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小故事(有关六一儿童节的故事)

本文摘要: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儿童节小故事,关于儿童节小故事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儿童节小故事,关于儿童节小故事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文本目录

  • 献给六一儿童节的小故事(5篇)
  • 六一儿童节的童话故事
  • 有关六一儿童节的故事
  • 关于六一儿童节的故事
  • 六一儿童节的故事
  • 献给六一儿童节的小故事(5篇)

    【 #儿童节# 导语 】童年,是人间的天堂;童心,是快乐的源泉。儿童节快到了,就让时光倒流,让真理荒谬,让智慧生锈,让烦忧一无所有吧!本篇文章是 无 为您整理的《献给六一儿童节的小故事(5篇)》,供大家阅读。

    1.献给六一儿童节的小故事

    小棕熊的面具

    小棕熊浑身长满了绒毛,一脸的调皮样,胖乎乎,圆滚滚,逗人喜爱。

    蜜蜂起得很早,太阳刚睁开眼睛,蜜蜂飞飞已酿出香香甜甜的蜜。现在,飞飞提着一桶蜜给花蝴蝶姐姐送去。

    忽然,小棕熊戴上面具扮成妖魔的样子,从古槐树后面跳出来大叫:“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把蜂蜜留下。”

    飞飞丢下蜂蜜,一边哭,一边飞到了树洞里。

    大狼缩成一团睡在树洞里,微风带着阳光的暖意轻轻抚摸着他,飞飞的哭声吵醒了他。

    飞飞说:“不得了,森林里有个老妖怪!”

    狐狸说:“不会吧,森林里从来没出过这种事。

    大狼觉得情况不妙说:“飞飞,叫上你的姐妹,在约上几个人,一块去看看。”

    老猫和蜜蜂姐妹们急急忙忙赶来了。

    大狼说:“蜜蜂带上剑,其余的人带上木棒,咱们去看看。”一个可怕的妖魔正伸着长舌头舔食桶里的蜂蜜,发出满足的啧啧声。

    “打!”大狼一声令下,蜜蜂猛扑上去,在妖魔的头上,脸上射出利剑。

    大狼、狐狸、花猫、兔子用木棒打在妖魔的_股和腿上。

    “哎呦,别打了,我是小棕熊呀!”妖魔边扯下身上的面具边大叫。

    小棕熊说:“对不起,我太想吃蜂蜜了,就装成妖魔吓飞飞了。”

    小蜜蜂说:“你爱吃蜂蜜,怎么不早说,到我家去,让你吃个够。”

    大伙儿说说笑笑一块去蜜蜂家做客了。

    2.献给六一儿童节的小故事

    小象的故事

    在森林里,有一头小象,它和象群走散了,腿还受伤了。它毫无目的地走着。

    原来是这样的,小象和象群走着走着来到了小河边。它觉得非常口渴,就停下来喝水。但它并没有意识到危险,也没有看到河里正有一条鳄鱼正凶巴巴地看着它,鳄鱼猛地扑过去,小象惊恐万分,好不容易挣脱鳄鱼,但是脚却受伤了。这时象群已经越走越远了,小象怎么也追赶不上象群了。

    深夜里,小象一瘸一拐地走着。在不远处狮子那亮晶晶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它,好像在得意地说:“我的美餐来了,哈哈哈!”狮子一步一步地逼近小象,小象面临死亡的威胁,突然从不远处传来枪声,一个猎人正好经过,赶走了狮子,猎人心疼地抚摸着它,小象温顺地低下了头,仿佛在感谢猎人的救命之恩。

    猎人把小象带回了家,细心地照料着它,把它腿上的伤给完全地治好了。后来小象又回到了森林,与象群一起过着快乐的生活。

    3.献给六一儿童节的小故事

    草地上的罐头

    森林里的一块可爱的绿草地上,除了长着绿绿的草,还有一些小野花。

    可是这一天,突然有个空饮料罐头大模大样地躺在绿草地上。怎么看都不顺眼。

    猴子说:“这么好的草地,弄得不像样子了!这是人干的,他们最不爱干净。”

