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地方民间故事,关于地方民间故事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文本目录
灵寿民间故事传说
灵寿民间故事传说:葫芦山的传说
在灵寿县西部与平山交接处,有一座形似葫芦的山,人称葫芦山,关于这座山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
很久以前,山脚下住着一对年老的夫妇,老汉王国富,其妻王氏,老俩口以种葫芦为生,光景过得还算舒心。
一天夜里,惊天动地的巨响把老俩口惊醒,紧接着呼呼的狂风刮了起来,尘土飞扬,砂石乱滚。两人赶紧起来透过窗口向外看去,不看则已,一看两人大吃一惊,只见在朦胧的月光下,一个怪物正在尘土中狂舞。原来在他们房后的山中住着一条长蛇,经百年修炼成了精怪。
打这以后,周围的村庄就不太平了,不是这家的牲畜被风卷走,就是那家的小孩被妖怪吃掉,就连大人也常常成为蛇精的美餐,一时搅得四邻不安,人人恐惧。可谁有办法呢?人们只好天一黑就闭门灭灯,苦待天明。
老汉房后的葫芦也倒霉了,一个个又大又圆的葫芦被石头砸烂,被尘土埋没,被狂风刮得四处都是。老汉的心就象被人揪着一样难受。这天老汉独自一人又在葫芦地里暗自流泪,忽然看见坡跟里还有个幸存的葫芦,大得出奇。老汉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葫芦,他连忙跑过去摘下来,抱在怀里。突然,这只葫芦滚在地上随即变成一个膀大腰粗的小伙子。只听他说道:“老爷爷,我是葫芦神的儿子,为了报答您对我们的好心,我奉父之命前来为民除害。”老汉满心欢喜,忙拉他回家。这时小伙子又说:“老爷爷,你快把种葫芦用的铲拿来,我要立即去杀死妖怪,不然等那妖怪醒来,后患无穷。”老汉照他的吩咐把铁铲拿来。小伙子爬上大山,把铁铲用力掷入洞内,只听一声长啸,令人毛骨悚然。妖怪被钉在里面,尾巴乱挠,企图将大山弄翻跑出来。大山左摇右摆,眼看就要倒了。这时,小伙子变成一座大山,压在了蛇妖上面,蛇妖再也不动弹了。
为了纪念这位见义勇为的小伙子——葫芦神的儿子,人们便把此山叫做葫芦山。
灵寿民间故事传说:五谷杂粮的来历在很早很早以前,人们还不会种地,吃的是野果和树叶,生活很苦。一位天神把这情况报告给了玉帝,玉帝同情人们疾苦,就下令给人间下些米面。从那时起,每年夏天从天上下米,冬天下面,人间百姓有了米和面,再不愁没饭吃了。过了些时候,天神装成乞丐下界视察,却见家家都在抛米撒面,浪费特别严重。天神信步走进一户人家,对一位中年妇女说:“行行好,把你那馍馍给我吃一个吧!”那妇女头也不抬,说:“馍馍还要喂狗呢。”天神又乞求说:“那就给点烙饼吧,我饿得实在不行了。”妇人狠狠地说:“烙饼,还要给俺孩子垫屁股呢!”边说边将烙饼顺手放到孩子屁股底下。
天神奏明玉帝,玉帝大怒,立即下令,把下米改成下雨,把下面改成下雪。
人们没有吃的了,饿得面黄肌瘦,便跪在地上向天神祈求饶恕浪费之罪。天神气呼呼地说:“绝不饶恕!”这时,一条黄狗也跪在地上,眼泪汪汪地请求给它留点吃的。天神觉得狗无罪,就对狗说:“你起来吧,我给你留一粒谷,一粒麦,一粒高粱,一粒黍,一粒豆,你自种自食吧!”
