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礼记》中的寓言故事,关于《礼记》中的寓言故事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文本目录
谁知道有关诸子百家的寓言故事(3-5个),成语(30-50个),名言(10-20个)
.“诸子百家”和寓言故事
《郑人买履》—《韩非子》(《滥竽充数》—《韩非子》
《买椟还珠》—《韩非子》)《守株待兔》—《韩非子》
《杞人忧天》—《列子》)《歧路亡羊》—《列子》
《两小儿辩日》—《列子》)《愚公移山》—《列子》
《匠石运斤》—《庄子》)庖丁解牛》—《庄子》
《陷井之蛙》—《庄子》)《东施效颦》
成语
哀而不伤《论语》 安不忘危《周易》 安常处顺《庄子》
揠毛助长《孟子》 滥竽充数《韩非子》 守株待兔《韩非子》
杞人忧天《列子》 买椟还珠《韩非子》 愚公移山《列子》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东施效颦《庄子》 安如磐石《荀子》
拔毛连茹《周易》 白驹过隙《庄子》 百战百胜《孙子》
半途而废《礼记》 饱食终日《论语》 抱关击柝《孟子》
杯水车薪《孟子》 比肩继踵《晏子春秋》 避实就虚《孙子》
鞭辟入里《论语》 变化无常《庄子》 冰炭不相容《韩非子》
兵不厌诈《孙子》 兵贵神速《孙子》 并日而食《礼记》
并行不悖《礼记》 博闻强志《荀子》 跛鳖千里《荀子》
不丰不杀《礼记》 不共戴天《礼记》 不苟言笑《礼记》
不教而诛《论语》 不近人情《庄子》 不可终日《礼记》
不愧不怍《孟子》 不肖子孙《庄子》 不亦乐乎《论语》
不耻下问《论语》 温故知新《论语》 学而不厌《论语》
诲人不倦《论语》 择善而从《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
采薪之忧《孟子》 察言观色《论语》 沉鱼落雁《庄子》
宠辱不惊《老子》 出生入死《老子》 出尔反尔《孟子》
川流不息《论语》 创巨痛深《荀子》 春露秋霜《礼记》
刺刺不休《管子》 从容不迫《庄子》 从心所欲《论语》
大惑不解《庄子》 呆若木鸡《庄子》 道听途说《论语 ,
名言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孟子)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0、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4、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1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19、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孔子
20、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其志者不能至也。
2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为易;不学,则易者亦为难;
2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2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26、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2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2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董仲舒
29、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淮南子
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3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二十则中国寓言故事
《郑人买履》——《韩非子》《滥竽充数》——《韩非子》
《买椟还珠》——《韩非子>>《守株待兔》——《韩非子》
《杞人忧天》——《列子》 《歧路亡羊》——《列子》
《两小儿辩日》——《列子》《愚公移山》——《列子》
《匠石运斤》——《庄子》 <<庖丁解牛》——《庄子》
《陷井之蛙》——《庄子》 《东施效颦》——《庄子》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揠毛助长》——《孟子》
哀而不伤《论语》 安不忘危《周易》 安常处顺《庄子》
揠毛助长《孟子》 滥竽充数《韩非子》 守株待兔《韩非子》
杞人忧天《列子》 买椟还珠《韩非子》 愚公移山《列子》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东施效颦《庄子》 安如磐石《荀子》
拔毛连茹《周易》 白驹过隙《庄子》 百战百胜《孙子》
半途而废《礼记》 饱食终日《论语》 抱关击柝《孟子》
杯水车薪《孟子》 比肩继踵《晏子春秋》 避实就虚《孙子》
鞭辟入里《论语》 变化无常《庄子》 冰炭不相容《韩非子》
兵不厌诈《孙子》 兵贵神速《孙子》 并日而食《礼记》
并行不悖《礼记》 博闻强志《荀子》 跛鳖千里《荀子》
不丰不杀《礼记》 不共戴天《礼记》 不苟言笑《礼记》
不教而诛《论语》 不近人情《庄子》 不可终日《礼记》
不愧不怍《孟子》 不肖子孙《庄子》 不亦乐乎《论语》
不耻下问《论语》 温故知新《论语》 学而不厌《论语》
诲人不倦《论语》 择善而从《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
采薪之忧《孟子》 察言观色《论语》 沉鱼落雁《庄子》
宠辱不惊《老子》 出生入死《老子》 出尔反尔《孟子》
川流不息《论语》 创巨痛深《荀子》 春露秋霜《礼记》
刺刺不休《管子》 从容不迫《庄子》 从心所欲《论语》
大惑不解《庄子》 呆若木鸡《庄子》 道听途说《论语》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主张有:a有教无类b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卷c提出很多对教育的精辟见解“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多问阙疑”“不耻下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重视诗、乐对人的熏陶作用。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e强调美与善、文与质的统一,提倡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孟子的论辨艺术
孟子的文章表现出高超的论辨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善于抓住对方心理,因势利导,诱其就范。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以巧妙的方式把话题引到王道仁政上。
③通过设问,使对方暴力其理论弱点,然后找到突破口,发动反击。
④其正面议论,都能围绕中心,严谨细密地展开论述。例如:《天时不如地利》一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层次分析。
《庄子》的艺术成就(《庄子》寓言的特点
哲理与诗意的交融。表现于①《庄子》的理想本身就带有诗意,这些理想境界构成了诗意昂然的艺术境界。如:《逍遥游》中描写了翱翔于天地间得大鹏与渺小的斥鴳,由此指出真正的“逍遥游”。造出一个诗意盎然的艺术境界。②庄子以艺术的态度体味人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诗意。例如:《齐物论》中庄生梦蝶。庄子产生了不知究竟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的奇想。③《庄子》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字里行间跳荡着强烈的激情。流露庄子的苦闷悲愤之情。后人称其为“蒙叟之哭泣”。例如《大宗师》。《庄子》表达了对生活的理性认识,也包含了深厚的情感体验,达到了哲理与诗意的和谐交融。
▲二。异彩纷呈的寓言故事。①把深奥的哲理形象化。用寓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②《庄子》寓言独具寓真实于诡诞的浪漫主义特色。如:涸辙之鲋能够“忿然作色”。③《庄子》寓言能超乎言意之表。庄子主张“得意忘言”④《庄子》寓言注意细节刻画和夸张渲染。如“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
▲三。意出尘外的想象。庄子的作品充满了奇幻而丰富的想象,这与他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有关,他主张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克服’成见’’成心’达到绝对的自由,生活范围的狭隘,限制了人们的眼界,把有限的存在放到无限的宇宙中去考察,才能极大地扩展人的精神视野。他主张用多种尺度对同一事物作多侧面、多角度的透视,而不要拘执于一成不变的眼光。庄子善于逆反型思维。
四、汪洋自恣的文章形式。文章结构富于跳跃性,跌宕开阖,曲折有致,起伏变化,他的语言奇峭富丽,精彩传神。
老子中的辩证法主要有三点意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有无相生。
反者道之动。
一切都处于变迁之中,没有永恒的东西。而所有的变迁又都是朝着本身的对立面——这便是“道”作用的结果。
弱者道之用
争是强大,不争是弱小。但争的终究还是一场空,反倒是淡泊清静的,收获累累果实。
有无相生。
世界上的一切都依赖它的对立面而存在
“兼爱”,即“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无疑是墨子最核心的主张。进一步研读《墨子》,我们发现墨子所谓“兼爱”的本义还可以更精确的阐述为“像爱自己一样地爱所有人”。这与儒家倡导“亲亲”“尊尊”的“推爱”是相对立的。分歧的关键在 “爱有无差等”这个问题上,儒坚持有而墨以为无。平心而论,“兼爱”的理想味过浓了一点,非墨子这样的大贤恐怕难以力行,我们读《兼爱》中、下两篇,看到墨子费了很大口舌回驳“兼爱”难行的指责,可终难教读者心服。
“非攻”大概是“兼爱”之外最为人所熟知的墨子的主张。“非攻”直接源于“兼爱”理想,墨子竭力用“非攻”思想劝说各国君王止战息争,就是为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的困苦中。