    猴子捡起罐头狠狠地扔了出去――

    罐头飞呀飞,最后“咚”的一声,砸到野猪的头上。

    野猪说:“怎么能乱扔废物。还好我的皮厚。”

    为了别人的脑袋再不会被这罐头打 到,野猪用他的两只长牙挖了个坑,把罐头埋了起来。

    住在地底下的鼹鼠正要上来换换空气,发现通道被堵住了。

    鼹鼠很生气地说:“怎么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朝土里塞,也不管人家喜欢不喜欢!”

    鼹鼠又把罐头挖出来。用脑袋一拱――

    罐头“咕噜咕噜”滚开去。滚到兔子家门口。

    兔子飞起一脚,“去你的!”

    罐头落到一个鸟窝里。

    鸟爸爸动作快,一下子接住,没让罐头碰伤孩子们。

    鸟妈妈问鸟爸爸:“是给咱孩子送吃的来了吧!”

    鸟爸爸啄啄罐头,“空空,空空!”

    鸟妈妈不明白:“为什么送个不能吃的废物来呢!”

    鸟爸爸就又把罐头推下去。

    鸟窝下面有条小溪。罐头掉进小溪里,就跟着小溪向前淌,向前漂。

    小溪流着流着,变有一条小河。

    河边有一对乌龟兄弟。

    乌龟哥哥对乌龟弟弟说:“瞧,河里漂来个好东西。”

    乌龟弟弟说:“不,这是个废物,和我一样。”乌弟弟瘸了腿,哪儿也不能去。

    乌龟哥哥去把罐头捞到岸边,让弟弟趴在罐头上面。“我们的旅行要开始了。你瞧,你不是废物,它也不是废物。”

    他们向着大江、向着大海出发了。

    当这红色的空罐头不再是废物时,看起来还是挺漂亮的。

    4.献给六一儿童节的小故事

    小母鸡下蛋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着大地,小母鸡正在村口的干草垛上打盹。“咕噜”,她的肚子突然动了一下。“咕噜咕噜”,肚子又动了几下。不好,小母鸡感觉自己要下蛋了。她紧张得不得了,这可是她第一次下蛋。她还没来得急做好下蛋的窝。小母鸡胀红了脸,“咯咯,咯咯。”跳上跳下,到处寻找合适的地方。

    她沿着田埂一路小跑,“小母鸡,小母鸡,你慌慌张张地干什么?”路边鼹鼠叫住她。

    “我要下蛋了,可是还没做好下蛋的窝。”

    “你赶紧把蛋下在我家吧,我铺了暖和的干草。”

    小母鸡看到鼹鼠家黑乎乎的,光线不太好。啊呀不行,冒失的家伙会把我的蛋踩坏的。这么想着,小母鸡摇摇头说:“谢谢你,鼹鼠,我觉得不太合适。”“咯咯哒,咯咯哒。”她继续往前走。

    她穿过一片树林子,“小母鸡,小母鸡,你慌慌张张地干什么?”小鸟从鸟窝里探出个头叫她。

    “我要下蛋了,可是还没做好下蛋的窝。”

    “你赶紧把蛋下在我家吧,正好和我的孩子做个伴儿。”

    小母鸡看见树杈上有个鸟窝,她扑扑扑扇动翅膀爬上了树。回头一看好高的树呀,啊呀不行,大风会把我的蛋吹得滚落下来,摔破的。这么想着,小母鸡摇摇头说:“谢谢你,小鸟,我觉得不太合适。”她继续往前走。

    她来到小河边,“小母鸡,小母鸡,你急什么?”小乌龟叫他。

    “我要下蛋了,可是还没做好下蛋的窝。”

    “你把蛋下在我家吧,正好我挖了个大沙坑。”