狗把这五粒种子种在地里,一夜之间,就成熟了。第二天黄狗把粮收回来,它看见人们都快饿死了,便煮了一锅粥,给大伙分着吃。人们觉得自己是狗的主人,反而让狗养活自己,都不好意思地说:“粮是你求来的,我们吃了你吃什么?”狗说:“你们吃我的饭,我吃你们的屎!”这五粒种子打下的粮食,就是今天的五谷杂粮。
灵寿民间故事传说:四显神通高阴阳的名气越来越大,人们常向高阴阳试探功法如何。一次几位村民对高说:“都说你的法力甚高,你能带领咱们到云南看一场大戏吗?”高阴阳说道:“那很容易,只要你们听我的话,保管让你们平安到云南看一场戏,平安回来。”于是几个小伙子一起都坐在一个石碾盘上。高阴阳说道:“我要用法力了,请你们都闭上双眼,不让你们睁眼千万别睁眼偷看,如睁眼偷看就会把你丢掉了。”于是大家都合上了双眼,只听见高阴阳嘴里嘟嘟哝哝念起了几句咒语。突然,大家感到石碾盘飘了起来,耳边的风声呼呼直响。飞呀飞呀,一会儿功夫石碾盘轻轻地落地了。高阴阳让大伙睁眼,大家睁眼一看,嗬!只见前边不远,锣鼓喧天的大戏台上正在唱大戏,大伙便高兴地看起来了。把大戏看完后,高阴阳又让大家都坐在那个石碾盘上,说了声:“都合上双眼,咱们要回家了。”又听到高阴阳念起了几句咒语便飞了起来。飞着飞着,其中一位好奇的小伙子想睁眼看一下是怎么个飞法,当他一睁眼看时,呼地一阵风把他飘了下来,丢在了半路上。别人都平安地回来了,他却步行了二、三年,讨饭才回到家。这就是高阴阳一显神通。
听说高阴阳能带领村民们赴云南看戏,人人都很敬佩他的功力和法术。传说有一年的腊月二十八日,马上就要过农历小年了,农村家家户户都团聚到一起,大吃大喝地庆新年,畅谈一年来的收获。有人向高阴阳提出:“高先生,马上过新年了,你能给大伙在晚上做出个月亮来吗?明晃晃的给咱们照明守岁该多好啊!”高阴阳一听也是:“好吧!我给大伙做一个天灯,让大家痛痛快快地过好春节。”于是他便找出一张白纸,用他那把宝剪,剪呀剪呀,剪成了一个非常圆溜的月亮。他又在院子中央摆起了香案,点燃起一个神灯,口里嘟嘟哝哝地念起了几句咒语,一口法气呼地一声把他做的那个月亮吹上了天空,顿时,那月亮在天空发出了白色的`光芒。这下可把人们高兴坏了,大家欢天喜地过了个新春佳节。这就是高阴阳的二显神通。
话说高阴阳春节给村民做的那个月亮在空中给大家照明,正月初五到了,新年马上过完了,不知怎地那个月亮越飞越高,那光亮一下子照到了京城。皇上闻知后,感到不好,春节时哪里来的月亮呢?一定是民间出了大能人,或是有个反民出现,一定要派人捉拿归案。据说查来查去发现了灵寿高朱乐村出了个“高阴阳”先生,于是派了一群兵将前来捉拿。高先生知道闯下了大祸,立刻把月亮收回烧掉,自己在家里编起了草绳来。捉拿他的兵将们将他家包围了,亮出皇上捉他的圣旨。高阴阳不慌不忙地说道:“好吧,我可以跟你们走,只是你们从老远的京城赶来一定很累了,这里给大伙烧点开水。你们先喝点水休息一下,我收拾一下东西便跟你们走好吗?”兵将们都感到口干舌燥。小头目心想:兵将把他家包围得水泄不通,谅他跑不出去,就答应了。高先生夫人给他们弄好开水,让大家喝了起来。外边的人不许进,高家的人不准出。这时高阴阳把草绳拧好了,让妻子点火做饭,烟囱里一阵黑烟冒向天空。高阴阳让一家人都骑在草绳上,口里念起了咒语,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草绳“嗖”地一声顺着烟囱里的黑烟飞了起来,一家人好像骑着一条出水的蛟龙向西方太行山飞去。来抓他的兵将们,眼看着一家人飞走了,毫无办法。这就是高阴阳三显神通。
话说高阴阳带着一家人,骑着草绳飞走了,朱乐村的人们谁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慢慢地就淡忘了此人。传说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灵寿高朱乐村出了位教书的先生,常年跋山涉水外出教书,每年农历腊月回家过春节,把挣下来的薪水拿给家人,过年后就又外出教书。这一年他游走到山西一带教书,挣下了不少银两。眼看又要过春节了,他便带着银两往回走,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趟过一条河又一条河,走啊走,走着走着,突然感到自己迷失了方向,怎么办呢?于是边走边打听过路的人。这一天他走在一座大山里,看见不远的地方有一位白须白发的老翁坐在一块山石旁休息,于是便上前问路:“大爷你好!我是河北灵寿人,回家走迷了路,请问我该怎么走才对路呢?”那老翁上下看了看他问道:“你老家是灵寿哪个村的?”教书匠答道:“灵寿高朱乐村,怎么大爷说话口音也像是灵寿的?”老者说:“对呀!我的老家也是灵寿朱乐村的。”二人越谈越亲热,于是老者便把教书匠领回家了,又是给他烧水喝,又是给他做饭吃,并且告诉教书匠说:“我家离你家不太远,只是多年没有回去了,我也打算和你一块走,路上好做个伴。”