墨子愤慨于某些高谈仁义道德的战争辩护士,抨击他们“明小物不明大物”。为了使自己的主张更具说服力,除了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攻伐之事悖于天理外,墨子更列举了历史上穷兵黩武招致败亡的实例说明侵略战争损人害己的实质。这一些话是墨子站在平民阶级的立场上说给统治者听的,反映了平民的呼声。但热中于兼并各国君主根本听不进“非攻”的说教,墨子的努力收效甚微。墨子实际上还是在做一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然而他的奋斗中焕发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关于半途而废的寓言故事
半途而废
从前,有一个叫羊乐子的人,他有一位贤惠的妻子,羊乐子外出求学一年后回到家中,妻子说:“相公,这才一年功夫你就学好本领了?你真聪明!”。
羊乐子说:“我是想你了才回来的,没有别的事情。”妻子听了,拿起剪刀径直走到织布机前将正在织的布剪断,她说:“这块布是我用织布机一根根、一寸寸、一尺尺织起来的。现在将它剪断了,之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了。
读书也是这样,日积月累才能成才,如果半途而废,那么与剪了这块布又有什么区别呢?”羊乐子被妻子的话感动了,于是又外出求学,七年之后学有所成才回到家中。
扩展资料:
半途而废的故事寓意
做事如果每次做到一半就放弃,那么我们最后肯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功,只有坚持到底,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完成,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前进,在胜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立下了目标,就要敢于实践,努力完成,只会空想是不对的,半途而废也是不对的。
半途而废的出处
半途而废,中国古代典故之一,出自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后转化为成语,本义为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做事有头无尾。含贬义。
要中国古代寓言,三则,要原文和译文
讳疾忌医
扁鹊(què)是古代一位名医。有一天,他去见蔡桓侯。他仔细端详了蔡桓侯的气色以后,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病只在皮肤表层,赶快治,容易治好。”蔡桓侯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用不着你来治!”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说:“这些当医生的,成天想给没病的人治病,好用这种办法来证明自己医术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着急地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可得抓紧治疗啊!”蔡桓侯把头一歪:“我根本就没有病!你走吧!”扁鹊走后,蔡桓侯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看了看蔡桓侯的气色,焦急地说:“大王,您的病已经进入了肠胃,不能再耽误了!”蔡桓侯连连摇头:“见鬼,我哪来的什么病!”扁鹊走后,蔡桓侯更不高兴了。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去看望蔡桓侯。他只看了一眼,掉头就走了。蔡桓侯心里好生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您去看望大王,为什么掉头就走呢?”扁鹊说:“有病不怕,只要治疗及时,一般的病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怕只怕有病说没病,不肯接受治疗。病在皮肤里,可以用热敷;病在肌肉里,可以用针灸;病到肠胃里,可以吃汤药。但是,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病到这种程度只能听天由命了,所以,我也不敢再请求为大王治病了。”果然,五天以后,蔡桓侯的病就突然发作了。他打发人赶快去请扁鹊,但是扁鹊已经到别的国家去了。没过几天,蔡桓侯就病死了。
[提示]
有了病,一定要听从大夫的嘱咐,老老实实地医治。有了缺点错误,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认认真真地改过。否则,一误再误,病情会越来越沉重,错误会越来越严重,以至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①,立有间②,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③,不治将恐深。”桓候曰:“寡人无疾④。”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⑤。”居十日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⑦。”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⑧。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⑨;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⑩;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11);在骨髓,司命之所属(12),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13)。”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14),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5)。——《韩非子》
[注释]
①扁鹊——战国时著名的医学家。
②有间——一会儿。
③疾——古时疾指小病,病指较重的病。腠(còu)理——原指人体皮肤的纹理。这里指皮肤。
④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⑤好(hào)——喜欢。
⑥居——表示相隔一段时间,过了。
⑦益——更加。
⑧还走——掉转身子就走。
⑨汤熨(yùn)——用热水敷烫皮肤。及——达到。
⑩针石——用来针灸的针。古时治病用石针。
(11)火齐——火煎的汤药。
(12)司命之所属——到了死神手中。司命,掌握人的生死命运的神。
(13)臣是以无请也——我所以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
(14)索——寻求。
(15)遂——就。
棘刺尖儿上雕猴子
[提示]
牛皮、谎言,编得再巧妙,也经不住认真的考察、仔细的分析。根据这则寓言故事,人们常常把谎言称为“棘刺之说”。需要说明的是,应该把故事中卫国人吹的牛皮跟今天的微雕艺术区别开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的进步,人们可以凭借极细的刻刀和放大镜、显微镜在头发丝上雕刻。但在一、二千年前,人们的技艺还达不到这样高的水平。故事中那位铁匠的分析判断是根据当时的水平作出来的。
[原文]
燕王征巧术人①,卫人曰:“能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②,养之以五乘之奉③。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④,必半岁不入官⑤,不饮酒食肉,雨雾日出⑥,视之晏阴之间⑦,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⑧:“臣为削者也⑨,诸微物必以削削之⑩,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11),难以治棘刺之端(12)。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理之(13)?”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14)。”因逃。——《韩非子》
[注释]
①征——征求。
②说——同“悦”。
③五乘(shèng)之奉——外出时可以有五辆车的官员,他的俸(fèng)禄就叫“五乘之奉。”乘,马车。奉,同“俸”。
④人主——旧指国君。
⑤宫——这里指后宫,后妃居住的地方。
⑥霁(jì)——雨止天晴。
⑦晏阴之间——半晴半阴。晏,天气清朗。
⑧台下——为国君服杂役的奴仆。冶者——铁匠。
⑨削——这里泛指刻刀。
⑩以削削之——用刻刀雕削。
(11)容——容纳。削锋——这里指刻刀的刀锋
(12)治——这里是刻削的意思。
(13)何以理之——用什么工具雕刻它。理,这里作雕刻讲。
(14)之——第一个之是动词,到,第二个之是代词,指刻刀。舍—— 客舍。
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出名的神箭手。只要他一拉弓,射兽兽倒,射鸟鸟落。飞卫是甘蝇的学生,由于勤学苦练,他的箭术超过了老师。有个人名叫纪昌,慕名来拜飞卫为师。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谈得上学射箭。”纪昌回到家里,就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盯住一上一下快速移动的机件。两年以后,即便拿着针朝他的眼睛刺去,他也能一眨不眨了。纪昌高兴地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成绩。飞卫说:“光有这点本领还不行,还要练出一副好眼力。极小的东西你能看得很大,模糊的东西你能看得一清二楚。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学习射箭。”纪昌回到家里,就捉了一只虱子(虱,shī),用极细的牛尾巴毛拴住,挂在窗口。他天天朝着窗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瞧。十多天过去了,那只因干瘪而显得更加细小的虱子,在纪昌的眼睛里却慢慢地大了起来;练了三年以后,这只虱子在他眼睛里竟有车轮那么大。他再看看稍大一点的东西,简直都象一座座小山似的,又大又清楚。纪昌就拉弓搭箭,朝着虱子射去。那支利箭竟直穿虱子的中心,而细如发丝的牛尾巴毛却没有碰断。纪昌高兴极了,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新的成绩。飞卫连连点头,笑着说:“功夫不负苦心人,你学成功啦!”