    “咯咯哒,咯咯哒。”扑通,小母鸡把蛋下在沙坑里。她回头一看。小乌龟很快用沙子把沙坑都填起来,把蛋埋在里面。“啊呀不行,我的蛋会很闷的。”这么想着,小母鸡摇摇头说:“谢谢你,乌龟,我觉得不太合适。”小母鸡继续往前走。

    转了一圈,小母鸡又回到了村口的。没找到合适的地方,她急得又叫又跳。妈妈大母鸡正好从村口走来。“孩子你慌慌张张地在干什么?”妈妈问。“妈妈,我要下蛋了,可是不知道下在哪里。”

    “孩子,你看干草垛上就很好啊。阳光暖暖的照着,把干草垛上照得香喷喷。”

    小母鸡一看,自己每天都在干草垛上打盹,已经把干草蹲出一个椭圆形的窝了。她把蛋下在里面,还自己抱着蛋,保护着蛋。一定是最安全的。

    5.献给六一儿童节的小故事

    大公鸡和漏嘴巴

    有一只大公鸡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找不到虫子吃,急得“咕咕咕咕”地叫。

    小弟弟捧着饭碗,坐在院子里吃饭。他一边吃,一边瞧着花蝴蝶飞来飞去,饭粒撒了一身,撒了一地。

    大公鸡看见了,可高兴啦!它连忙跑了过去,嘴里嚷着:“好运气,好运气!今天碰到一个漏嘴巴的小弟弟。”大公鸡跑到小弟弟身边,啄起地上的饭粒来,“哆哆哆”,啄得可快呢。真好玩!小弟弟越看越高兴,连吃饭也忘了。

    一会儿,大公鸡把撒在地上的饭粒吃光了,它还没吃饱呢。大公鸡抬起头来看了看,小弟弟的裤子上也有饭粒,就来啄小弟弟的裤子了。

    小弟弟说:“大公鸡,大公鸡,你怎么啄我呀!”大公鸡说:“小弟弟,小弟弟,我不是啄你,我是啄饭粒呢!”

    一会儿,大公鸡把撒在裤子上的饭粒吃光了,它还没吃饱呢。大公鸡抬起头来看了看,小弟弟的衣服上还有饭粒,就来啄小弟弟的衣服了。

    小弟弟说:“大公鸡,大公鸡,你怎么啄我呀!”大公鸡说:“小弟弟,小弟弟,谁啄你了,我是啄饭粒呢!”一会儿,大公鸡把撒在衣服上的饭粒吃光了,它还没吃饱呢。大公鸡抬起头来看了看,小弟弟嘴巴旁边有一粒饭,就来啄小弟弟的嘴巴。

    小弟弟害怕了,端起饭碗就跑:“大公鸡,大公鸡,别啄我,别啄我!”大公鸡说:“小弟弟,小弟弟,别跑,别跑,我不啄你,我不啄你,你嘴巴旁边有粒饭,让我吃了它!”大公鸡张开金翅膀,一下子跳到小弟弟的肩膀上,朝着他嘴巴上的饭粒,“哆”的啄了一下。

    小弟弟哭了起来:“奶奶来呀,奶奶来呀!”大公鸡可高兴呢,它说:“小弟弟是个漏嘴巴,掉下饭来,让我吃得乐哈哈。”奶奶来了,小弟弟问奶奶:“奶奶你说,我的嘴巴漏吗?”奶奶说:“傻孩子,哪有漏嘴巴呀,是你吃饭的时候,东看看,西瞧瞧,把饭撒了。”

    奶奶又给小弟弟盛了半碗饭,“快吃,快吃,可别再撒了。”小弟弟端着饭碗吃饭。大公鸡又来了,它说:“我还没吃饱呢,漏嘴巴,漏嘴巴,撒点饭粒让我吃呀!”大公鸡等呀等,一粒饭也没吃到。哦,小弟弟这回吃饭,可不东看看西瞧瞧了!他把饭吃得干干净净,拿着空碗让大公鸡瞧了瞧,对它说:“我是好弟弟,不是漏嘴巴。”

