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成语故事和主人公,关于成语故事和主人公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文本目录
100个成语故事和主人公
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 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 耳) 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图穷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备)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画龙点睛(张僧繇) 江郎才尽(江淹) 精忠报国(岳飞) 东窗事发(秦桧) 胸有成竹(文与可)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 东窗事发(秦桧) 胸有成竹(文与可)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
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
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
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
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
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
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
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
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
·“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
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
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
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
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
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
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成语故事的主人公越多越好!
卧薪尝胆(勾践 )破釜沉舟(项羽 )闻鸡起舞(祖逖 ) 凿壁借光(匡衡 )负荆请罪(廉颇 )完壁归赵(蔺相如) 鞠躬尽瘁(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 )入木三分(王羲之) 图穷匕现(荆轲 ) 三顾茅庐(刘备 ) 杀妻求将(吴起 ) 四面楚歌(项羽 ) 煮豆燃萁(曹植 ) 背水一战(韩信 ) 指鹿为马(赵高 ) 纸上谈兵(赵括 ) 叶公好龙(叶公 ) 精忠报国(岳飞 ) 铁杵成针(李白 ) 精兵简政(李鼎铭) 南柯一梦(淳子棼)东施效颦(东施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景皓) 赴汤蹈火(晁错 )江郎才尽(江郎 )多行不义必自毙(共叔段 ) 投笔从戎(班超 )鹤立鸡群(嵇绍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 投笔从戎 班超 刘邦 祖逖 百步穿杨 养由基 慷慨悲歌 项羽 衡槊赋诗 曹操洛阳纸贵 左思画龙点睛 张僧瑶 约法三章闻鸡起舞百步穿杨慷慨悲歌洛阳纸贵画龙点睛 1,抱薪救火-- 谋士苏代2,势如破竹-- 杜预3,高山流水--俞伯牙4,望洋兴叹-- 河伯5,负荆请罪…… 蔺相如、廉颇 6,投笔从戎……班超 7,江郎才尽……江淹 8,对牛谈琴……公明仪 