二人谈话不知不觉天气就晚了,教书匠有点着急了,问道:“咱们上路走吧,天马上就快黑了,路又这么远……”那老者说:“不用着急,不用着急,我这里有一匹快马,骑上它一袋烟工夫就回去了。”二人又谈起闲话来了。老者说:“高朱乐村东边有一条河沟,河边有一座关帝庙,你的家离关帝庙不太远吧?”“是的。”教书匠嘴里应付着,心里却急想上路回家,因为是农历小年了。老翁也看出了他的心事,笑着告诉他:“年轻人,我看你是真着急了,不要紧,马上你就会到家的。”于是拿出了一条拐杖,领着那年轻人就上了回家的路。他告诉教书人说:“你顺着我的手看,老远老远的地方那只灯亮着吧,你骑上拐杖往前走,千万不要看别处,走吧。”说也奇怪,教书匠半信半疑地骑上拐杖,向前一走却嗖地一下子飞了起来,好似腾云驾雾一般。他双眼看准前方的那只灯亮,飞呀飞,不一会就轻轻地落在了那只小灯的跟前。这位教书匠定神一看,这不是到了我的家吗?那只灯正是他家影壁墙上土地爷前供奉的神灯。一家人听他讲了经过,都说他碰到的那位老翁一定是高阴阳先生了。先生又一次显示神通,送他回家。这就是高阴阳四显神通。
中国各省市有什么民间传说故事?
1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 Ⅰ—2 布洛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4 Ⅰ—4 牡帕密帕 云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6 Ⅰ—6 白蛇传传说 江苏省镇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苏省宜兴市
山东省济宁市
河南省汝南县
8 Ⅰ—8 孟姜女传说 山东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传说 山西省万荣县
江苏省东台市
河南省武陟县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传说 浙江省诸暨市
11 Ⅰ—11 济公传说 浙江省天台县
12 Ⅰ—12 满族说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宝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
14 Ⅰ—14 耿村民间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沟民间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间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17 Ⅰ—17 走马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
18 Ⅰ—18 古渔雁民间故事 辽宁省大洼县
19 Ⅰ—19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20 Ⅰ—20 谭振山民间故事 辽宁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间歌诗 河北省河间市
22 Ⅰ—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
23 Ⅰ—23 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产调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玛纳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6 Ⅰ—26 江格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7 Ⅰ—27 格萨(斯)尔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斯)尔》办公室
28 Ⅰ—28 阿诗玛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29 Ⅰ—29 拉仁布与吉门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30 Ⅰ—30 畲族小说歌 福建省霞浦县
31 Ⅰ—31 青林寺谜语 湖北省宜都市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民间故事有哪些?