[提示]
从纪昌学射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学好基本功的极端重要性。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艺,都必须有顽强的毅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然后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不费力气的“窍门”“捷径”是没有的。我们阅读寓言故事,主要是从寓言说明的道理中接受启发和教育。对故事中描述的具体做法,不要随便模仿,比如象纪昌那样去锻炼眼力,弄得不好,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原文]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①。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②,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③,以目承牵挺④。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⑤。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⑥,视小如大,视微如著⑦,而后告我。” 昌以■悬虱于牖⑧,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⑨,浸大也⑩;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11),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12),朔蓬之■射之(13),贯虱之心(14),而悬不绝(15)。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16):“汝得之矣(17)。”——《列子》
[注释]
①觳(gòu)——把弓拉满。
②尔——人称代词,你。瞬(shùn)——眨眼。
③偃(yǎn)卧——仰面躺着。
④承——接。这里指用眼睛盯住。牵挺——旧式织布机下的脚踏板。用两根绳子连着机上的部件,用脚上下蹬踏,牵动织布机上的部件。
⑤锥末——锥子尖。倒眦(zì)——刺到眼眶子眼前。
⑥亚——其次。视——眼力,视力。
⑦微——不明显。著——显著,明显。
⑧■(máo)——牦(máo)牛尾,这里指牦牛尾巴毛。牖(yǒu)——窗户。
⑨旬——十日为一旬。
⑩浸(jìn)——逐渐。
(11)睹——看。
(12)燕角之弧(hú)——用燕国出产的牛角做装饰的弓。弧,弓。
(13)朔蓬之■(gǎn)——用北方出产的蓬草茎做的箭秆。朔,北方。■,小竹,可以做箭杆。这里指箭杆。
(14)贯——穿过。
(15)悬——这里指那根用来悬吊虱子的牛尾巴毛。绝——断。
(16)高蹈——跳起来。蹈,顿足,踏地。拊膺(fǔyīng)——拍着胸脯。拊,拍。膺,胸。
(17)汝——人称代词,你。
狡猾的蝙蝠
凤凰是百鸟之王。凤凰过生日,百鸟都来祝贺,唯独蝙蝠没有露面。凤凰把它召来训斥道:“你在我的管辖之下,竟敢这样傲慢!”蝙蝠蹬着双脚说:“我长着兽脚,是走兽国的公民。你们飞禽国管得着我吗?”过了几天,麒麟做寿。麒麟是百兽之王。百兽都来拜寿,蝙蝠仍旧没有露面。麒麟把它召来训斥道:“你在我的管辖之下,竟敢如此放肆!”蝙蝠拍拍翅膀说:“我长着双翅,是飞禽国的公民。你们走兽国管得太宽了吧!”有一天,凤凰和麒麟相会了,说到蝙蝠的事,才知道它在两边扯谎。凤凰和麒麟摇头叹息,不胜感慨:“现在的风气也太坏了。偏偏生出这样一些不禽不兽的家伙,真是拿它们没有办法!”
[提示]
人们现在还常常把两面派的人物作为蝙蝠。这些人见风使舵,左右逢源,不断改变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来投机钻营,谋取私利。但是,他们只能得逞于一时,总有一天会暴露出两面派的丑恶嘴脸,受到人们的唾弃。
[原文]
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①?”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②,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③?”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④,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徙,真个无奈他何!”——《笑府》
[注释]
①踞(jù)傲——骄傲自大。
②生诞——这里指诞辰。
③与(y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④恶薄——恶劣浅薄,指社会风气。
截竿进城
鲁国有个人扛着根又粗又长的毛竹进城。到了城门口,他把毛竹竖起来拿,被城门卡住了,他把毛竹横着拿,又被两边的城墙卡住了。他折腾了半天,累得气喘吁吁,还是进不了城。旁边有个老头儿边看边乐:“你可真是个大草包!脑袋瓜里就只有一根弦!我这一大把年纪,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你怎么不请教请教我呢?”卖毛竹的人连忙向他打躬作揖:“您老多指教吧!”老头儿捋(lǚ)着白胡子说:“这事儿简单。你把毛竹锯为两段, 不就进去了吗?”“毛竹锯断了就不顶用了。”“那总比你卡在城外强吧!”卖毛竹的人就借了把锯子,把毛竹锯断,拿进城去了。
[提示]
如果说卖毛竹的人愚蠢可笑的话,那么,那个喜欢摆老资格、教训人的白胡子老头儿更加蠢笨。有些“老资格”总是喜欢按老经验、老规矩办事,他们不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考虑极简单的、甚至是一般常识范围内的问题,结果,出了很多馊主意。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①,初坚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②,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③。
——《笑林》
[注释]
①执——拿。
②俄——一会儿。老父(fǔ)——对老年人的尊称。
③遂——于是。
金钩桂饵
鲁国有个人喜欢讲排场。钓鱼是他的一大嗜好。他用黄金做成鱼钩,上面还镶嵌着雪亮的银丝和碧绿的宝石作为装饰;他用翡翠鸟的羽毛捻成细线,用喷香的桂木作为鱼饵。他的钓鱼竿是最高级的,他钓鱼时选择的位置和摆出的姿势都很讲究,但是钓到的鱼却寥寥无几。
[提示]
做事情要讲究实效。片面追求形式只能取得相反的效果。这则寓言中那位用金钩桂饵钓鱼的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证。
[原文]
鲁人有好钓者①,以桂为饵②,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③,垂翡翠之纶④。其持竿处位则是⑤,然其得鱼不几矣⑥。——《阙子》
[注释]
①好(hào)爱好。
②桂——肉桂,树皮可做香料。这里指用桂皮制作的香料。饵(ěr)——引鱼上钩的食物。
③错以银碧——镶嵌雪亮的银丝和碧绿的宝石。错,镶嵌。碧,青白色的玉石。
④翡翠(fěicuì)——鸟名,有蓝色和绿色的羽毛。羽毛可做装饰品。纶(lún)——钓鱼用的丝线。
⑤处应——所处的位置。是——正确。
⑥不几——不多。
有关埋怨的寓言故事
1. 有关理想的寓言故事
老蜗牛的大理想
在一个小小的池塘边有一片小小的芦苇丛,在这片小小的芦苇丛里住着一只很老很老的老蜗牛,这只老蜗牛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大理想,就是一定要爬上世界的最高处。
于是这只老蜗牛为了这个大理想马上背起小房子起程了。它一直爬啊爬,一共爬了七天七夜,终于爬到了池边最高的那棵芦苇顶上。老蜗牛抬起头望着蓝天高兴地说:“嘿嘿,瞧!我终于成功了,天空离我多近呀!”