9,图穷匕见……荆轲、秦始皇10,破釜沉舟----项羽,刘邦11,指鹿为马---赵高12,纸上谈兵---赵括13,滥竽充数---南郭先生14,叶公好龙--叶子高15,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16,洛阳纸贵--晋代文学家左思17,草木皆兵---秦王苻坚18,按图索骥--孙阳19,后来居上-- 西汉汲黯20,邯郸学步--寿陵少年21,如火如荼--吴国国王夫差22,望梅止渴--曹操23,请君入瓮--周兴24,胸有成竹--北宋画家文同25,唇亡齿寒--晋献公26,鸡鸣狗盗--齐国的孟尝君27,枕戈待旦--西晋人祖逖28,精卫填海--精卫29,不学无术--霍光30,不寒而栗--义纵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吕蒙)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成语与人物1)四面楚歌:项羽 (2)破釜沉舟:项羽 (3)约法三章:刘邦(4)项庄舞剑:刘邦 (5)一饭千金:韩信 (6)胯下之辱:韩信(7)运筹帷幄:张良 (8)借箸代寿:张良 (9)才高八斗:曹植(10)煮豆燃萁:曹植 (11)洛阳纸贵:左思 (12)断虀画粥:范仲淹(13)韦编三绝:孔子 (14)一字千金:吕不韦 (15)东床坦腹:王羲之(16)学富五车:惠施 (17)一毛不拔:杨朱 (18)一箭双雕:长孙晟(19)小时了了:孔融 (20)不求甚解:陶潜 (21)如鱼得水:诸葛亮(22)江郎才尽:江淹 (23)投笔从戎:班超 (24)刮目相看:吕蒙(25)卧薪尝胆:勾践 (26)家徒壁立:司马相如 (27)杀彘教子:曾参(28)割席绝交:管宁 (29)图穷匕见:荆轲 (30)呕心沥血:李贺(31)扑朔迷离:花木兰 (32)举案齐眉:梁鸿 (33)咏絮之才:谢道韫(34)引锥刺股:苏秦 (35)凿壁借光:匡衡 (36)目不窥园:董仲舒负荆请罪:廉颇,闻鸡起舞:祖逖,指鹿为马:赵高 完璧归赵:蔺相如,纸上谈兵:赵括,破釜沉舟 :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图穷匕现:荆柯 三顾茅庐:刘备,杀妻求将:吴起,暗渡陈仓:韩信南柯一梦(淳于棼 ) 两袖清风( 于谦) 网开一面(商汤 ) 梦笔生花(江淹 ) 老马识途(管仲 ) 投笔从戎(班超 ) 草木皆兵(苻坚 ) 精忠报国-(岳飞) 望梅止渴-(曹操) 负荆请罪-(廉颇) 程门立雪-(程颐) 完壁归赵-(蔺相如) 卧薪尝胆-(勾践) 指鹿为马-(赵高) 临渴掘井( 晏子)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 ) 口蜜腹剑(李林甫 )东施效颦(东施 ) 江郎才尽( 江淹) 赴汤蹈火(晁错 ) 投笔从戎( 辛弃疾) 鹤立鸡群(嵇康 ) 凿壁借光(匡衡 ) 入木三分(王羲之 ) 暗箭伤人:公子子都;不耻下问:孔圈;兵不厌诈:虞诩;初出茅庐:诸葛亮;出奇制胜:田单谢谢,望采纳!
请告诉我20个成语故事和故事的主人公
负荆请罪:廉颇,
闻鸡起舞:祖逖,
指鹿为马:赵高
完璧归赵:蔺相如,
纸上谈兵:赵括,
破釜沉舟 :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图穷匕现:荆柯
三顾茅庐:刘备,
杀妻求将:吴起,
暗渡陈仓:韩信
南柯一梦(淳于棼 )
两袖清风( 于谦)
网开一面(商汤 )
梦笔生花(江淹 )
老马识途(管仲 )
投笔从戎(班超 )
草木皆兵(苻坚 )
临渴掘井( 晏子)
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 )
口蜜腹剑(李林甫 )
东施效颦(东施 )
江郎才尽( 江淹)
赴汤蹈火(晁错 )
投笔从戎( 辛弃疾)
鹤立鸡群(嵇康 )
凿壁借光(匡衡 )
入木三分(王羲之 )
暗箭伤人:公子子都;
不耻下问:孔圈;
兵不厌诈:虞诩;
初出茅庐:诸葛亮;
出奇制胜:田单
成语故事在百科一搜就有了
三国演义中有几个成语故事分别是什么主人公分别是谁
桃园结义(刘,关,张),刮骨疗伤(关羽,华佗),青梅煮酒(曹操,刘备),舌战群儒(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辕门射戟(吕布),一身是胆(赵云),单刀赴会(关羽),七擒七纵(诸葛亮),还有很多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成语故事及主人公30个(重要的)
1、背水一战(韩信)
2、 完壁归赵(蔺相如)
3、负荆请罪(廉颇)
4、望梅止渴(曹操)
5、四面楚歌(项羽)
6、破釜沉舟(项羽)
7、卧薪尝胆(勾践)
8、纸上谈兵(赵括)
9、指鹿为马(赵高)
10、三顾茅庐(刘备)