    大公鸡没办法,耷拉着脑袋,只好去找虫子吃了。

    六一儿童节的童话故事

    格林童话》在德国的版本名字是《儿童与家庭的童话》。

    在我国国内,也已经具有了悠远的阅读和认识历史,像《灰姑娘》、《白雪公主》这种很华丽的名字,也许能让很多人勾起那种“还是愿意相信那种浪漫美好的事啊”的感动。

    然而……事实的真相往往超乎想象之外,有时候,还是不能太相信自己的眼睛。

    重新来评价和阅读《格林童话》是因为看到了来自童话中一个故事的歌曲:

    我的妈妈杀了我,

    我的爸爸吃了我,

    我的妹妹小玛莲啊,

    检起我所有的骨头,

    包在绸手绢里面,

    埋在杜松树下。

    看完之后激动不已,这么后现代又充满世纪末金属感的东西……放在儿童专柜实在是太可惜了呀!

    来看看关于这首歌的故事。

    一个男人死了老婆,带着一个男孩子又娶了一个女人,不久之后那女人生了一个女儿,从此开始讨厌男孩。然后把他的头用斧头砍下来,给他的爸爸煮汤喝,爸爸把汤和肉都吃光,骨头吐在桌子下。知道真相的小女儿含着泪检起哥哥的骨头,埋在了门外的杜松树下。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完结那顶多就是一个孩子的悲剧罢了,可是看看后来的发展,男孩的灵魂化作鸟儿,把自己的遭遇四处宣扬,用从喜欢它的歌声的人们那里得来的石磨,“把后母砸成肉酱”。看到这里终于忍不住大笑,真是残酷到可爱的死小孩啊,这种哈姆雷特式的故事,由德国人写起来更驾轻就熟哪。

    还有大家都熟悉与喜爱的《灰姑娘》,曾被改编成《水晶鞋和玫瑰花》的浪漫爱情故事,里面又有哪些暗黑的情节呢?

    仙度瑞拉本身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女孩,于是经常受到两个姐姐的嘲笑。可是请大家注意,这种类似的场面并不少见,在今天的世界里,那种又土气又内向的女孩还是会时不时地受到嘲弄吧?而那两个姐姐只是“嘲笑”罢了,并没有伸手打她,而那些什么把破衣服扔给她洗的行为……在公司里你没有被位高权重的前辈欺压过吗?可这两个姐姐最后竟要受到被小鸟啄瞎眼睛的惩罚,不是太严重了吗?但是如果把对象换成我的上司……想起来又觉得心里很舒服,难道这就是童话带给人的“平静与安宁的幸福感”?

    还有就是把后脚跟砍掉穿进鞋子的细节,真是爆笑啊。当时的德国女性真有因为爱美或爱情而做出这种行为的人吗?才能写出如此生动又恶趣味的东西,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是有那种为了参加一场有心上人参加的舞会而把38码的脚穿进37码的美丽鞋子中的女孩吧?难道不是很可爱吗?

    而最最暗黑的就是灰姑娘逃离舞会时掉了一只鞋子的事实。

    在德国的传统习俗庆典中有让女孩跳过火堆的仪式,如果女孩在跳过火堆时鞋子掉下来就说明她已经不是处女了。而我们的仙度瑞拉小姐,最后也是穿着一只鞋子离开舞会的,所以西方的书评家们认为这是在暗示灰姑娘在当晚已经和王子发生关系了……啊,果然是儿童看的东西,写得好含蓄,如果没有高人指点,恐怕直到现在还读不透。

    不过一想也是合乎情理,在舞会中发生一夜情的事情好莱坞电影中不是很常见吗,而把区区的一夜情发展成为婚姻这种匪疑所思的解决方式也只有在童话中才能被人毫无怨言地接受。

    Episode 2

    因为安徒生在语言风格上的独特魅力,所以长时间以来都是厚此薄彼的,现在重新读回格林童话,并不是就说移情别恋了,只是成长为中年人后将视野进行多方面多角度拓展的行为。

    从西方的恐怖小说灵异小说到现代的鬼故事,很少有人对肢解人体如此津津乐道,就算有,也会把笔触着重在气氛或人物心理上的一些客观描写,可是格林兄弟的“儿童看的童话”中却有很多这样触目惊心的场面,而令人绝倒的是,作者却一副事不关己,豪无反省之心地将这样的情节变得理所当然化,除了可以有那种“没必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有这种事,只要让他们知道有这种事就可以了”的狡辩,或许也是因为法律之家的背景使他们对这种事见怪不怪了。