刚说完,老蜗牛低下头看到一只小蚂蚁背着一棵谷子从芦苇下路过,连忙大声喊道:“小蚂蚁!小蚂蚁!快看,我在上面呢!”
小蚂蚁听到喊声,抬起头,朝芦苇上望去,看到了在上面的老蜗牛,故意提高嗓门对老蜗牛大声说:“蜗牛爷爷,你好厉害!你是怎么爬上去的?”
小蚂蚁低下头偷偷说:“嘿嘿,夸它几句就当真,真是老糊涂了!”
小蚂蚁走后,一条小蚯蚓路过芦苇丛。老蜗牛朝着小蚯蚓大声说:“小蚯蚓,小蚯蚓,快找找我在那!”
小蚯蚓朝着喊声的方向望去,看到蹲在芦苇上的老蜗牛后马上露出一种诡异的笑容,很快大声地回应道:“蜗牛爷爷,你爬地好高啊,那里一定是世界的最高处!”
老蜗牛听了更加高兴的不得了,“哈哈哈”的笑声传遍了整个小池塘。
小蚯蚓却低声笑道:“呵呵,太容易上当了,真好玩!”
小蚯蚓走后,一只小青蛙路过芦苇丛,老蜗牛又连忙朝着小青蛙大声说:“小青蛙,小青蛙,快看!我站在了世界的最高处。”
小青蛙朝老蜗牛望去,紧张得说:“蜗牛爷爷你那儿不是世界的最高处,而且四周没有掩护的东西,很容易被小鸟发现和吃掉的,快下来吧!”
可是老蜗牛已经听不进去了,它确信自己站在了世界的最高处。于是对着小青蛙生气地说:“你胡说!你一定是在嫉妒我!我才不上你得当呢!这里就是世界的最高处,连小鸟也不可能飞得这高……”话还没说完,只见一只小鸟飞了过来把可怜的老蜗牛和它大理想一起吞进了肚子里。
2. 一篇关于真正的拥有的讽刺寓言故事
月,最美不过于一轮残月;水,最美不过于一池漪琏,冲破平静。维纳斯的最美,刻专画在那残缺的属手臂上,海伦·凯勒的最美融入了她的天生残疾里,上帝夺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最美,,我相信,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不可能完美。因此,我拥有了残缺。应为这残缺,我失去了本该拥有的最美。但我更知道,这一点残缺,令我与众不同,因为这点残缺,我才能做真正的自己。这残缺之美,才是最有纵深价值的美,才是最美。
这是对我的诠释,希望能理解
3. 关于只说不做的寓言故事
说和做
有一则寓言:鸡窝里有两只鸡,一只只下蛋不会叫,一只不会下蛋只会叫,它总是在另一鸡下蛋后叫个不休以骗取主人的信任。寓言颂扬默默无闻的劳动者,鞭鞑欺世盗名的骗子。如寓言所示,社会上存在着两种人,只说不做者和只做不说者,前者为人所不齿,后者为人所推崇。
固然,空洞的理论家值得批评,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无闻的实干家也须更新思想。说和做看似矛盾,其实是统一体的两个方面,这两点都是成就伟大与高尚不可或缺的要素,关键在于他们“各得其所”,说时言之有物,言之有用,且以其言导之以行;做时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不浮夸、不装扮、不发高论、不讲空话。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于共产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没有武装革命,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胜利,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式的社会改良也不可能挽救中国衰亡的命运。在市场法经济的洪波中,不少企业苦心研制、开发新产品,但没有发挥广告宣传的作用,其产品“养在深闺人不识”,做的实在,说的却不成功。
只会叫不会下蛋的母鸡不是只好母鸡,只下蛋不会叫的母鸡也不完完全全是只好母鸡,这只母鸡应该把会下蛋的经验总结起来,传授给别的母鸡,使所有的母鸡都能多下蛋。我们的工作者在工作的同时,把好的,有用的经验总结出来,说上一说,使别的工作者都能受益,各行各业,各抒己见、各尽其言、“百花其放,百家争鸣”,得出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就有利于推广我们的工作,加快工作的进程。
说不是坏事,主要在于说的内容,说的形式,在于说者的品质修养。古今中外,一切具备崇高品质的人物,往往是谦逊平和、朴实无华的,而无知、 *** 的狂妄者才会表现出一幅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神态,才会以言语的吹嘘,做作的情感来喧哗取宠,“叫的最响的总是骗子”。此者对名利物欲不择手段的假言伪善,结果自是悲剧,“叫鸡”的骗术是必不可久的。
做者必定要学会说,只有说的适当,说的合理,才能做的完美,说和做是永远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生课题,他“调色”着我们的生命的画图
4. 有关于那些骄傲自满的寓言故事
1、《骄傲的山鸡》
选自《伊索寓言》。
山鸡天山美丽,浑身都披着五颜六色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鲜艳夺目,叫人赞叹不已。山鸡也很为这身华羽而自豪,非常怜惜自己的美丽。
它在山间散步的时候,只要来到水边,瞧见水中自己的影子,它就会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骄傲地欣赏水中倒映出的自己那绝世无双的舞姿。
魏武帝曹操当政的时候,有人从南方献给他一只山鸡。曹操十分高兴,召来了有名的乐工,为他奏起动听的曲子,好让山鸡跳舞歌唱。
乐工卖力地又吹又打,可是山鸡却一点都不买账,充耳不闻,既不唱也不跳。曹操的手下人拿来美味的食物放在山鸡面前,山鸡连看都不看,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走来走去。
就这样,任凭大家想尽了办法,使尽了手段,始终都没办法逗得山鸡起舞。曹操非常扫兴,气恼不已,斥责手下人说:“你们这么多人,连一只山鸡都对付不了,还怎么做大事!”