中国有很多经典的民间故事,比如《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这些故事都以爱情、亲情、友情等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白蛇传》讲述了一个千年的蛇精白素贞与书生许仙相爱,但被法海和尚用金钵罩住,困于雷锋塔下的故事。这个故事成为了中国的一部经典电视剧,深受观众喜爱。
《牛郎织女》讲述了一个贫穷的牛郎和一个富有的织女的爱情故事。虽然两人身份悬殊,但他们依然相爱并结婚,但因为织女违背天规,两人被迫分开,只能一年相见一次。这个故事也成为了中国的一部经典电影。
《孟姜女哭长城》讲述了一个名叫孟姜女的普通女子,因为丈夫被抓去修建长城而哭泣,最终长城崩塌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对暴政的反抗和对爱情的执着。
《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了一个贫穷的书生梁山伯与富有的女子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两人相爱并结婚,但因为社会地位的差异,他们的爱情受到了阻碍,最终双双化蝶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
中国 民间 故事 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民族情感,作为中华 文化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也包含了丰富的 想象力 ,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简短古代民间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查阅。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1
很久很久以前,铁棺峡出口宽谷地带,土地肥袄,有几十户乡民在这勤劳耕种,过着不愁吃喝的安定生活。
峡谷东岸的山洞中,盘踞着一条黄龙,它历经了三百多年的修炼,和附近乡民相处和善,见难相助,有救必应,当地黎民对他十分敬仰。每逢天旱,人们便成群结队的来到洞前求雨。黄龙为了满足乡民需要,便从洞中吐出一股股紫雾,紫雾冉冉上升到天空,很快凝成一一团一一团一乌云。倾刻,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使峡谷庄稼五谷丰登。乡民为了感激黄龙神恩,便在黄龙洞前,立庙祭祀。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西岸山洞中,住进了一条乌龙。它经过百余年修炼,开始有了一些道法,见黄龙洞前香火很旺,祭品繁多,不禁眼馋起来。心里暗想:哼!黄龙有多大的本事,你们那么尊重它,不把我看在眼里,好嘛,让我施展法术给你们看看,那时你们就会来求我了。于是,乌龙开始作威起来。这时,刚巧遇上天旱,它就乘机火上加油、口吐火焰,使田干地裂,庄稼枯黄,人畜因热而生病的不少。黄龙得知此事,忙布雨解危,使乌龙的一阴一谋未能得逞。就这样反复几次较量,都是黄龙化险为夷。乌龙见黄龙处处与它作对,十分气恼。
一天,乌龙来到黄龙洞外威胁黄龙说:“你快把洞府让出,不然叫你葬身洞窟,后悔莫及!”面对乌龙的无理威胁,黄龙以好言相助:‘修炼便民’是我们的正本,你这样作恶害人是不对的。骄横无理的乌龙大吼:“少说废话,今天让你看看我的厉害!”话刚落音,乌龙就口喷一一团一红光,随着一声巨响,顿时庙宇倒塌,连整个洞府也晃动起来。黄龙被激怒了,从洞中冲出,与乌龙厮杀起来。两龙腾空,相互伸长龙爪,你抓我咬,各自施展绝招。好一场恶斗,只杀得天昏地暗,经过九九八十一个回合,乌龙由于修练功夫不如黄龙,渐渐不支,且战且退,鳞甲被打落得满峡谷都是。至今人们看到宁河中的五彩石, 传说 就是两龙相斗时掉下的鳞甲变成的。