    鹅妈妈童谣

    来看看这一段:

    “他们拖来另一个少女,已经喝得醉醺醺的,根本不听她的哭喊叫苦。他们灌她酒喝,……姑娘喝下去心就炸裂了。然后他们剥去她漂亮的衣服,把她放在桌上,将她美丽的躯体砍成一块一块,撒上一些盐。可怜的未婚妻藏在桶后直发抖,直哆嗦。她看得清清楚楚,强盗们为她安排的是怎样的命运。一个强盗发现被杀的姑娘小手指上戴着枚戒指,想捋又一下子捋不掉,就抓起斧头,把手指砍断了。谁料手指头却高高跳起,飞过大桶,正巧落进未婚妻怀中”(《强盗的未婚妻》)除了最后那段指头飞起来的描写很可爱以外,其它的场面想一想就是心理发毛啊,可是让人大叫“怎么会有这种事”的同时,真正想要说的是,格林兄弟在被害者这样的遭遇下,居然还有闲情逸志加入符合童话标准的想象,实在是……大师被称为大师,果然是有其的存在道理的。

    还有更可爱的粗神经描写:

    “一只血淋淋的的大盆子摆在屋中央,盆里躺着些砍碎了的死人,旁边立着个木砧,砧上横着把亮闪闪的斧头。她吓得要命……〔巫师〕说着把姑娘推倒在地,抓住她的头发,拖她进了血屋,把她的脑袋往木砧上一按,用斧头砍碎了她,让她的血流了一地。……她看见了……她的两个亲爱的姐姐遭到残害,被肢解了扔在盆里!”可爱的在后面:“(女孩)鼓起勇气,把她们的肢体找拢来,拼接她们的脑袋、身子和手脚……最后,两个姑娘睁开眼睛,又活了过来。”(《菲切尔的怪鸟》)前面的血腥描写对于熟读格林童话的人来说习以为常,但真正能成为灵感来源则是后面的一段,完全就是不负责任到了极点的胡编乱造嘛,而且好像主人公认为死去的人把他们的身体拼合好后就可以重新复活了,虽然是非常非常可爱的小公主心态,但还是忍不住会担心:当初发行的时候,这段故事后有声明:请儿童不要模仿吗?

    除了这种残酷血腥的描写,还有就是格林兄弟的……极为强烈分明的爱憎观。

    在《杜松树的故事》中那个把后母“砸成了肉酱(真是好可爱啊,爆笑)”的结局固然是那个女人罪有应得,但是就像以前也曾经说过的,在《灰姑娘》的故事中则是太苛刻了,不就是嘲笑了一个脏丫头几句嘛……

    到现在仍然耿耿于怀的是《圣母玛利亚的孩子》中的惩罚。女孩只不过是不承认对圣母开了门罢了,又没有伤害任何人,可是却被圣母赶了出来,还被惩罚不能说话。后来嫁给了国王,圣母又来骚扰她,还是让她承认开了那扇门,女孩不能开口说话,就夺走了她的孩子,第二年又来,故技重施,遭到拒绝后又夺走了人家的第二个孩子,第三年还来,又把人家的第三个孩子枪走了……天啊,这是什么世界啊,不就是不承认开了那扇门吗?后来女孩被误会为会吃人的妖怪,要遭火刑处死,被绑在柱子上时终于流下泪水,并且奇迹般地能发出声音,说出了:“是的,玛丽亚,我开过那扇门。”话音刚落,女王(?)就出现了,把孩子还给了她,并且和蔼地说:“悔过自新的人是会得到原谅的。”

    虽然是完美的结局,可是还是捏了一把冷汗,如果女孩最后硬是不开口,真的会这么死去?而原因就是因为她没向圣母承认开过那扇她根本没有进行任何不良行为的门?