曹操有一位十分钟爱的小儿子,名字叫作曹冲。曹冲自幼聪明伶俐,又博览群书、见识渊博。这时候,他动了动脑子,有了主意,于是就走上前对曹操说:
“父王,儿臣听说山鸡一向为自己的羽毛感到骄傲,所以一见到水中有自己的倒影,就会跳起舞来欣赏自己的美丽。何不叫人搬一面大镜子来放在山鸡面前,这样山鸡顾影自怜。
就会自动跳起舞来了。”曹操听了拍手称妙,马上叫人将宫中最大的镜子抬过来,放在山鸡面前。山鸡慢悠悠地踱到镜子跟前,一眼看到了自己无与伦比的丽影,比在水中看到的还要清晰得多。
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冲着镜子里的自己激动地鸣叫了半天,然后就扭动身体、舒展步伐,翩翩起舞了。山鸡迷人的舞姿让曹操看得呆了,连连击掌,赞叹不已,也忘了叫人把镜子抬走。
可怜的山鸡,对影自赏,不知疲倦,无休无止地在镜子前拼命地又唱又跳。最后,它终于耗尽了最后一点力气,倒在地上死去了。
山鸡的确美丽,但它的虚荣心也实在太强了,以致于受人愚弄。我们可不能让虚荣心、好胜心战胜了理智,否则就会遭到惨败。
2、《骄傲的狐狸》
选自《伊索寓言》。
在森林里的一棵大树上,麻雀快乐地唱歌跳舞,一只狐狸路过看见了,不屑地说:“你这个小东西又没什么本事,有什么好高兴的?”麻雀不服气:“我会的本事你还不会呢,我会在树枝上跳舞,你会吗?”狐狸说当然可以,跳舞很简单,在哪里都能跳。
麻雀在树枝上边唱边跳,其他动物都忍不住拍手叫好,狐狸也学麻雀爬到树上跳舞,结果还没站稳就摔下来了。其他动物都笑起来了,狐狸对大笑的兔子说:“你又小又丑的东西,有什么本领,还敢取笑我。”兔子决定和狐狸比赛看谁能穿过斑马群而不被发现,结果狐狸输了。
狐狸来到水塘边,看到了树懒,嘲笑他说:“你这个慢吞吞的小东西,走路都这么慢,还会什么呀。”树懒决定和狐狸比赛看谁能爬过这个水塘。狐狸说这有什么难的,说完就朝水塘走去,树懒想阻止可已经来不及了。
原来狐狸陷进了沼泽里,骄傲的狐狸越陷越深,越陷越深,狐狸垂死挣扎。就在泥土快要淹没狐狸头的时候,小动物们纷纷来帮狐狸,它们割下一条粗壮的藤蔓,扔进沼泽里,狐狸拼命抓住藤蔓,狼狈的爬上了岸。它感到非常羞愧,小动物们不计前嫌帮助它,它感动极了。
3、《龟兔赛跑》
选自《伊索寓言》。
兔子向动物们夸耀他的速度,“我从来没有失败过,”他说,“当我奔跑时,没有人比我更快。”乌龟平静地说:“我要与你比赛。”“真是笑话,我可以边玩边和你赛跑。”兔子说。
比赛开始了,一眨眼工夫,兔子已经跑得不见了踪影,但是他觉得自己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边睡着了。
乌龟慢腾腾地却持续不停地走,当兔子一觉醒来,他看到乌龟已经快到终点线了。兔子输了比赛。寓意: 骄兵必败;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目标。
4、《骄傲的小蚂蚁》
选自《伊索寓言》。
有一天,森林里的蚂蚁家族举办了一场举重比赛:“今天谁能够举起一颗饱满的瓜子,谁就是冠军”一只年迈的蚂蚁爷爷说道。可是好几只蚂蚁一连几次都没有举起来,大家都很失落,忽然一只小蚂蚁站了起来,轻轻松松的把这颗饱满的瓜子举过了头顶,大家欢呼起来,小蚂蚁不出意外的在举重比赛中得了第一名!
小蚂蚁骄傲起来,对大家说:“我在举重比赛中得了第一!以后我看见什么吃的东西我都自己来搬,不用你们搬!”大家听了,在底下纷纷议论:“看!他得了第一名,就瞧不起大家了。哼,以后我们再也不理他了。”“对,我们以后不要理他了”“就是就是”
后来一连几天都小蚂蚁都没有找到同伴和他一起搬东西一起玩儿。小蚂蚁心想:你们都是手下败将,我才不要理你们呢!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小蚂蚁看见一个非常大的苹果。他就想: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东西。如果我一个人把它搬回家,那他们一定会羡慕死的!
小蚂蚁想到这。就立刻行动起来。他左搬搬,右搬搬,怎么也搬不动。小蚂蚁最后伤心的哭了起来。就在这时,几只蚂蚁看见了,对他说:“你是不是为搬不动苹果而烦恼?如果是的话,我们帮你搬回去吧。”说完,就立刻行动起来。一只搬搬这儿,一只搬搬那儿,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苹果搬了起来。他们帮小蚂蚁把苹果搬回了家。
回到家,小蚂蚁很感动也很后悔,他对大家说:“我们、我们以后做事一起做,有吃的大家一起分享。你们说,好吗?”大家听了,立刻欢呼起来。从此,森林里的蚂蚁家族又开始了开心快乐的生活!
5、《骄傲的鹅大哥》
选自《伊索寓言》。
鹅大哥一摇一摆地走出门去,来到池塘边,看见自己的倒影,心里乐滋滋地说:“瞧,我多漂亮啊,红红的帽子,雪白的羽毛,谁也比不上!”
鹅大哥真神气,大步大步往前走。看见一群小鸡,它大声嚷嚷:“让开,让开!你们这些小东西。”看见一群小鸭,又大声嚷嚷;“走开,走开!你们这些小不点。”
鹅大哥越来越神气,它把胸脯挺得高高的,脑袋抬得高高的,眼睛望着天,连前面有个大泥坑也没看见,“扑通”一声,掉进了泥坑里。大白鹅变成了大黑鹅,这一下,它可就神气不了啦!
