇童话中提取出了31个功能,如下:

    1、某个家庭成员不在家。(β)

    2、对主人公下一道禁令。(γ)

    3、禁令被破坏。(δ)

    4、坏人试探虚实。(ε)

    5、坏人获得受害者的消息。(ζ)

    6、坏人企图欺骗受害者,以便控制他或占有他的财产。(η)

    7、受害者落入圈套,不自觉地帮助了敌人。(θ)

    8、坏人伤害了家庭中的某个成员。(A)

    8a、家庭中某个成员缺少或希望得到某物。(a)

    9、出现灾难或贫穷:主人公得到请求或命令,他被允许前往或派往。(B)

    10、寻找者同意或决定反抗。(C)

    11、主人公离家出走。↑

    12、主人公经受考验、审讯或遭到攻击等。这一切为他后来获得某种魔力或帮助铺平了道路。(D)

    13、主人公对未来的施与者作出反应。(E)

    14、主人公获悉使用魔力的方法。(F)

    15、主人公被送到、派到或带到他所寻找的目标所在地。(G)

    16、主人公与坏人殊死交锋。(H)

    17、主人公遇难得救。(J)

    18、坏人败北。(I)

    19、最初的灾难与贫穷得到解除。(K)

    20、主人公返回家园。↓

    21、主人公受到追捕。(Pr)

    22、主人公在追捕中获救。(Rs)

    23、主人公返回家园或到另一国度,未被认出。(O)

    24、假主人公提出无理要求。(L)

    25、给主人公出难题。(M)

    26、难题得到解决。(N)

    27、主人公得到承认。(Q)

    28、假主人公或坏人被揭露。(Ex)

    29、主人公被赋予新的形象。(T)

    30、主人公受到惩罚。(U)

    31、主人公结婚并登上王位。(W)

    民间故事形态学的作者是

    该作者是弗拉基米尔·普洛普。

    弗拉基米尔·普洛普是苏联著名民俗学家,虽然不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中的一员。

    普洛普于1928年出版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在研究方法上与形式主义有相通之处,所以也被看作是20世纪形式主义思潮的一个推波助澜者。

    标签:

    • 声明:以上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36gushi.cn/Folktales/2908.html
    亚洲民间故事英文版(中国民间故事 英文)
    八仙过海是民间故事吗(《八仙过海》是民间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