    说到这里,其实已经很清楚了,圣母大人只是因为“居然敢对我说谎”的这个事实而生气罢了,却做出了那种强悍霸道的事,这种任性程度,世间的哪个女人能比?

    啊,果然是权威与荣光永在的圣母陛下啊,阿门……

    Episode 3

    主角仍然是格林双璧……的童话。

    早在看《尼伯龙根之歌》的时候,就有“格琳希尔德殿下哪里都好,就是嘴碎了点”的感叹,并终于因为这个小缺点酿就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悲剧。作为“日耳曼民族的精神源头”的这部史诗,对格林兄弟的影响是非常深入和悠远的。

    看看童话中那些可怜的姑娘们吧,《圣母玛利亚的孩子》中的女孩只不过因为不承认开了门就被惩罚不能说话达5年之久;,《十二兄弟》里面的妹妹为了救哥哥7年不能说话,《六只天鹅》里面的是6年。这些女人要么被人抢走了孩子,要么被人陷害遭丈夫误解,可是却都有莫名其妙的理由不能开口说话。

    而最最怪异搞笑的是《铁炉子》里面的那个王子,挑三检四地要娶一个国王的女儿,然后抛弃她消失的原因竟是:公主跟他讲了超过三句话!

    笑倒~看来齐格菲利特的悲剧真的是被德国男人啃透了的说。

    除了这种“不许说话”的惩罚外,比较具有德国当时的写实风格的惩罚就是“穿着红鞋子跳舞到死”的招数了,在著名的《白雪公主》、《爱人罗兰》中的坏女人都是这种死法。

    说到在滚烫的烙铁上跳舞这种残酷的事,就不由得想起来阿玲,刚开始看《北斗神拳》时还不喜欢,后来每次都会被走上被火烤着的铁制舞台时的女孩感动,也理所当然地希望能和阿健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却在最后一刻认识到自己喜欢的是巴特,最后那个“让人生在战斗中燃烧”的结尾真是郁闷到死啊……

    回过头来继续看格林童话,说到《白雪公主》这个近年来在西方广遭争议的童话,真是具备了种种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另类先锋文艺作品。真的没有实验剧团来做关于它的改编剧本吗?

    像比较广为人所知的母女二人的“伊底帕斯情结”或白雪公主本身性格中的暗黑及阴险本色由贵大人已经做了非常透彻和深入的描述了,可是那个有着恋尸癖的王子还是让人欲罢不能。

    不仅仅是看到了白雪公主的尸体以后就要把她带回城堡,更令人喷饭的是“每天要在白雪公主的水晶棺材边吃饭,否则就会食不下咽”的这种设定,这倒也罢了,毕竟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坚持或者执著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人意外地发现了王子的适应性、大胆无畏的精神和能将对兴趣的迷恋程度进行无差别延展性拓展的精神。

    当他看到死去的尸体突然坐起来的时候竟然没有害怕,而是非常高兴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你在我的身边……我很喜欢你,能和我回城堡吗?” 这……的确是对尸体有深入研究的职业水准的人啊,能快速地辨别醒来的是公主本人而不是其他的第三类生物?果然是无比高贵与勇敢的王子殿下啊,这时他身边的下人和随从都已经逃得不见踪影了。

    根据《格林童话》初版的描写,公主并不是因为棺材撞上树而醒来的,而是被被王子喝斥要日日夜夜抬着它的奴仆心怀怨恨地抽打背部才吐出毒苹果的。

    Episode 4

    终于进入了解开谜底的征程,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暗黑的狡辩。

    不管怎样,还是闲聊。

    想要深入地探讨格林童话,实在还得老话重提——《尼伯龙根之歌》。

    最初决定去看这本人民出版社在解放初就翻译引进可是在今天的世面上却绝对难得见到的书,当然是因为那个由“年薪小偷”,“家庭和道德的敌人”,“会走路的伤风败俗”那群不良中年组成的流亡地集团的故事,可看了之后也不由自主地拿来和希腊的两部史诗做比较。自己感觉喜爱程度是胜过后者的。