5. 关于半途而废的寓言故事
1、 《龟兔赛跑》就是一则关于半途而废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不要半途而废,才会取得成功,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情。
2、 寓言故事全文:有一天,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兔子嘲笑乌龟爬得慢,乌龟说,总有一天他会赢。兔子说,我们现在就开始比赛。兔子飞快地跑着,乌龟拼命地爬,不一会儿,兔子与乌龟已经离的有很大一段距离了。兔子认为比赛太轻松了,它要先睡一会,并且自以为是地说即使自己睡醒了乌龟也不一定能追上它。而乌龟呢,它一刻不停地爬行,当兔子醒来的时候乌龟已经到达终点了。
3、 《半途而废》:东汉时,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饿死。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乐西。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
妻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已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
4、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知了不会飞.一天它看见一只大雁在天空自由飞翔,很羡慕,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答应了.
大雁一步一步地教它,说:“你把翅膀抬起,用力扇动来练习力气,等你翅膀有力了,自然就会飞了.”过了几天,知了对这单一的动作不耐烦了,大雁看出了它的心思说:“想要学习某样本领就要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知了艰难地爬到了树上,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大树对知了说:“你学会飞的本领,来我这就不费吹灰之力.而且可以飞遍整个森林,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知了听了这话,不好意思地再去找到了大雁.
大雁原谅了它.又开始教它了.知了起早贪黑,不辞辛苦,一心想学会飞,它持之以恒,不怕苦不怕累,努力的学着.过了几天,它不费吹灰之力飞到树上,它能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了.真的,它能飞遍整个森林。
5、 《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口渴,他在低空盘旋着找水喝。找了很久,他才发现不远处有一个水瓶,便高兴地飞了过去,稳稳地停在水瓶口,准备痛快地喝水了。可是,水瓶里水太少了,瓶口又小,瓶颈又长,乌鸦的嘴无论如何也够不着水。这可怎么办呢?
乌鸦想,把水瓶撞倒,就可以喝到水。于是,他从高空往下冲,猛烈撞击水瓶。可是水瓶太重了,乌鸦用尽全身的力气,水瓶仍然纹丝不动。
乌鸦一气之下,从不远处叼来一块石子,朝着水瓶砸下去。他本想把水瓶砸坏之后饮水,没想到石子不偏不倚,“扑通”一声正好落进了水瓶里。
乌鸦飞下去,看到水瓶一点儿都没破。细心的乌鸦发现,石子沉入瓶底,里面的水好像比原来高了一些。
“有办法了,这下我能喝到水。”乌鸦非常高兴,他“哇哇”大叫着开始行动起来。他叼来许多石子,把它们一块一块地投到水瓶里。随着石子的增多,水瓶里的水也一点儿一点儿地慢慢向上升。
(5)有关埋怨的寓言故事扩展阅读《半途而废》的引证解释:
1、《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翻译:君子遵循中庸之道行事,有的人半途而废,但我不能中途停止。
2、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陛下持之不坚,半途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翻译:陛下不能坚持做这件事,半途而废,损伤威信和耗费财力,有很大的弊端。
6. 有关压力的寓言故事
压力的效应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版,突然遭遇权到了可怕的风暴。水手们惊慌失措,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船长是不是疯了,往船舱里灌水只会增加船的压力,使船下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一个年轻的水手嘟囔。
看着船长严厉的脸色,水手们还是照做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随着船一寸一寸地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地减少,货轮渐渐平稳了。
船长望着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们说:“百万吨的巨轮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常常是根基轻的小船。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则是最危险的。”
这就是“压力效应”。那些得过且过,没有一点压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像风暴中没有载货的船,往往一场人生的狂风巨浪便会把他们打翻。
7. 关于“”忍“”的寓言故事
勾践卧薪尝胆是一个
还有忍辱负重
典故
公元221年,蜀主刘备不顾将军赵云等人的反对,出兵攻打东吴,以夺回被东吴袭夺的战略要地荆州(今湖北江陵),并为大意失荆州而被杀的关羽报仇。东吴孙权派人求和,刘备拒绝。于是孙权任命年仅38岁的陆逊为大都督,率领5万兵马前往迎敌。
次年初,刘备的军队水陆并进,直抵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在长江南岸六七百里的山地上,设置了几十处兵营,声势十分浩大。陆逊见蜀军士气高涨,又占据有利地形,便坚守阵地,不与交锋。当时,东吴的一支军队在夷道(今湖北宜昌西北)被蜀军包围,要求陆逊增援。陆逊不肯出兵,并对众将说,夷道城池坚固,粮草充足,等我的计谋实现,那里自然解围。 陆逊手下的将领见主将既不攻击蜀军,又不援救夷道,以为他胆小怕战,都很气愤。众将领中有的是老将,有的是孙权的亲戚,他们不愿听从陆逊的指挥。于是陆逊召集众将议事,手按宝剑说:“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都畏惧他。现在他带兵来攻,是我们的劲敌。希望诸位将军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共同消灭来犯敌人,上报国恩。我虽然是个书生,但主上拜我为大都督,统率军队,我当克尽职守。国家所以委屈诸位听从我的调遣,就是因为我还有可取之处,能够忍受委屈,负担重任的缘故。军令如山,违者要按军法从事,大家切勿违反!” 陆逊这一席话,把众将领都镇住了,从此再也不敢不听从他的命令了。
陆逊打定主意坚守不战,时间长达七八个月。直到蜀军疲惫不堪,他利用顺风放火,取得了最后胜利。刘备逃归白帝城,不久病死。
8. 有关寓言故事
世界三大寓言故事集为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国《_拉封丹寓言_》和古希腊的《_伊索寓言》
9. 有谁知道关于梦想的寓言故事
梦想的寓言故事
有一对兄弟,他们的家住在80层楼上。有一天他们外出旅行回家,发现大楼停电了!虽然他们背着大包的行李,但看来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就爬楼梯上去!于是,他们背着两大包行李开始爬楼梯。爬到20楼的时候他们开始累了,哥哥说“包包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包包放在这里,等来电后坐电梯来拿。”于是,他们把行李放在了20楼,轻松多了,继续向上爬。
他们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是好景不长,到了40楼,两人实在累了。想到还只爬了一半,两人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大楼的停电公告,才会落得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60楼。到了60楼,他们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弟弟对哥哥说,“我们不要吵了,爬完它吧。”于是他们默默地继续爬楼,终于80楼到了!兴奋地来到家门口兄弟俩才发现他们的钥匙留在了20楼的包包里了。
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反映了我们的人生:20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的压力、包袱,自己也不够成熟、能力不足,因此步履难免不稳。20岁之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卸下了包袱,开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这样愉快地过了20年。可是到了40岁,发现青春已逝,不免产生许多的遗憾和追悔,于是开始遗憾这个、惋惜那个、抱怨这个、嫉恨那个,就这样在抱怨中度过了20年。到了60岁,发现人生已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在抱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余年。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想起自己好象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原来,我们所有的梦想都留在了20岁的青春岁月。
这是一个很“残酷”的故事,从来不珍惜自己的梦想,也不知道如何为梦想奋斗。
人因梦想而伟大,机会永远属于 那些有准备并立即行动的人!