正当乌龙战败被擒,连连呼救求饶的时候,恰巧观音大士云游到此,问明了原固,训斥了乌龙,劝阻黄龙手下留情,要两龙合好,同住一个洞中,共同修炼仙道,为民除害。
乡民们见黄龙一心为民施云布雨,乌龙也改邪归正了,又集资重新修起了庙宇,取名“双龙庙”,两龙逢旱施雨;遇涝放晴。乡民们把峡谷耕耘得青翠欲滴,庄稼喜人,生活一天天的好起来。
明朝文学家杨慎(号升庵),路过三峡时,听到乡民们纷纷称颂双龙利民功绩,欣然挥毫留下了“护峡佑民”四个大字。人们把这四个字做成一块金匾,悬挂于双龙庙中,以表彰二龙。为此,这段峡谷也叫“双龙峡”。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2
人类的始祖女娲造人之后,一向太平无事。
忽然有一天,天地大冲撞,天上崩开一条巨大的裂口,地面也爆裂塌陷,烈焰从地心迸发,焚毁森林;洪水从渊底喷涌,漂走山岭;妖魔鬼怪,恶禽猛兽,趁机肆虐,人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女娲听到人类的求助声,她先杀死妖魔鬼怪和恶禽猛兽,然后平息了水患,接下来进行伟大的补天工程。
女娲到各个地方收集芦柴,搬运到天的裂口处,堆积得与天一样高,接着去寻找与天一样颜色的青石,由于地上没那么多,只好再拣些白石、黄石、红石和黑石,放在柴堆上面。趁从地心迸发的大火还没有全部熄灭,她用一棵大树点燃芦柴,火焰忽地窜起,照亮了整个宇宙,五色石都被烧得通红。慢慢地,石块熔化了,象糖浆似的流淌在天的裂缝中。等芦柴快烧完的时候,天上的大裂口被补好了。
尽管残破的天地被女娲修好了,但并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西北方向的天空略有点倾斜,所以太阳、月亮都不自觉地往那边跑;东南方向的大地,陷下去一个深坑,所以大川小河里的水,也都不由自主地朝东南方向流,大量的水积在那里,就形成了海洋。
在渤海的东边,有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深沟,名叫“归墟”。无论是地上的水,还是海里的水,都往这里流。“归墟”里的水,却总保持同样的状态,既不会增加,也不减少。因此不会溢出来淹没人类。
“归墟”里面有五座神山,就是“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每座神山高三万里,山与山之间是七万里。山上有黄金打造的宫殿,玉石 雕刻 的栏杆,许多神仙住在这里。
神山上的所有飞禽走兽都是白色的,山上还有许多奇特的树,这些树结的果实是美玉和珍珠,味道非常好,凡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神仙们都穿洁白的衣服,背上长有小小的翅膀。平时这些神仙们在大海上、碧空下,象鸟一样自由地飞翔,往还于五座神山之间,探望他们的亲戚朋友。神仙们的生活快乐而幸福。
但在快乐幸福的生活中,也有一件小小的烦恼。原来这五座神山都是漂浮在大海中的,下面没有生根,一遇有大风,便会漂流不定,这给神仙们来来往往造成不便。于是他们派代表向天帝去诉苦。天帝也害怕几座神山漂到天边去,诸神无家可归。于是吩咐海神“禺强”派十五只大乌龟,去把五座神山用背驮起来。每座神山由一只大乌龟驮着,其余的两只守候在旁边,六万年轮流一次。这样一来,神山稳定了,住在山上的神仙们都欢天喜地。
不料有一年,巨人国“龙伯国”的一个巨人来到归墟钓鱼。巨人的身子象神山一样高大,他举起钓竿,接二连三地,从海底钓上来六只大乌龟。这六只大乌龟恰好是背驮神山的乌龟。巨人不管三七二十一,背着乌龟回家了。失去乌龟的两座神山“岱舆”、“员峤”被风吹到了北极,沉到海里去了。住在这两座神山的神仙们,都慌慌张张地搬家,带着东西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累得满头大汗。
天帝知道了这件事情,大发脾气,便把“龙伯国”的人的身体缩短,以免他们再出去惹事。剩下的三座神山因为有大龟背着,一直没有出什么事,至今还矗立在中国的东部沿海。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3