    单论故事内容的磅礴和情节情绪的跌宕已不在后者之下,而其中更适合个人暗黑口味的还是那种毫无道理的作恶和杀人动机。

    故事从一开始就是尼德兰王子杀恶龙,一直流血到前尼德兰王后被砍掉头算数,其中死的人之多,死得原因之冤屈难辨,甚至最后和匈奴战斗的气势宏大都是胜过希腊史诗,但是,《尼》却只能成为北欧民族甚至仅仅是日尔曼民族的精神财富还是有其背后的内幕的。

    那就是——这实在是有违基督教教义或人类的精神向往的。

    现在可以回到格林童话了。

    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走访了德国各个地区后收集整理的集子,因此格林兄弟并不是作者,只是讲述着,换句话说,这本童话和马琳堡大学法律系的格林兄弟并没有血缘上的关系而是格林兄弟收养的生活在社会中下层或郊区的民族精神根深蒂固的人们的生产品。而这群人所知道的这些故事大都又多是当地流传或是从父辈那里听来的,因此,格林童话和尼伯龙根之歌一样,都是建立在日尔曼民族本质上的东西,而并不只是单纯的“讲给小孩子听的故事”。

    所以,那些血腥、残忍、让人感到极具歌特式风格的场景和故事是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德国人民的喜好的。爆笑。

    想起读书时读《诗经》,很喜欢课本上选编的《蒹葭》或《硕鼠》什么的(硕鼠真的是好可爱),于是抱持着那种憧憬尊敬的心情自己去找来全集读,最初读到“亦既觏止,我心则降”这种句子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真的是高贵而稳健的作品吗?后来经过高人指点,才想通:都是没文化的农民口头传唱的东西,能高雅到哪里去?想来孔老先生当初面对时一定是更加原始粗犷的东西,能这么选编出来也真是不容易了。

    啊,喝杯红茶吧~

    所以,格林童话中会有那种杀人啦,乱伦啦,恋尸这些只属于平凡人而不是应该出现在王子公主的世界中的东西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了,毕竟是,基础扎根于人民的东西嘛。

    但即使这样,还是对吃人的场面感到不舒服,怎么,德国人也有人肉情节?

    据我所知,这好像我们的邻邦,友好的大和民族的专利呀~

    Episode 5

    好像已经走向了欲罢不能的态势了,擦汗,但还是因为有些东西想要表达才把美好的青春浪费在键盘上的。

    没错,任何东西都不是没有道理的无节制进行的。

    虽然道理本事的存在意义是不值得深究的事。

    格林童话在初版时即使在德国国内也成为广遭非议的读物,因为当时的书中有大量的淫乱、色情场面,后来经过多达七次的改正,才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而我国国内所能看到的格林童话在翻译上可能还存在着某些民族限制的问题,而最初出版的格林童话在德国又以《原始的格林童话》之名重新发行,在我国台湾也可以买到繁体中文的译本,分别叫《初版格林童话》或《令人颤栗的格林童话》。

    也正因为这些文集的出版,引发了关于“儿童究竟还有没有必要读古典童话”的争论。因为即使是童话,本质上,也是建立在当时的社会人文基础上的,反映的是当时的生活状态,而对于儿童来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了解那些即使历经岁月流逝也不会退色的美好事物和未来他们所必需面临的一切。

    同时对于我自己来说,也实在是找不到非读格林童话不可的原因,如果不是因为已经无可救药的暗黑心理和成长为一个无事可做的中年人的苍白现实,这种语言贫乏,故事单调,已经被电影电视舞台剧场挖掘干涸的东西是否还能引起我的兴趣,结果是完全不具备猜测价值的。