11、东窗事发(秦桧)
12、如鱼得水(刘备)
13、退避三舍(重耳)
14、初出茅庐(诸葛亮)
15、 图穷匕见(荆柯)
16、草木皆兵(苻坚)
17、围魏救赵(孙膑)
18、退避三舍(重耳)
19、毛遂自荐(毛遂)
20、一鼓作气(曹刿)
21、千金买骨(郭隗)
22、讳疾忌医(蔡桓公)
23、杀妻求将(吴起)
24、惊弓之鸟(更羸)
25、一字千金(吕不韦)
26、指鹿为马(赵高)
27、焚书坑儒(秦始皇)
28、一饭千金(韩信)
29、约法三章(刘邦)
30、孺子可教(张良)
30个成语故事和它的主人公
1,抱薪救火-- 谋士苏代
2,势如破竹-- 杜预
3,高山流水--俞伯牙
4,望洋兴叹-- 河伯
5,负荆请罪…… 蔺相如、廉颇
6,投笔从戎……班超
7,江郎才尽……江淹
8,对牛谈琴……公明仪
9,图穷匕见……荆轲、秦始皇
10,破釜沉舟----项羽,刘邦
11,指鹿为马---赵高
12,纸上谈兵---赵括
13,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14,叶公好龙--叶子高
15,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
16,洛阳纸贵--晋代文学家左思
17,草木皆兵---秦王苻坚
18,按图索骥--孙阳
19,后来居上-- 西汉汲黯
20,邯郸学步--寿陵少年
21,如火如荼--吴国国王夫差
22,望梅止渴--曹操
23,请君入瓮--周兴
24,胸有成竹--北宋画家文同
25,唇亡齿寒--晋献公
26,鸡鸣狗盗--齐国的孟尝君
27,枕戈待旦--西晋人祖逖
28,精卫填海--精卫
29,不学无术--霍光
30,不寒而栗--义纵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吕蒙)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成语与人物
1)四面楚歌:项羽 (2)破釜沉舟:项羽 (3)约法三章:刘邦
(4)项庄舞剑:刘邦 (5)一饭千金:韩信 (6)胯下之辱:韩信
(7)运筹帷幄:张良 (8)借箸代寿:张良 (9)才高八斗:曹植
(10)煮豆燃萁:曹植 (11)洛阳纸贵:左思 (12)断虀画粥:范仲淹
(13)韦编三绝:孔子 (14)一字千金:吕不韦 (15)东床坦腹:王羲之
(16)学富五车:惠施 (17)一毛不拔:杨朱 (18)一箭双雕:长孙晟
(19)小时了了:孔融 (20)不求甚解:陶潜 (21)如鱼得水:诸葛亮
(22)江郎才尽:江淹 (23)投笔从戎:班超 (24)刮目相看:吕蒙
(25)卧薪尝胆:勾践 (26)家徒壁立:司马相如 (27)杀彘教子:曾参
(28)割席绝交:管宁 (29)图穷匕见:荆轲 (30)呕心沥血:李贺
(31)扑朔迷离:花木兰 (32)举案齐眉:梁鸿 (33)咏絮之才:谢道韫
(34)引锥刺股:苏秦 (35)凿壁借光:匡衡 (36)目不窥园:董仲舒
2. 形容女人美貌、体态的成语:
(1)沉鱼落雁 (2)闭月羞花 (3)国色天姿 (4)花容月貌
(5)明眸皓齿 (6)倾国倾城 (7)如花似玉 (8)妍姿艳质
(9)出水芙蓉 (10)绰约多姿 (11)婀娜多姿 (12)环肥燕瘦
(13)娇小玲珑 (14)千娇百媚 (15)亭亭玉立 (16)冰肌玉骨
(17)肤如凝脂 (18)螓首蛾眉 (19)花枝招展 (20)雍容华贵
3. 形容男子美貌的成语:
(1)城北徐公 (2)面如冠玉 (3)潘安之貌 (4)水月观音
(5)傅粉何郎 (6)掷果潘郎 (7)子都之美 (8)看杀卫玠(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美貌,观者如堵墙,玠先前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
4. 形容其貌不扬的成语:
(1)长颈鸟喙 (2)尖嘴猴腮 (3)鸠形鹄面 (4)青面獠牙
(5)獐头鼠目 (6)贼头贼脑 (7)贼眉鼠眼 (8)形容枯槁
(9)鸟面鹄形 (10)鬼头鬼面 (11)脑满肥肠 (12)骨瘦如柴
(13)拱肩缩背 (14)大腹便便 (15)鸡胸龟背
5. 形容男子相貌堂堂的成语:
(1)燕颔虎颈 (2)彪形大汉 (3)虎背熊腰 (4)龙骧虎步
(5)龙行虎步 (6)铜头铁额
6. 形容女子有文才、武才的成语:
(1)扫眉才子 (2)不栉进士 (3)咏絮之才 (4)巾帼须眉
(5)巾帼英雄 (6)女中豪杰 (7)女中尧 舜 (8)巾帼丈夫
7. 形容女子被抛弃的成语:
(1)琵琶别抱 (2)秋扇见捐 (3)色衰爱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