古时候,有个年近古稀的老宰相,又娶了个名叫彩玉的小媳妇。彩玉年方二九,长得如花似玉。自从嫁给这位老宰相,虽说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她总是闷闷不乐,暗暗埋怨父母不该把她给一个老头子。
一天,彩玉独自到后花园赏花散步,碰上了年轻的小花匠。这位花工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两人一见钟情。从那,彩玉常常偷偷地到花园里同花匠相会。有一回,彩玉对花匠说:“你我花园相会,毕竟不是长法。我有一计,可使咱俩天天幸会,如同夫妻一般。花匠问什么妙计,彩玉就如此这般地说出了自己的主意。
原来,老宰相恐怕误了早饭,专门养了一只“朝鸟”。这鸟天天五更头就叫,老宰相听到鸟叫,就起身上朝。彩玉让小花匠四更前就来用竹杆捅朝鸟,让它提前叫唤,等老头子一走,他俩就可团聚了。
这天,老宰相听到朝鸟的叫声,连忙起身上。等来到朝房门外,刚好鼓打四更。他想,这鸟怎么叫得不准了!就转身回了家。当他走到自家的房门外,听到彩玉说:“以后早点来捅一下朝鸟。”停了一霎又说:“你这个小花匠真象一枝花。”小花匠说:“你活象粉团,却配了一块干巴姜,多可惜呀。”宰相听到这里,气得浑身发抖,但并没有声张,又上朝去了。
第二天正是中秋佳节,老宰相有意把彩玉和花匠叫在一起,在后花园牡丹亭中吃酒赏月。酒过三巡,月到中天,老宰相捋了捋胡子说:“今晚咱赏月作诗,我先作,你俩也要接我的诗意谄上几句。”说罢就高声吟道:“中秋之夜月当空,朝鸟不叫竹杆捅,花枝落到粉团上,干姜躲在门外听。”
花匠一听,自知露了馅,扑通跪在桌前,说:“八月中秋月儿圆,花匠知罪跪桌前,大人不把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彩玉见事情已经挑明,也连忙跪倒在地,说:“中秋良霄月偏西,十八妙龄伴古稀,相爷若肯抬贵手,粉团刚好配花枝。”
老宰相听了哈哈大笑说:“老少匹配本不宜,意马难拴我自知。花枝应偕粉团去,速离相府成夫妻。”
彩玉和小花匠听了,连忙叩头谢恩,携手离府而去。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4
隋朝末年,统治残暴,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民不聊生,一群英雄好汉结义起兵。这日,众英雄取下金墉关,后又立即去攻取瓦岗寨。
瓦岗寨守将马三保闻报,令众军士紧闭城门。
众好汉赶到,头领徐懋功派程咬金前去讨战。咬金纵马一溜烟来到阵前,大叫道:“喂,哪个不怕死的快出来跟爷爷打一仗!”
马三保闻报,先遣马金宗出战。马金宗手持大刀出城,一见程咬金的模样,大叫一声道:“哎哟,你是哪里来的丑八怪?”程咬金一听此言,气得哇呀暴叫,二话不说,抡斧照马金宗头顶砍下来。马金宗慌忙举刀来挡,没想到刀被砍成两段,马金宗一愣神,被咬金趁势砍下人头。
马三保在城楼上看到马金宗被程咬金砍死,气得又派一个族弟马有周出阵应战,没想到这人更加不济,刚到阵前,便被程咬金一斧拦腰斩为两截,摔落马下死了。
马三保见又折了一个兄弟,勃然大怒,亲自披挂出城。程咬金见马三保上阵,抡斧劈面就砍,马三保忙举刀来迎,只见金光四溅,火星乱飞。程咬金又连砍三斧,直震得马三保双臂发麻,慌忙拨马逃走。徐懋功令众将一举攻下了瓦岗寨。
当晚,众将在帅府内摆酒庆贺。正在饮酒热闹之间,忽听演武厅后面发出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众将循声跑去一看,只见地面裂开一个约一丈宽的大洞,里面黑咕隆咚的,什么都看不清。
徐懋功一见便道:“此洞裂开,定有玄机,不知哪位兄弟愿意下去一探究竟?”众人一听面 面相 觑,无人应声。徐懋功又道:“既无人愿下去,只好抓阄决定。我现在写下纸阄,只有一个写着‘去’,哪位拈着‘去’,就该他下去。”众好汉都道:“有理。”
徐懋功便写下纸阄,众人轮流拈起。真乃天意,唯独程咬金抓到了“去”字。
徐懋功立即令人取来一个大筐,在筐上绑了一只金铃,又系上几十丈粗绳,命程咬金坐进筐里,几个将士提着绳索,将他送下洞去。程咬金下洞六七十丈深才到达洞底,摇了摇金铃,上面便住了手。
