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鲁侯养鸟》寓言故事,关于《鲁侯养鸟》寓言故事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文本目录
《鲁侯养鸟》说了什么道理?
寓言讽刺了那些不以正确的养鸟的方法养鸟,而用供养自己的方法养鸟的国君
向人们揭示了这样的道理:好的愿望必须符合事实,如果只有主观愿望而违背客观实际,好事便会变成坏事
古代寓言故事:鲁侯养鸟
我国古代的那些国君,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都是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每天接受着至尊的膜拜,欣赏着最美妙的音乐,吃着最讲究最丰盛的食物。这些人养尊处优,却不见得有多少过人的智慧。
有一天,一只巨大的鸟飞落在鲁国都城的附近。这是一只海鸟。它的头抬起的`时候,身高达8尺,样子长得很漂亮,很像传说中的凤凰。因此,人们都把它当做神鸟。
鲁国国君听了臣属关于这只大海鸟的汇报,决定以盛大的礼节郑重其事地迎接它。鲁侯在宗庙里毕恭毕敬地设酒宴招待海鸟。鲁侯命宫廷乐师奏起了最高级的《九韶》曲。这是舜帝时在最隆重的场合下才演奏的乐曲,共有九章。他又派人给海鸟摆满最上等、最神圣的“大牢”供品做食物,这些食物就是用很大的盘子盛着烤熟的全牛、全羊和全猪。鲁候侍立在海鸟旁边,诚心诚意地请它食用。
海鸟看到这莫名其妙的场面,被吓得有些发呆。它离开了辽阔的大海,失去了宝贵的自由,看着面前纷乱的人世,只觉得头昏眼花,充满了惊恐和悲伤。海鸟始终不敢吃一块肉,不敢饮一杯酒。三天之后,它便在极度的惊吓忧郁中死去了。
鲁侯十分沮丧,还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何处。
其实,鲁国国君这是用供养自己的一套做法来养海鸟。他不知道世上万事万物皆有自身的特点和所应遵循的规律。而鲁侯却不看场合不分对象,只凭自己的想当然去办事,他不懂得用养鸟的办法去养鸟,结果事与愿违,做出了适得其反的蠢事来。
《鲁侯养鸟》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鲁侯养鸟》告诉我们好的愿望必须符合事实,如果只有主观愿望而违背客观实际,好事便会变成坏事。
鲁侯养鸟是则寓言,反映了一段历史故事。寓言讽刺了那些不以正确的养鸟的方法养鸟,而用供养自己的方法养鸟的国君。
我们从庄子的寓言中,可以学习到的东西很多。庄子这篇寓言之所以成功、方法之一就是突出重点,在细节上也不放松,尤其当这一细节与表达寓意有关时,尤其是这样,在这种时候,庄子下笔如有神,功夫加深,用笔加勤,一字千钧,使寓言的寓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鲁侯养鸟》原文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鲁侯养鸟》翻译
从前,有一只海鸟停留在鲁国国都的郊外,鲁王用车迎接它并在宗庙里给它敬酒,演奏《九韶》使它高兴,准备牛、羊、猪的肉作为它的食物。海鸟于是双目昏花,心情悲伤,不敢吃一块肉,不敢喝一杯酒,三天后就死了。
鲁国国君的这种做法,就是用供养自己的办法养鸟,不是用豢养鸟的办法养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