中国寓言全集的目录
《管子》 傅马栈最难 象虎疑《晏子春秋》 社鼠 猛狗 金壶丹书 烛邹亡鸟 鹏与焦冥 景公占梦 晏子使楚 水土异也 晏子之御《左传》 牵牛蹊田 雄鸡断尾《孙子》 率然 同舟共济《宓子》 阳桥与鲂《墨子》 染丝 为义 墨子与巫马子 上帝杀龙 公输为鹊 帮人笞子 楚王好细腰 轮人与匠人 虾蟆、蛙、蝇与晨鸡《魏文侯书》 五不足恃《尸子》 医l立与张仪 孟贲不易勇 鹿《商君书》 东郭敞求封《孟子》 五十步笑百步 以羊易牛 揠苗助长 王良与嬖奚 楚人学语 播间乞食 取友,必端 得其所哉 二子学弈 以邻为壑 冯妇攘臂《列子》 杞人忧天 为盗之道 商丘开 梁鸯养虎 好沤鸟者 朝三暮四 尹氏 蕉鹿 迷罔之疾 燕人还国 公仪伯 焦螟 愚公移山 两小儿辩日 詹何钓鱼 扁鹊换心 郑师文学琴 薛谭学讴 韩娥善歌 高山流水 偃师献技 纪昌学射 造父习御 锟■剑与火浣布 力与命 季梁得病 田夫献曝 施氏与孟氏 兰子进技 歧路亡羊 献鸠 藏遗契者 亡铁 攫金《庄子》 鲲鸱与学鸠 尧让天下 姑射神人 不龟手之药 樗树之用 啮缺与王倪 罔两问景 庄生梦蝶 庖丁解牛 泽雉 养虎 拊马不时 栎社树 走虎捐子 许金不酬 楚王好安陵君 狗喻 角氐牛鸣马 瓠里子择舟 虎食蒙人 粤人得仙 冥谷之人 鲮鲤为龙 狙公 宋王偃恶楚威王 规■献 杀马以活马 易梁 “火”“虎”无别 赵人患鼠 ■萌之义渠 邰恶奔秦 楚王问陈轸 子余知人 蛩蛩驱虚 不韦避兵 晋平公作琴 越工善为舟 屠龙子与都黎弈 无支祈与河伯斗 人诟狗嗥 吴人养猿 犁冥哭宝 虞孚贪利 夜狸取鸡 玄石戒酒 鄙人学盖 蹶叔三悔 食鲐 直言谀言 焚人养猴 吴王恶鸟鸣 长人短人 病躁 耻用玉爵 公孙弗忌 虎逐麋 窃糟 藿味不甘 黄公窃刀《逊志斋集》 终不知车 越巫驱鬼 《泾野集》 西邻五子《艺林伐山》 按图索骥《权子》 擒鹤 顾尾不顾身《笑赞》 送自家下汤锅 昏官与贪官 瞽者最好 佛也要钱 屁颂 死爱面子活受罪 暑月戴毡帽 众笑亦笑 秀才买柴 任你打《焚书》 道学先生《艾子后语》 认真《叔苴子》 鸲鹆鸟 自出机杼《贤奕编》 性嗜脏羹 绘像与真父 认丑为美 找痒 万字万画 鼠猫 兄弟争雁 猱之爱虎 猩猩贪酒丧命《五杂俎》 皇冠修理专业户《谐语》 心劳日拙《笑林》 吃素 堵子助阵 名读书 道学相骂 风水 鳜 糟饼 猴 合种田 露水桌子 医者算命《雅谑》 金眼睛 得丈人力《迂仙别记》 贼何不复来 梦中饮酒 迂公毁楼 村牛《雪涛小说》 推诿 狡生梦金《雪涛谐史》 知无涯 庸医止风 虎骇化缘 忘本逐末 天气不正《雪涛阁集》 深文 医驼 蛛与蚕《笑禅录》盗入贫室 坐禅得麦 体贴孔子《笑府》 习惯 一局不输 不禽不兽 乞柳 三人同卧 好讨便宜 耸肩而行 怕老婆者 奶奶属牛 牛与鼓 生子容易作文难 出米与出水 须千手观音才好 含泪吃河纯 “一”字大了许多《广笑府》 好睡 暴富 一钱莫救 性刚 死后不赊 有钱者生 防人贰心 酸酒 难为东道 衣食父母 猫五德 下公文 吏人立誓 直走横行 不爱古玩 求人不若求己 口脚争《精选雅笑》 换粪 摇树取菱 蚊符 迁居《存笥稿》 三人行贾《式斋集》 找树权 恐邻儿撼柳《博笑珠玑》 伪僧 吃别人 富便是富,有些贼形《春酒堂文存》 芋老人《牡悔堂文集》 王子训獐《潜书》 蒋里善人 楚人患眚 人情厚薄 山东公子 驱半帐之蚊 琢冰之技 吴中名医 震泽善计者 普天之泽 良医、《杂著十种》 犬 棘 茑 松《居易录》 钟馗捉鬼图《香祖笔记》 磨石亡宝《觚■》 鬼误 《聊斋志异》 龙 雨钱《南山集》 鸟说 盲者说 穷鬼传 钱神问对 邻女说《笑得好》 相法不准 哑子说话 烂盘盒 再出恭 愿换手指 有天没日 胜似强盗 剥地皮《笑笑录》 告荒 饼钱 鸡卵《广谈助》 朝廷缺清要官《嘻谈录》 万字信 蚊虫结拜 恍惚《新镌笑林广记》 田主见鸡《阅微草堂笔记》 狐畏孝妇不畏官 戴东原言 真魅 击汝一砖 两塾师 狂生 曹竹虚言 老儒韩生 荔姐 黑烟 医者 民言 虚言招谤 田不满《白鹤堂诗文集》 蜀鄙二僧《谐铎》 獭祭 大面孔 一钱落职 棺中鬼手 壮夫缚虎 蜣螂城 贫儿学谄《崔东壁遗书》 冉氏烹狗《简松草堂文集》 养兰说 瘼狗 刈兰《履园丛话》 量体裁衣新解《耳食录》 爱驴 恶鼠《七经纪闻》 记鸽 记蝎《定阉全集》 屏营忧木 帝不果觞 捕蜮第一 捕熊罴鸱鹗豺狼第二 捕狗蝇蚂蚁蚤■蚊虻第三《庸庵笔记》 蜘蛛与蛇 壁虎与蝎 蜈蚣与蚓《笑林广记》 捉鬼 牛联宗《一笑》 戴高帽《趼人十三种》 痪驰 蝇钻《俏皮话》 论蛆 狗 美男哀骀它 涸泉之鱼 藏舟于壑 莫逆之友 