程咬金爬出大筐,提斧在手,但见眼前黑糊糊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只得摸黑向前走。
转过两道弯,忽见前方出现两点亮光,程咬金心内惊慌道:哎呀,莫非是妖精的两只大眼睛?遂提斧在手,壮着胆子走上前,猛地抡斧照亮光劈去,只听“咔嚓”一声响,劈开了两扇石门。
程咬金走进门,看到眼前现出三间大殿,便径直走进中间的大殿,见桌上摆着一顶金幞头、一件杏黄龙袍、一条碧玉带、一双无忧履、一块玄圭、一张写有字的纸条。
程咬金不识字,他穿上杏黄袍,戴上金幞头,系上碧玉带,套上无忧履,拿上玄圭和纸条,这才走出大殿。
他走到石门前,刚好迈出双腿,只听“轰”的一声响,石门又紧紧闭上了,将程咬金吓了一跳,忙走到大筐里,用力摇了摇金铃,上面闻知,又七手八脚将他拉了上去。
众好汉一见程咬金上来,一身奇特的打扮,尽皆惊讶不已。
程咬金拿出玄圭和纸条,徐懋功接过去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程咬金举义集兵,为三年混世魔王,搅乱大隋天下。”众将一听皆大惊,便知这乃是上天之意,纷纷上前要拜程咬金为王。
程咬金百般不从,徐懋功无奈,只得指着一面杏黄大旗道:“我们每人轮番冲着这面大旗来拜,哪位拜得这面大旗飘动,谁便为王。”众人皆赞同。徐懋功、秦琼等都已拜过,轮到程咬金。他正躬身下拜时,不料猛然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竟将杏黄大旗给吹得飘动起来。众将一见,便都俯身冲程咬金下拜,程咬金无奈只得应允,却说道:“我可不愿做皇帝呀,等有了愿做的人,我就让位。”
程咬金做了王,便命将帅府改造成皇宫,又择吉日升殿,封徐懋功为左丞相、护国军师,魏征为右丞相,秦琼为兵马大元帅,其余众好汉皆封为将军。瓦岗寨大摆宴席,犒赏三军,好不热闹。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5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龙井的小村子。在村边的破茅屋里住着一位老婆婆,她精心照看着茅屋后面的18棵老茶树。因为缺少肥料,每年只能从老茶树上采下来很少的茶叶,而且茶叶的质量也不好。
老婆婆的生活很清苦,可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每天,老婆婆都用从老茶树上采下来的茶叶沏茶,让过往的行人在这里歇歇脚、解解渴。
有一天,一位老爷爷来到老婆婆这里喝茶。他看到茅屋外有一个破石臼,就指着它对老婆婆说:“这可是个宝贝,把它卖给我,行不行?”
老婆婆笑着说:“这哪里是什么宝贝啊,你就把它搬走吧。”
老爷爷连声说“谢谢”,就去找人帮忙来搬破石臼。
老爷爷前脚刚走,老婆婆紧跟着就忙活起来了。原来,破石臼里面有堆放了很多年的草啊,土啊,动物粪便什么的,已经很脏了。老婆婆可不愿意把这样一个脏东西送给人。所以,她赶紧把破石臼里面的东
西都埋在了老茶树下面,又把破石臼洗得干干净净的。
老爷爷回来了,他看看破石臼,问老婆婆:“这里面的东西哪儿去了?”老婆婆领着老爷爷来到老茶树前,把刚才做的事情说了一遍。
老爷爷笑呵呵地说:“我说破石臼是宝贝,是因为它里面盛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宝贝呢!瞧,你把宝贝都埋在老茶树下面了,我也就放心啦。”说完,老爷爷潇潇洒洒地走了。
后来,这18棵老茶树长得枝繁叶茂,采下来的茶叶嫩嫩的。香香的,用这些茶叶沏的茶水味道可好了,再后来,龙井这一带都种上了茶树,这里出产的茶叶就是大名鼎鼎的“龙井茶”。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相关 文章 :
★ 简短古代民间故事
★ 简短民间故事高一
★ 短篇中国古代民间故事
★ 中国古代短篇民间传说故事
★ 简短的民间传说故事
★ 古代民间故事10个
★ 古代民间故事传说五篇
★ 简短的中国民间故事
★ 简短的民间传说故事
★ 简短的民间故事传说简短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