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中国寓言故事》三年级目录上册,关于《中国寓言故事》三年级目录上册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文本目录
寓言故事有哪些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的寓言故事有《亡羊补牢》、《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
一、《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讲述的是一户农家因为羊圈破了一个洞,从而丢失了一只羊,这只羊最后被狼吃掉。但这户农家却没有及时修补羊圈,谁知第二天又丢失了一只羊,农家警醒,修补羊圈后羊再也没有丢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二、《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讲述了一个人为了使自己的庄稼更快的生长,花了一天的时间将禾苗的根部往上拔,第二天却发现庄稼全部干枯而死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循规蹈矩,不能一蹴而就。
三、《守株待兔》
讲述了战国时期的一个农民,在一个树桩旁捡到了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却将这个偶然发生的事情当作了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此后,他天天守在树桩旁,却一只兔子都没有捡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尊重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学会变通。
四、《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讲述了一名楚国人在乘船途中宝剑落入水中,他却在船上刻了记号,船停之后没有寻找到宝剑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刻板的人们,告诉我们,要根据事情的发展变化来处理问题。
三年级上学期的寓言故事
一、《乌贼求全》
唐朝·柳宗元《柳河东集》
原文:海之鱼,有乌贼其名者, 呴水而水乌。戏于岸间, 惧物之窥己也, 则呴水以自蔽。海鸟视之而疑, 知其鱼而攫之。呜呼!徒知自蔽以求全, 不知灭迹以杜疑, 为窥者之所窥。哀哉!
翻译:海中有一种鱼,名叫乌贼,它能吐出墨汁使海水变黑。它到岸边游玩,它怕别的动物偷看自己,就吐出墨汁把自己隐蔽起来。海鸟看到了乌黑的海水而起疑,知道一定是乌贼在里面,就把乌贼抓了出来。唉,乌贼只知道要吐出墨汁来隐蔽自己,以求安全,却不知道要清除痕迹,来杜绝海鸟的怀疑,结果,反而暴露了自己,被海鸟察觉目标抓去,真是可怜啊。
道理:考虑问题切忌片面性,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事物的两重性,才能马到成功。做事情不能只顾表面,不顾本质,(聪明反被聪明误)要考虑周全。
二、《哀溺》
唐朝·柳宗元《柳河东集》
原文: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
三、《狼》 第一则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
原文: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竟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矣。
翻译:一个屠夫卖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匹狼。狼不断地窥视着屠户带着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跑了好几里路。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
屠夫没办法了,于是他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于是屠夫就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就这样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屠夫就(安全地)回家了。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昨天挂肉的地方)取肉,远远的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感到非常害怕。
(屠夫因为害怕)小心地(在树的四周)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树上悬挂着的)是一条死狼。(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上颚,那个情形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金子,屠夫的生活略微宽裕了。
四、《临江之麋》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
原文:临江地名之人,畋得麋麑畋。麑,幼鹿,畜之,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怛,恐吓。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良:真,抵触偃仆益狎偃,仰倒。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啖。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致死不悟。
翻译:临江(地名)的一个人,猎得一只麋鹿的幼崽,养了起来。回家进门时,(家里的)那些狗(见了)直流口水,摇着尾巴都抛过来,那人呵斥吓唬它们。从这天开始就抱鹿崽子到狗的中间去,常常给那些狗看到它,慢慢让狗和它嬉戏。
过了很久,狗都如那人所愿(不企图吃那鹿崽子了)。鹿崽子稍微大些了,忘了自己是鹿了,以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跟狗)顶头摔扑更加亲密了,狗害怕主人,和它滚打的很友好。但还是经常舔舌头(想吃啊!)。三年后,(一天)麋鹿出门,看见很多别人家的狗在道路上,跑去想和它们嬉戏。别人家的狗见了很开心并发了威,一起把它杀了吃掉了,道路上一片狼藉。麋鹿到死都没明白其中道理。
五、《狼》第二则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
原文:一屠(tú)晚归,担(dàn)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翻译: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齐追赶屠户。
屠户十分窘迫,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于是屠户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打洞,打算将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只狼。
中国寓言故事主编是黄甫林三年级 这本书大概多少字
中国寓言故事主编是黄甫林三年级,这本书大概110千字。
目录:
爱钱胜命
八哥学舌
杯弓蛇影
卞庄子刺虎
伯乐怜马
不禽不兽
长竿入城
楚王好细腰
穿井得一人
大鳌和蚂蚁
东施效颦
对牛弹琴
蝜蝂
狗猛酒酸
古琴高价
关尹子教射
蛤蟆夜哭
海上鸥鸟
寒号鸟
何待来年
和氏之璧
涸辙之鲋
狐假虎威
画鬼最易
画蛇添足
回生之术
纪昌学射
金钩桂饵
惊弓之鸟
井底之蛙
九方皋相马
可笑的南岐人
刻舟求剑
滥竽充数
利令智昏
良狗捕鼠
马价十倍
买椟还珠
猫头鹰搬家
猫祝鼠寿
南橘北枳
南辕北辙
男女有别
歧路亡羊
杞人忧天
千万买邻
黔之驴
曲高和寡
曲突徙薪
上行下效
生木造屋
世无良猫
守株待兔
蜀鄙之僧
熟能生巧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投婴于江
外科医生
亡羊补牢
望洋兴叹
为猫取名
五十步笑百步
心不在马
猩猩嗜酒
兄弟争雁
揠苗助长
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
一目之网
疑邻盗斧
弈秋诲棋
郢书燕说
永某氏之鼠
愚公移山
与狐谋皮
鹬蚌相争
朝三暮四
曾子杀猪
郑人乘凉
郑人买履
治驼背
逐臭之夫
自护其短
自相矛盾
寓言故事有哪些三年级?
1、狼与小羊:蛮横无理之人,从不讲求正义与道理,对他们而言,理性的沟通和道德的诉求均无济于事。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恶势力总是能找到借口来满足其私欲。
2、乌鸦饮水:面对困境时,我们不应轻言放弃,而应运用智慧寻找解决之道。经过深思熟虑,总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出现。
3、培养斗鸡:真正有才能的人,往往能达到更高的精神层次。培养斗鸡的师傅注重精神品质的培育,这体现了他对德才兼备的重视。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只有德才兼备者,方能成就大业。
4、次非斩蛟: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为了集体的利益,我们必须勇敢地站出来,迎难而上,而不是畏缩不前,只求自保。
5、自割肉食:勇气是宝贵的品质,它能帮助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危险与困难。但盲目地展现勇气,进行无谓的争斗,却是愚蠢而可悲的行为。
寓言故事有哪些三年级
1. 拔苗助长:古时候,一位老农在田里种植稻苗,他渴望稻苗能快速成长,于是迫不及待地将稻苗拔高。回到家后,他兴奋地向儿子宣布稻苗已经成熟。儿子急忙跑到田里,却发现稻苗都已经枯死。老农深感懊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2.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在炎热的夏天,狐狸经过一个果园,被一串串熟透多汁的葡萄吸引。它口渴得难以忍受,尝试多次跳跃去抓葡萄,却始终够不到。最后,狐狸放弃并自言自语:“这些葡萄一定是酸的,还没成熟。”这个寓言表达了失败者找借口安慰自己的心态。
3. 乌鸦的智慧:一只口渴的乌鸦找到了一个装有少量水的水罐,但水太低无法喝到。乌鸦并未放弃,它想出一个办法:叼来小石子投入水罐,水位逐渐升高,最终乌鸦成功地喝到了水。这个故事启示我们,面对困难时,只要勇于动脑筋,总能找到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