大冶铸金使蚊负山游于无有者壶子示相混沌之死臧谷亡羊真马之死伯乐之罪为盗打包至德之世黄帝遗珠汉阴丈人厉人生子轮扁斫轮东施效颦望洋兴叹夔冷炫坎井之蛙邯郸学步曳尾涂中濠上之辩庄子妻死庄子与髑髅鲁侯养鸟佝偻承蜩操舟如神祝宗人说猪齐桓公遇鬼吕梁丈夫梓庆为■ 材与不材之间林回弃璧庄子破衣见魏王 真画师 列御寇比射 每下愈况 匠石运斤 吴王射狙 蜗角大战 柏矩哭辜人 涸辙之鲋 儒以诗礼发冢 宋元君夜梦神龟 畏影恶迹《公孙龙子》 先教而后师之 《尹文子》 宣正好射 黄公好谦《于陵子》 昌羊 中州之蜗《苟子》 蒙鸠为巢 处女遇盗 欹器 东野毕之马失《吕氏春秋》 荆人遗弓 祁黄羊举贤 腹杀子 因噎废食 逐臭海上 唇竭齿寒 荆人涉漉 爰旌目死于义邾君改组 掣肘 幽王击鼓 蹶与蛩蛩距虚 割肉相啖 竭池求珠 刻舟求剑 其父善游 宾卑聚自殁 戎夷解衣 黎丘丈人 穿井得一人 掩耳盗钟 好猎疾耕 桎狗取鼠《韩非子》 郑公伐胡 宋有富人 弥子瑕 和氏献璧 扁鹊见蔡桓公 纣为象箸 王寿焚书 目不见睫 一鸣惊人 子夏见曾子 远水不救近火 鲁人徙越种杨树 肿膝难任 杨布打狗 虺口相龅 真假宝鼎 文子避啬夫 梦灶 惠施之谋 三人成虎 石邑深涧 魏王索郑 滥竽充数 秦伯嫁女 买椟还珠 射稽唱歌 白马过关 不死之道 画荚者 画鬼最易 卜妻为祷 郢书燕说 郑人买履 不鼓不成列 齐桓公好服紫 曾子杀彘 夔一足 管仲答封人 法不避亲 公仪休辞鱼 自相矛盾 子产晨出 守株待兔《战国策》 养由基善射 楚人有两妻 两虎相斗 扁鹊见秦武王 曾参杀人 东门吴 海大鱼 邹忌窥镜 画蛇添足 土偶人与桃梗 淳于髡荐贤 疾犬与狡兔 狐假虎威 狗溺井 猎者得麋 惊弓之鸟 骥遇知己 虎怒决蹯 南辕北辙 王良弟子驾马 干金市马首 马价十倍 鹬蚌相争《胡非子》 弓与矢《韩诗外传》 屠牛吐辞婚 螳螂捕蝉《礼记》 苛政猛于虎 嗟来之食《新书》 虢君好谀《淮南子》 善呼者 任侠者 鹊巢扶枝 塞翁失马 田子方见老马《史记》 指鹿为马《说苑》 国有三不祥 晏子逐高缭 炳烛而学《新序》 翮与毳 申公巫臣 反裘负刍 朱公说璧 叶公好龙 以秕喂鸟《法言》 羊质虎皮《新论》 屠门大嚼《论衡》 仕数不遇 披裘而薪《风俗通义》 鲍君神《笑林》 一叶障目 盐不足 汉人煮箦 持竿入城《万机论》 二人评王《符子》 与狐谋皮《陶渊明记》 桃花源记《世说新语》 支公好鹤《宣验记》 鹦鹉灭火《后汉书》 堕甑不顾 辽东豕《异苑》 山鸡舞镜《宋书》 狂泉《弘明集》 对牛弹琴 说麟《殷芸小说》 钻火 未尝见驴 欲兼三者《金楼子》 假越救溺 鼻齄熏香《魏书》 阿豺折箭《刘子》 岑鼎 公输刻凤 石牛粪金《颜氏家训》 博士买驴 巴豆孝子《晋书》 杯弓蛇影《启颜录》 痴人瓮帽 遭见贤尊 并我五也 钝槌利锥 车翻豆覆《南史》 越凫楚乙《北史》 赤马蒙霜《猩猩铭序》 醉猩著屐《法苑珠林》 打蚊 猴子救月 《朝野佥载》 愚人失袋《次山集》 恶圆《韩昌黎文集》 毛颖传 穷涸自负《柳河东集》 ■■反传 粤犬吠雪 永之氓 尸虫 伏神 罴说 大鲸 黔之驴 临江之麋 永某氏之鼠 梓人传《李文公集》 截冠雄鸡志《刘宾客文集》 鉴药 儆舟 述病 救沉志 养鸷词 说骥 昏镜词《历代名画记》 画龙点睛《笠泽丛书》 招野龙对《无能子》 鸩说《皮子文薮》 悲挚兽《谗书》 槎客喻《幽闲鼓吹》 钱可通神《南唐近事》 打草惊蛇《太平御览》 乘凉《宋景文集》 雁奴《欧阳文忠集》 钟莛说 卖油翁 《司马温公文集》 攘虿尾之毒 饭车擅高《梦溪笔谈》 恃胜失备《艾子杂说》 挽纤折半 持烛钻火 米从何来 龙王逢蛙 永逸者何人 好大说者 虾蟆夜哭 一蟹不如一蟹 以凫为鹘 肉食者之智 鬼怕恶人《苏东坡全集》 扣盘扪烛 北人学没 小儿不畏虎 醉人击虎 黠鼠 谢医却药 去瘿而死《读柳子厚三戒》 河豚鱼说 乌贼鱼说集外文一篇 浮芥之蚁《鸡肋集》 乌戒《冷斋夜话》 张丞相草书《夷坚志》 荣州梧桐《老学庵笔记》 元宵放火《刍言》 江蟹趋海《道山清活》 鬻书换器 不能画似《玉照新志》 苍舒孤寒《吴五百》 吴五百《谐史》 打是不打《程史》 致富之道《事林广记》 疥疮五德 秦士好古《伯牙琴》 越人友狗《拊掌录》 故相远派《日记故事》 铁杵磨成针《南村辍耕录》 寒号虫《宋文宪全集》 斗子般斥亵 性好雅洁《龙门子凝道记》 无价之宝 晋人好利 剜股藏珠 愤鼠毁庐 不自食其言《燕书》 越人溺鼠 人貌狙心 郑人爱鱼 借梯救火 东海王鲔《郁离子》 千里马 工之侨献琴 芮伯献马 鸲鹆噪虎 蜀贾三人 巫鬼争神 僮仆争政 康回触山 楚太子养枭 论智 楚人患狐 蚁垤 蟾蜍与蚵■ 郁离子哭坏宅 洛巫起蛟 鹳迁其巢 麝智 同归于尽 道士救虎 岛人食蛇 庄子哀饿人 医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