    还有一本不得不提到的书就是和《格林童话》具有相同的本质但是仍然被广为传诵被称为“学习英语的必需读物”的英国的少儿书籍:《鹅妈妈童谣》。

    对于中国的儿童也许对这本书和里面的故事并不熟悉,可是中国的成年人却或多或少地对这本书有所了解,例如著名的《杀死一只知更鸟》,喜欢格利高里·派克或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朋友则一定对这本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鹅妈妈童谣》中有一段与《格林童话》里的《杜松树的故事》非常相像。

    My mother has killed me,

    My father is eating me,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sit under the table,

    Picking up my bones,

    And they bury them

    under the cold marble stones.

    我不知道英国的儿童会怎样去联想和认识这样的场面,唯一可以肯定地是在我国的少儿读物中是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东西,但有必要提出的疑问是:在阅读童谣的孩子们是否有足够的思维能力去理解他们所读到的东西。

    There was a man, a very untidy man,

    Whose fingers could nowhere be found

    to put in his tomb.

    He had rolled his head far underneath the bed;

    He had left legs and arms lying

    all over the room.

    之所以要引用英语原文的用意相信大家应该非常清楚,如果不清楚地话可以试着朗诵一下,没错,读起来是非常朗朗上口而且能够不假思索地进行断句和押韵和处理,(好奇妙啊)~这样就可以藉由英语中的相同现象来说明《格林童话》中的问题:那就是童话这种东西并不是给孩子进行思想上的熏陶,只是要给尚未可以流利说话的孩子的语言教育(?)。

    最近弄到一套东立出版社的正版《孔雀王》,拿到书时在封面上赫然印着:十八岁以下者禁止观看。心中一愣:想当年自己初看时也就十四五岁的年纪,却没有感到其中有什么不该认识的东西。

    抱着好像在被窝里偷吃栗子的心情翻开了书,便是满目的尸体啦、天花板上的人脸、或是沾满血腥的裸体女人,奇怪怎么会对这么具有冲击性的场面印象淡薄。直到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脑海里不经意地印出书中的鬼魂形象时,才迷迷糊糊地诅咒:根本就是十八岁以上才不能观看嘛!

    所以,所谓童话就是指给儿童看的东西,只有那种“无知者无畏”的坚强神经才能够承受这种种火爆刺激的悲欢离合。而我们成年人,还是应该保持温暖宽容的心态,把这片只有纯真才能够化解的冷酷还给孩子,毕竟这个社会属于成年人的乐趣还有很多吧,笑。

    那么,就是这样,终于决定要退出这个领域,所以这份动机可疑的闲聊也优雅地走到了终点

    有关六一儿童节的故事

    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

    世界儿童日

    1986年,土耳其9岁的女学生丰达·卡拉戈兹莱和另一位同学给世界儿童写信说:“我们希望在社区内人人平等相待,我们希望生活在和平的世界中。我们虽然是孩子,也能够改善这个世界。”这封信被送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又送到联合国代表们的手中,引起强烈反响。

    同年4月27日被定为“世界儿童日”,同时,丰达·卡拉戈兹莱亦成为该组织的名誉主席。此后,每年4月的第四个星期日,全世界的儿童代表来到纽约联合国总部,表达他们对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愿望,讲述他们为自己社区所作的贡献。

    关于六一儿童节的故事

    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的故事

    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

    历史背景:

    我国在1931年也曾经规定4月4日为中国儿童节。 自从1949年确立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以后,世界各国纷纷废除原来的儿童节,而统一为"六一国际儿童节"。我国中央政府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国际儿童节"代替原来的"四四儿童节",并规定少年儿童放假一天或七天。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在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往往有人误解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将6月1日定为儿童节,事实上,在近年,美国的一些组织也开始考虑将儿童节定在6月1日。

    标签:

    • 声明:以上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36gushi.cn/Childrenstory/215.html
    儿童故事连续播放(睡前故事儿童视频大全连续播放100首)
    儿童听故事的好处(幼儿听故事的好处有哪些)